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
主位,一把拉住顾衍的手,“有先生,真是我之大幸,也是秦国大幸!”算是水利的设计,农肥的推广,钢铁冶炼顾衍确实能当得起上卿,不过顾衍没有军功,可能有些不能服众。
看了看一脸平和的,并没有因为可能会成为秦国最年轻上卿这样的殊荣而高兴的顾衍,嬴政摇了摇头,等有机会就让先生去混个军功好了。看样子,他根本就不在乎这个。
顾衍虽然很想见见这两位军功卓著的四朝老臣,但一想他们接下来很可能会商讨军重要是自己的身份还不够高,没有资格在这里旁听,于是推脱身体不适,打算先行回家。
嬴政看出顾衍的心,思笑着准了他的请退,然后说“先生喜欢营造之事,我已命少府监听卿调用,若是先生还有什么想法,可直接去吩咐他们。”算是给顾衍一个便利。
“多谢王上。”顾衍行揖礼,领了他的情告退。
……
虽然非常想立刻就去少府里看看,但已经说出的话就不能反悔,顾衍有些遗憾的向宫外走去。他隐晦的瞥了一眼身后那团人形色块,那是嬴政吩咐给自己引路的寺人,也是刚刚抖机灵发出声响,照顾自己眼睛的那个。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顾衍开口温和的说,“你出身隐宫?”隐宫就是产生和居住宦官的地方,一般是罪人的子女才会没入隐宫为奴。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顾言嘴角沁着微笑,他听到自己说,“那可有喜律法,擅文书的寺人?”
然后那寺人愣了一下,没有立刻回答。
顾衍以为是不敢回答,于是补充道,“我只是问问,不做什么。”
然后他就听到距自己半步之遥的寺人低声答道,“奴略懂文书,平日也喜读律法,太保若是有什么吩咐,奴可任之。”
顾衍心说自己不会是误打误撞就遇到赵高了吧!于是又细细问过,得知这位机灵的寺人真的是姓赵名高后,顾衍眯起眼睛想要看清他,可惜将马鞍做出来的代价影响了他的视力,不然他真的想看看这位权宦年轻时的样子。
想了想,虽然自己不怎么相信赵高真的能在此时的嬴政眼皮子底下整什么幺蛾子,——嬴政身边的人他一定都很清楚来历。更何况,他不认为一个国家的毁灭是一两个人造成的。
不过,终归是对赵高有心结。
“你愿意和我去少府吗?”顾衍没有再看他,不过赵高知道这话是和他说的。
隐宫里还有他的母亲和兄弟,在内宫侍奉人的活计不算轻松,虽然去少府也加不见得前途光明,可至少比在内宫伺候人要好。
而且赵高自以为隐晦的看了一眼顾衍,然后在他温和又空洞的视线里飞快低下头,心下一横,‘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叩首道,“若太保不弃,奴愿往少府。”跟在这位明显非常得王上信任的太保,说不定他真的能带着亲人脱离隐宫。
人位于最低谷时,一切可以向上爬的希望都非常难得,不能放过。
顾衍根本没有考虑过赵高会拒绝这个选择,听到他的回答也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我会和王上说的。”
进宫和出宫的方向是不同的,所以顾衍也没在路上遇到前来觐见的两位将军。
嬴政这边还在研究出使西域的事情,马鞍和马镫的图纸被他放在手边。匈奴胡人擅骑射,这鞍镫可能更适合塞外征战
“狄道侯可还未回南郡?”他边看地图,边问,得到侍从肯定的答案后,“宣李瑶。”
新王继位,各郡太守轮流回咸阳述职。本来李瑶应该在正月前来的,因为庄襄王病重才耽搁了下来,如今新王继位才匆匆前来咸阳,现在还未离开。
内侍不敢磨蹭,立刻去宣南郡太守。王上每隔多久,就宣了三位军功世家,很可能是想和三位一同商讨政事。本身宣狄道侯的时间就比两位老将军晚了些,他们动作要快了。
半个时辰后,蒙骜、王龁和李瑶匆忙来见。
“将军们看看这个。”嬴政将顾衍的奏章拿给三位传看,“可否实用?”
年长的蒙骜和王龁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震撼。斟酌了措辞后,蒙骜先开口道,“老臣不知王上从何得来的此物,但确实于骑兵有利。”
“只是,究竟有多大用处恐怕还需让军士们用过后才能决断。”王龁接着说,“而且,这鞍镫就算真的可用,也不能立刻用在战场上。”
他们久经沙场,一眼就看出鞍镫的重要性,但在嬴政面前还是谨慎的判断新事物的价值。
“嗯,寡人也不心急。”嬴政点点头,“若是将军们觉得可用,寡人便命少府先监造一批分于禁军试用。如真的有奇效,再配给三军。”
出身陇西李氏的李瑶欲言又止,作为一直同匈奴作战的李氏,他非常清楚这鞍镫在面对骑兵时的作用,想了想提议道,“王上不如将这鞍镫做些配给边关,也可让将士们在实战中实用。”如今对各国的战斗都是攻城战,经验告诉他鞍镫还是更擅长在草原上作战。
禁军只负责守卫都邑,马鞍的作战性能根本不能发挥。
嬴政就在等他这句话,但是也没有立刻同意,直到王蒙两将军也觉得李瑶的建议更可行,纷纷出言劝道,才点头应允。
“蜀郡李冰那都江堰,可有效果?”自昭王起命李冰为蜀郡太守后,李冰每年的述职都在说都江堰的营造,但大多都是工程进度的汇报,嬴政想从其他人嘴里听一下这个水利工程的实际效果。
作者有话要说:有了粮草,就准备出兵呀。
本人的金相实验又双叒叕失败了,估计剩下的一个月要住在实验室修青铜器了。尽量日更,不过三次元很忙就真的要请假了。不过,一月中旬放假后肯定爆更。
第40章
这话是在问李瑶,他是南郡太守,下属巴、蜀、汉中三地,应该是最清楚的(1)。
“都江堰可治巴蜀水患,虽还未完工,但已经初见成效,巴蜀两郡坐拥万顷良田,指日可待。”李瑶说起这个,立刻来了精神,“如王上命少府于巴蜀饮水济渠,再加上蜀郡守营造的都江堰,巴蜀蛮地定可一改原貌,是为天府。”
嬴政眯着眼睛,回头看了眼地图,点点头,然后笑着看向两位将军,“有了狄道侯的承诺,再加上关中沃野,粮草无虞也。”
蒙骜笑着捋了捋胡子,“今年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王将军又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庄襄王东灭二周,置三川郡。如此,王上可先取韩,联楚威胁赵魏。”他不是整日想着立功的少年将领,并没有鲁莽的建议嬴政灭韩,反而提议,“留韩之宗庙,再轻取魏,如能速下魏国,就可分兵直指邯郸。”上次蒙毅回去和他说嬴政说有他们立功的时候,他就猜到王上剑指山东诸国,这才将早就想好的方案拿了出来。
“蒙上卿为何提议留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