分卷阅读30
冯氏就笑起来,“阿萝拿去了。”
折思之嘀咕了一句,“幸而她不识字,蜀州那地方的府志可不少白骨,明日我得拿回来才是。”
……
另外一边,蜀州嘉陵江中,一具尸体被打捞了上来。
已然年迈的萧元礼急匆匆上前,颤抖着手将尸体的头发撩开,一张已经在水里泡得浮肿的脸现了出来。
不用再看第二眼,他便知道这是谢华戎。
他顿觉天旋地转,一口鲜血吐了出来,摔倒在地,他挣扎着爬起来,却无果,以至于整张脸上都是泥沙,花白的胡子不断抖动,像极了他此时苦痛无助的心。
身边不断有人叫他萧老,先生,但却无人敢靠前。
曾经那些他和谢华戎救过的,帮过的人纷纷躲闪他的眼神,有那么一瞬间,他抱着谢华戎的尸体觉得这世间如此陌生
尸体沉了水,异常硬邦邦,重如千斤。他已是风烛残年之岁,想要抱着他走回去已然不可能,便转身,努力将尸体背在身上,一步一步的朝着闹市中走去。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想要上前帮他,刚喊了一句萧老,却被身边的人拦住了,小声道:“你不要命了……谢大人这是畏罪自杀。”
那人就愤怒出声,“谢大人若是需要畏罪自杀,这滔滔江水,便要将人世间都卷个底朝天,将那些藏污纳垢之辈浸入江底谢罪。”
他振臂一挥,哭喊道:“皇天在上,若是嘉陵江还洗不掉谢大人身上的冤屈,那这世间还有何清白!”
这一句话,倒是让那些方才还有些躲闪的人纷纷站了出来,少数几个不肯出声迎合的也被痛斥为徐狗。
萧元礼一直背着尸体往前走,无论身边的人是躲闪还是义愤填膺他都没有一丝表情。
一路徐徐而行,深一步浅一步,期间有人上来想要帮他背也被他轻轻摇头拒绝。
他说,“华戎人生最后一程,还是由我这个老友来吧。”
他为谢华戎办了一个简陋的丧礼。也不准备膳食,也不准备礼乐,只坐在一边,有人来了就给他们斟一杯水,没人来了就坐着发呆。
他和华戎今年已然五十岁了。五十岁的年纪,其实也该死了。
下葬那日,他卖了祖宅,用所有的银两购置了一块大的石碑,请人搬了来,从东山边抬到西山边,招摇过市,犹如前几日他背着谢华戎的尸体一般。
所有人都知道谢华戎死了,所有人都知道他买了一块石碑,要为他做墓志铭。
他握着刻刀,趴在石碑之上,一点一点的开始回忆他们的生平。
“出身贫寒,立志高远。”
只第一句话,他就发现自己的眼泪已经将石碑淋湿了一角。
他跟华戎,都是穷苦人家出生,一个家里是放牛的,一个家里是卖豆腐的,但却俱都喜欢读书,他们同处一村,彼此扶持,终于获得了读书的机会,寒窗苦读十几年,终于成了有名声的人。
他们的字极好,经常有人上门求字,他们也长得极好,被人合称为蜀州第一。
年轻的他们轻狂得很,以为自己是不得了的人物,于是纷纷立下誓言,要为官,要为百姓做官。
但很快,他们发现自己与官场格格不入,他们想要的清明蜀州根本不存在。
这个官场人人都虚伪的朝堂,这个百姓苦痛已经麻木的年月,这个战乱频发,北边皇权不如世家,兴亡都是百姓苦的世间,他们根本无能为力。
他们辞官归家,开始用自己的名声救助那些寒门学子和穷苦百姓。
他们购置了一处宅院,买了书,买了笔墨纸砚和干粮,他们广邀天下有才之士过来讲学,他们日日坐在那座院子里,为学生们解惑,那十几年里,他们很快活。
但是很快,他们发现这个世间依旧污浊。他们做的事情实在是微不足道。
没有权利,他们根本做不了大事。
谢华戎对他说,“元礼,我还是决定入仕了。”
萧元礼迟疑不定,“我更想在这里教授子弟。”
谢华戎笑着道:“元礼,那你就在这里为我守着草庐,等着我将蜀州的官衙里肃清,到时候你带着学生们来,我应需要你们的帮扶。”
萧元礼点点头,“好,你先走一步,我后面跟上。”
谁知道,他竟真的先走一步了。
萧元礼颤颤巍巍,一笔一划,在石碑上刻道:“为民一生,蒙冤而逝,滚滚江水,何时洗清。”
刻至此处,他泪如雨下,底下看着他刻碑的人也跪地痛哭,有人高声呐喊,“若是谢老要贪污,这么多年来,他贪污的银子在哪里?啊?在哪里?是在我们的肚子里吗?我们吃了他给的粮食,下次要不要我们把肚子剖出来给徐家的人瞧瞧——”
此话一出,有几个血烈的站起来就往徐家的方向跑。
他们都不相信谢华戎会贪污。蜀州的世家当属徐家为第一,如今徐家的人冤枉谢老贪污,逼得他自尽而亡,他们这些人在谢老被冤枉的时候已然做了一次缩头乌龟,但此时此刻,他们不愿意再缩起来了。
一个个人冒着必死的决心而去,萧元礼身边渐渐没了人,只几个学子零零散散坐在当地守着他继续刻碑。
他也对发生的事情充耳不闻,只继续刻写道:“愿君如江水,东流蓬莱。愿君如清风,西去瑶池。”
“愿我为山,为君镇风骨。”
他将刻刀一丢,哈哈大笑起来,朝天大笑一声,“天不公允啊,不公允啊!”
底下的弟子皆掩面而泣,跪地痛哭,“先生,都怪我们没有及时没有为谢老鸣冤。”
萧元礼摆摆手,“不是你们的错。”
他笑起来,“是他看清了这个世道,这个改变不了的世道,终其一生,他终其一生的心血啊——”
终其一生的心血,到底比不过世家一句话。他仰头看天,天上烈日炎炎。
他不是为证清白而死,他是执念了一辈子的东西突然成了空,所以看不见前路了。
他喃喃自语,“那我们的出路在哪里呢?”
寒门的出路在哪里,穷苦之家的活路在哪里?
去闹事的学生们又回来了。他们垂头丧气,他们恨不得以头抢地,但这都没有用。
萧元礼摆摆手,看着他们一个个狼狈的模样,突然就笑起来。他拿来一把火,将火把丢在草庐之上,熊熊烈火之下,众人惊呼,却萧元礼站在门口,他们也不敢去救火,只跪地哭求,“先生——你烧的何止是草庐,你烧的事我们的心啊。”
萧元礼静静的看着燃照着火光的草庐,轻轻道:“去吧,各自谋前程去吧,将来无论如何,你们都不是我的学生了。”
“我也有……我的路要走。”
学生们不肯,足足跪了好几日,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