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7
微蹙了眉,便想起陛下让他转达此事的意图。
他直言道:“小公子,陛下是故意让您知晓这些的,大约是想听听您的看法。”
卫无忧:“陛下就让你这么告诉我嘛?”
这很不刘彻啊。
南风摇头:“陛下只说探问,没说必须瞒着您。”
卫无忧短暂沉默之后,顿时爆笑起来。
皇帝陛下大概想不到,会有南风这样的铁甲小宝贝,存在于世上吧。
卫小四抱着肚子,仰头问:“陛下干嘛要问我啊,他们不是已经在推行了嘛?”
南风眼中有一丝犹疑,随后毫无隐瞒道:“因为陛下被文人们骂了。”
卫无忧:“哈哈哈哈哈哈。”
这得被骂的多狠,可怜的猪猪陛下。
来到西汉
第六个年头,卫无忧小朋友对这个时代,已然有了许多自己的理解。
大汉是壮阔的,也是闳放的。
它继承了老秦人的率性刚强,而又有自己独特的深沉与霸道。
比如,瞧见皇帝陛下不合理之处,便要霸道横行骂上一骂。
这并非一个独尊儒术后,万马齐喑,思想禁锢的时代。
事实上,刘彻将儒家作为政治手段之后,治国之道却也有许多法家的影子。
正是因此,儒家的贤良文学们嫌他不尊“纯儒”,后世百家也嫌他在官学范围内取消了诸子博士官。
儒生们说陛下任用杂儒和披着皮的末士(公孙弘、张汤等),绝非正道!
奇士们则不满自身无法为官一任,只能如东方朔那般以白身“打打零工”,以求于国有益。
于是,刘彻在文人眼里,颇有些里外不是人。
这一点,皇帝陛下大约是心知肚明的。而卫无忧小盆友看过视频后,也瞠目结舌,难得的同情起猪猪陛下来。
刘彻有许多做皇帝的缺点,这个锅却有些冤。
可见,当皇帝是真的不好做。
小萝卜丁对这位子越发敬而远之,接过刺儿递过来的水果捞大口享用起来。
像他这样相对自由的日子,才是真的好呀~
卫无忧高兴起来,也不跟刘彻计较他那点无赖行径。小家伙用手帕擦擦嘴角,开始给南风分析三铢钱的弊端。
“三铢钱很轻吧,设计又简单,我看民间巧手能匠可多啦,私下仿制很方便。”
“再者,这种钱没有外廓。我听张骞伯伯说起过,边塞苦寒之地的盗铸铜钱者,会磨取钱币得铜屑,再重新熔铸成更缺分量的伪造钱。”
时日一长,自然会因为通货膨胀造成货币贬值,物价飞涨。
不光贤良文学们,怕是连百姓也得跟着唾。
正是因此,时隔一年之后,历史上的武帝又进行了第四次币制改革。
皇帝陛下缺钱打仗,还有宏伟的征服世界大目标呢,怎么能在这种地方被绊倒。于是,这次币制改革,主要就是将三铢钱废去改为五铢钱。同时,明令禁止半两的流通。
这五铢钱可就厉害了。
若说秦半两是币制统一的始祖,奠定了圆形方孔的铜币式样;那么,五铢钱则是在多番尝试观测后,最适宜古代经济体量的货币单位。
卫无忧认得五铢钱,并非是从光幕上学来的。
常见的汉五铢钱在后世留存量很大,机缘巧合,他也买过一枚玩玩。毕竟,这可是历史上流通最久,铸造最多的货币,存世量很大,不算值钱。
可是放到当下的大汉,这可就是香饽饽了。
五铢钱形制有外廓,分量足上手重,这些都是天然的辨别□□标志。
若是要浪费时间人力物力,去尝试通行三铢钱,不如咬咬牙,直接用官府母范为母本,浇筑模具,规定钱币完全统一的形态和大小。
卫无忧问南风:“你能给陛下传信?”
南风点头:“有飞鸽。但是仆从来没有主动联系过。”
卫小四被南风的求生欲逗笑了:“取纸笔来,既然老姨夫想知道,那我就直接画给他好啦。”
……
当日落日时分,皇城内便收到了庄子上传来的羽书。
四喜捧着一只托盘,疾步走入未央宫正殿:“陛下,有卫小公子庄子上传来的消息。”
刘彻眼中一亮,压下翘起的唇角:“哦?那小子干什么了,叫朕瞧瞧。”
四喜笑吟吟呈上图纸,皇帝陛下迫不及待展开——
只见上头先是画了个猪头,注明是“试笔”。
刘彻:“……”
不气不气,朕再看看。
小猪头后头,紧跟着一个蓄须男子,手摇羽扇,旁边画着个气泡圈,里头写着:“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刘彻看着底下大大的“再试笔”三个字,脸比炭还黑。!
第75章 三更
卫无忧画图纸的时候,已然料到会惹得皇帝陛下不高兴。
但他还是这么干了。
刺儿打着扇子,在旁无脑捧场道:“公子,您给陛下画的肖像真好看啊。”
他说的是那副诸葛亮像。
卫无忧小盆友就比较皮了,笑道:“你说哪幅画像?”
刺儿没听懂,南风倒是面色复杂地看了过来,几欲张口,最后还是选择了闭嘴。
他的职责是守护公子,其余的,便权当没看到。
两番调戏猪猪陛下之后,卫小四还是乖巧地奉上了他的想法,顺道还画了个参考图。
图是照着光幕上看到的五铢钱样式画的。
那正好是一枚“上林三官钱”。
所谓三官钱,便是历史上武帝第六次币制改革所铸造的钱币。正是这一次,刘彻意识到了回收郡国铸币权的重要性,将铸币权收归朝廷,统一形制,废止了先前的各种货币流通。
之后,便一举解决了西汉铸币的盗铸、私铸等各种大问题。
小萝卜丁玩闹归玩闹,正经起来可贴心了,特意给猪猪陛下画上了“三官五铢”的正反面示意图。
于是,黑着脸的皇帝陛下一下子就被示意图哄好啦。
刘彻摊平图纸,仔细抚摸着上头的钱币图:“难为这小子,平日里画丑字丑,这钱币倒是画得有模有样。”
四喜在一旁掌着灯火:“陛下,门掩着呢,这儿只有仆,您想夸就多夸几句……”
话没说完呢,四喜屁股上就挨了刘彻一脚。
皇帝陛下关起门来,还是挺不注意形象的。一双鞜半穿半踩在脚上,因为踢了四喜一脚,还掉了一只在榻下。
四喜已经习惯了跟人主这般相处,边躲边乐,溜达到前头捡了陛下掉落的鞜回来。
这“鞜”原是上层贵族专用的皮履,当年,文帝为了励精图治搞发展,是“绨衣不蔽,革鞜不穿”,这才有了文景之治的积累。
到了刘彻这儿,因为个人消费观不同,他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