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


了某个小兔崽子的影响。

得了皇帝的准信儿,

卫小四长出一口气,连忙吩咐南风去准备。

“去叫人准备猪后腿肉,去肥肉,再取些猪油、虾干、酒糟,噢,还有上回制白酒时随手弄出来的红糟也拿出来。”

灌猪肉肠今日是吃不到了,那东西制作流程长,不仅前期腌制需要放置两个时辰,后期烘烤时,至少也需要十多个时辰才能达到效果。

还是让人慢慢准备好了,再送进宫中去。

刘彻头一回围观小家伙指挥人做事,看得有几分乐趣,在一旁笑着问:“何谓红糟?也是用来制酒的?”

他合理怀疑这小子私藏佳酿。

卫无忧眨眨眼,反应过来无奈道:“不是,那是做烧刀子的时候不小心发现的,应当算得上是药材,可不能当酒喝。”

红糟实际上就是红曲,古人多称之为“丹曲”。

这东西还是利用粳米与霉菌发酵作用而成,颜色发酒红色,是南人制菜的好帮手,更是一味健脾活血的中药药材。

卫无忧见官奴婢们意外制出,便叫他们按着流程又多准备了些,本是想当作新药材积累,没想到先变成了食材。

真是绕来绕去,绕不开他的老本行啊。

很快,后厨小灶上就紧锣密鼓准备起了猪肉松。

这东西制胚很简单。

厨娘们将猪后腿瘦肉顺着横纹切成长条,在热锅中放入猪油、红糟、清酱和适量水,煮了小半个时辰后,肉料下锅煨至肉烂汤烧干,然后用锅铲翻动挤压肉块。

等它烤干成肉纤维,松松散散不成团时,便成了肉松胚。

随后,将肉松胚反复烘炒,变干后加入酒糟、饴糖、虾干等,微火炒焙,达到九分半干燥的状态,便可以出锅啦。

新鲜的肉松还得晾晒四五天,才能收起来保存,放在冰窖里最长可以食用半年左右。

卫无忧叫人分出一部分肉松,给刘彻熬制了一锅时蔬肉松羹。

羹粥本就是西汉人常用的主食之一,加上肉松这原料香气扑鼻,几乎不必多费心神,咕嘟咕嘟冒泡的小甑中就冒出让人食欲大开的气味。

刘彻没有用大食,这放在宫中宫外,都是一件大事儿。

四喜急得团团转,正想头铁进去劝一劝,小宫娥便盛着木托盘上来了。

托盘中是一口大陶罐,盖子没盖严实,气味飘出去,引得殿中首位的皇帝陛下咽了咽口水。

刘彻被勾起了馋虫,总算是忘记了沼气池那点不愉快。

“这是什么东西,这么香?”

卫无忧卖萌一笑:“诶嘿,您先尝尝再说。”

四喜见状,连忙给陛下盛出一小碗递上去。

刘彻也不知是饿得狠了,还是真觉得好吃,用小勺舀了两勺后,索性端起来一股脑饮尽。

卫无忧惊讶:“老、老姨夫,好吃吗?”

刘彻放下碗,砸吧砸吧嘴,笑道:“再给朕弄一份,不要小的,来个海碗!”

卫无忧:“……”

不是不忍心吃猪猪吗?猪猪那么可爱?

您这不是吃得比谁都欢实。

啧啧,陛下还真是残忍呐!!

第49章 高转筒车

午后斜阳,树影微摇。

刘彻吃饱喝足,总算带着人回了未央宫。卫无忧长舒一口气,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南风立在一旁提醒:“小公子,陛下临走前,还没忘记猪肉肠的事……”

卫无忧:“……”

当朝皇帝陛下不拿百姓一针一线,除了针线,是连吃带拿全卷走啊。

整个一土匪。

小萝卜丁腹诽一番,只好命人将羊小肠清洗处理干净,浸泡在温水中放一夜。

次日休沐结束,本该回到书肆去了,但司马相如与董仲舒临时被陛下召进宫中,卫无忧不想再跟着一帮小矮墩子背乘法表,索性留在庄子上,让刺儿回去跟阿母说一声。

阳信长公主也是偏爱这个儿子,二话不说给书肆递了信——

吾儿留于家中休养,择日归返书肆。

至于什么时候返校,长公主压根儿就没提。

卫无忧这头呢,等肠衣准备妥帖,便让小灶上开始腌制香肠了。

他用的就是大众猪肉肠的制作配比。将肥肉瘦肉分开,切成小块粒,而后肥瘦七,加入饴糖、盐、白酒、清酱和水,放置一个时辰。

剩下的流程他不打算再管,索性一股脑教给南风了。

“你叫他们将肠衣一头打结,把腌好的小肉粒灌入,然后用小细麻绳分段结扎,再用细针刺好小孔,漂洗成湿肠,再蒸发水分。”

“最后就是上架子烘烤了,用温度计将火候控制在50°附近,烘个十四五个时辰便能食用啦。”

南风听得云里雾里,张了张口没等发言,就看见小公子已经一溜烟没影了。

昔日最厉害的绣衣直指叹了口气,默默挽起袖子,去灌香肠了。

……

甩出去一份差事,卫无忧好像打开了某种开关。

从前向来都是自己单干的卫小四,头一次体会到了当大老板吩咐人办事,而自己坐镇后方的快乐。

真爽呀,再接再厉!

小家伙晃晃悠悠,不知不觉就溜达到了种着葡萄的花房前头。

春天时候,嫁接好的葡萄藤原本已经发了新芽,他还当是差不多稳了。但到了夏末,这

嫁接藤就越来越蔫儿,卫无忧查看的时候已经救不了了。

大概率是因为扦插时,没有对枝剪进行消毒处理的原因。

这些细节也是卫无忧在搞出酒精后才意识到的,如今再想重新嫁接葡萄藤,却已经没有机会了,卫青统共就带回那一株。

他只能寄希望于两位阿父凯旋归来,能带回新的“战利品”了。

事实上,有件事情,卫无忧还没有跟刘彻和阿父他们说过。

跟随大军出征的那只工匠队伍中,也有他跟张骞伯伯认识的老朋友。他们统共加起来大约十一二人,自会趁着强攻之后,跟在后头捡捡漏。

这算是个人的拾荒行为,刘彻再怎么样也管不着了吧。

花房已经靠近庄子田区了,卫无忧立在这头,便能瞧见农户们在陇上进行灌溉。

灌溉的水来源于深井,因而农户们使用了辘轳这种工具从水井中绞水,而后再分批次进行舀水灌溉。也有一些靠近灞水的农户用桔槔(吊杆)在汲水,引入一岸之隔的田中完成灌溉。

卫无忧远远立着看了一会儿,不由想到了水车。

这东西也叫作“翻车”,要到东汉才会出现原型,唐朝才被推广应用。

他不是专业搞这个的,只依稀知晓水车利用的是轮轴原理来汲水,初时采用手摇或脚踏,后来也出现了借助风力来灌溉的。

卫无忧自己做不好决断,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