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
访,。”
阳信和卫青对视一眼,嗔怪道:“瞧瞧,叫你们再自报家门,李广上门了吧。”
卫不疑嘿嘿一乐:“诶嘿,飞将军没迷路诶……”
话音未落,脑门上被卫青赏了一根食箸。
阳信问家丞:“可说了,所为何事?”
家丞满面复杂,眼神似有若无瞥向卫无忧:“老将军说是……来致歉的。顺带还有一桩事,请求卫小公子应下。”
阳信:“……”
卫青:“……”
这小子,别是又干什么坏事儿了吧?
阳信的眼神很严厉,而卫无忧小朋友的眼神更是无辜迷茫。
他干什么了?
这李广小老头儿,别是故意陷害他吧?
众人面面相觑,索性一齐起身,去会客一探究竟。
长平侯府,前厅。
李广一身武将装扮,发间已见花白,只是目光威严,精气神尚佳,显得整个人都年轻不少。
双方家长见面,谁也没提打架的事儿,先是一顿客套。
等全员落座之后,李广郑重起身,跟孙儿招招手。
李禹被他爷爷提溜着,
蔫了吧唧到到卫无忧跟前,哭丧着脸道:“抱歉,那日不该对卫小公子出手的,是李禹不对。大父已经狠狠教训过我了。”
卫无忧嘴角一抽,莫名想笑。
确实是狠狠教训一顿啊,瞧给孩子打的,屁股都不敢放下正儿八经跪坐下。
李禹见卫无忧不说话,只似笑非笑看他,有些羞恼,但回头一看爷爷,还是梗着脑袋道:“就是,卫小公子能不能原谅我,让我也跟着在侯府……蒙学啊。”
卫家众人:“……”
懂了,原来是为这事儿来的。
相比卫青和阳信的为难,卫无忧则开心多了。
他正想着怎么让董仲舒发光发热呢,机会不就送到眼皮子底下了?
李广背后可是陇西李氏,这样的世家,不宰白不宰。
正好,他爹打仗不是还缺钱嘛!
老董这春秋博士的名号一打出去,不信这些世家不心动。
卫无忧想到这里,露出自认为和善的笑容,拉住李禹道:“只要五万钱一学年,就能得到董仲舒现场教学。来吗?”
李禹:“……”
大父,这学还念吗?!
第10章 一个爹
10
书肯定是要念的。
自打元光元年,陛下完备察举制后,岁科文法变成了入仕的重要途径。李广念及家中那几个不争气的儿子,不得不早日为孙子谋划出路。
本朝孝廉出身,才算清流正途。
能背靠大儒董仲舒,花点钱,李广并不觉得过分。
遂问:“卫小公子,何谓一学年?”
卫无忧眼瞧有戏,顿时来了精神,现编的有鼻子有脸的:“回郎中令,学年就是董博士完成一阶段教学目标所需的时间,等同于一年。一年又可分为两学期,学期到下一个学期之间,董博士会在寒冬酷暑休假一个月,届时,学生会有博士布置的民间实践科目需要完成。”
卫无忧侧目,观察着李广的表情变化补充道:“另外,每个学期都会有策问考核,若没有达到博士要求的最低分值标准,还得重返上一学期补上才是。”
“郎中令您看如何?”
小仙童句句在理,仿佛董仲舒真的有此安排一般。
阳信长公主垂眸听着,越听越觉得离谱。
这不像是陛下惯来的行事作风,她心中将信将疑,朝着合榻另一侧的卫青递去个眼神。
卫仲卿接收到夫人的眼刀子,依旧沉着冷静,回了一个“稍安勿躁,且看儿子表演”的安抚眼神。
夫妻俩一番眼神交流,李广却并未注意到。
老将军习惯性抚一把胡须,点头称赞道:“不错,有先帝特命的董博士亲自教授,老朽自是放心。只是,这束脩……”
李广话未说尽,眼神瞟向卫青,意思确很明显了——
嫌贵。
束脩这东西自古就有,《礼记》中便记载“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或献人”,古人尊师重道,因而,李广很轻易就接受了要给钱的设定。
现今就是觉得五万钱一年贵了,想从卫青这里走个同为武将的情面,讲讲价。
卫仲卿旁的都好说,只是但凡涉及到幼子,就什么话都不顶用了。
他淡笑着,告饶糊弄道:“郎中令有所不知,董博士卸任回京一事,是陛下私下与我这幼子所言,我亦是说不上话啊。”
李广一听这话,顿时生出些顾虑。
为人臣子,少不得要时时揣摩陛下的心意。他不敢确定此事是否是陛下授意,试探问道:“敢问小公子,此事可是陛下的意思?”
卫无忧毫不犹豫:“是哒。”
让董仲舒给他蒙学,确实是刘彻的意思啊。
李广闻言,心思顿时熄灭了一半。
卫无忧小朋友偷笑。
来了大汉五年,他研究得最多的唯有两样。一曰吃,二曰他老爹的工资。
要讲清楚大汉中央官员的俸禄,还得从当前通行的货币说起。
打从高祖刘邦时,为了让大汉的货币尽快压制前朝秦半两,便放开了私人铸币,民间因此出现了许多外形相同、重量却相差五六克的私币。
这种缺斤少两的私币,被统称为“榆荚钱”。
之后,吕后当朝,虽然明令禁止私铸钱币,却阻止不了“榆荚钱”的四处流散。一直到文帝也就是刘彻的祖父上任,重新放开私钱,对钱币进行整改,通货膨胀才有所好转。
这时候起,大汉开始流通一种叫做“四铢半两钱”的币种。
这种钱币依旧没有脱离“秦半两”的圆形方孔形态,只是在外层铸有一圈外廓,且规定必须由铜锡制成。刘彻登基以后,对币制进行查漏补缺,民间那些铅铁混铸的“榆荚钱”受到严惩,如今,四铢半两钱已经稳稳受到全大汉的认可。
那么,这种情境下,卫青他们的薪水怎么样呢?
卫无忧觉得,还真挺高的。
就说他爹,不算封侯的食邑,仅仅官职年俸已经达到四千石;而李广任职九卿之一的郎中令,也有中二千石。
按照一石粮食一百二十钱的置换比例,飞将军这时候年俸禄至少在二十四万钱以上。
那为了子孙后代的教育事业,一年花五万钱好像也还好?
卫无忧脸颊红扑扑的,喝了一口凉茶降降温,打算再给李广加点料。
他看向身侧的卫伉,:“我记得先前大兄提过,鸿都门学一战后,公孙丞相也有意让子侄前来念书。”
卫伉吃瓜正开心,突然被幼弟点名,还有些反应不过来,待对上卫无忧黝黑发亮的眸子,骤然打个冷颤,连连点
头:“是,是。”
大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