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


部队都已经回来,可嬴政派了近四十万人到楚国,所以就算是咸阳附近的村庄都没有什么青壮年,现在劳作的大部分都是五十岁左右的老人,还有坐在独轮车上玩耍的幼童。

顾衍问他们觉得生活怎么样,一个叼着狗尾草的老汉哈哈笑着说,“俺活了这么多年,参加过不少战争,早就不在乎生死啦!现在能活着都是王上保佑,俺儿子儿媳都去打楚国了,不过就算家里只剩俺和俺孙,这地也还能种。”说着他拍拍身边的犁,“这玩意,还是好用啊!”

“去年农官还让我试用了那个什么铵肥。”一旁另一个有些年轻的人说,“贵人您猜怎么着?这地里打出的粮食足足有往年的三倍有余!就是我们全家都来收,还没收完呢!”那人遗憾的说,“真是太可惜了!今年我稍微花了点粮食和里正换了铵肥,再到秋天一定要多招呼几个兄弟来!说不定到秋天,我儿子孙子就回来了,粮食就不愁运啦哈哈哈。”

这一番炫耀的语气招来了周围一片嘘声。

顾衍听他说起铵肥,温和的问道,“铵肥收费,你们如果要用的话,有没有觉得会比较吃力?”一般来讲,都是先免费试用一年,第二年要是还想用的话就要花钱了。不过农民很少用钱,一般都是用粮食换。

一个苍老的声音说,“虽然这铵肥用着比农肥要好,但若是没有农官指导,俺这老汉也不会用。第一年还好,第二年就担心用错了让粮食减产。也不是因为要花钱买肥觉得吃力,主要是这个玩意它太考验人了。”

“哈哈哈五叔,等你儿子回来人他学,年轻人肯定能学会!”一旁的老人们嘻笑着打趣道。

顾衍听出来大家其实没有因为钱财问题不去购买肥料,只是在使用方面还需要个过程。然后点点头道,“等书院的第一批学生毕业,村子里就能多一些农官了,这样你们有什么农事上的问题也能找到人问了。”现在的农官是一里一个,差不多一个农官要负责五个村庄,根本管不过来。

甘罗和韩非站在一旁,听顾衍和农人们的闲谈。甘罗微微仰起头看向这位崇尚律法,一心强国强兵的学者,轻声问道。

“非先生,不知您在这里可看到了心中的理想?”

韩非沉默的看着顾衍毫无形象的与农人闲谈,又想起昨日他厉声责问自己的话。难道,自己的理想真的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实现?可顾丞相不似喜欢法家之人,在他手下任职恐怕需要一些妥协。

忽然,他好像听到顾衍说,“我大秦富有四境之地,哪里不能容下一个韩非?”

想起杀伐果决,知人善用的秦王,又看看那个温和宽厚,平易近人的顾羡之。他叹了口气,哀道,“天,天佑大秦,天佑大秦啊——”这秦国,有这两位在,真的要结束数百年多国纷争的局势了!

顾衍此时正和农人告别,放他们继续劳作,转身就听到韩非的哀叹,他躬身整理了一下衣服笑着问道,“非先生是打算入我大秦朝堂,为王上分忧解难了吗?”

韩非抿着嘴说,“丞相言、言重了。非、非不过是想、想亲眼看看,六、六国是怎么被、被秦所、所灭的。”

顾衍摇摇头,感叹韩非此时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张有问题。不过,韩非既然决定留下,他想做什么就不是他能决定得了的。

作者有话要说:(1)《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气候和现在是不一样的。气候考古学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地球大环境是比现在要湿热的,零度等温线也要更加靠北。咸阳,甚至陇西都有水牛、大象等等在常常在热带地区生活的动物,主要食物也是稻。只是在战国末期到汉中期,地球进入冰期,开始降温。这也是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的理由之一。而历史上大范围的游牧民族入侵农耕民族,都与气候骤变有关。当北方草原不再适合生存的适合,游牧民族就会入侵南方。

所以,此时两年三熟是非常轻松的,而如今的河南地区一年两熟也很容易。

顺便这个时候是有棉花的,只是作为观赏植物。气候湿热,不需要棉花保暖,而且棉花生虫害,易生病,这个问题到现在都没有解决,只能打农药。种完棉花的地,五年内不能种其他作物,不划算。感谢在2022-02-1422:57:31~2022-02-1523:11: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过来浪一波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只猫的旅行10瓶;我们都是催更人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8章

顾衍在和嬴政商量后,就找李斯来要全套的秦律。有趣的是,当李斯知道顾衍是为韩非来寻律典的时候,担忧的对顾衍说,“师弟毕竟为韩人,若是将秦律教他习读,日后韩室意图复国他若是背叛可如何是好?”

他边说边将律典分门别类的放好,动作平缓自然,好像真的是在担心韩非将秦国强国的方法学会后,回去帮助那些遗族复国反秦。至少在顾衍的耳中,没有丝毫破绽。

不过,顾衍从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摩人性。他并不会真的相信李斯表现出来的情绪,以过往的经验来说,这些淫/浸政治多年的人控制情绪的能力都超出常人,更何况在历史中大名鼎鼎的李斯。所以,即使声音、空气、甚至手下的震动都在给顾衍传达着李斯一心为国的信息,他还是很快将韩非和李斯的关系联系在一起。

从文字上来看,韩非无疑是比李斯更具才华的。更重要的是,从李斯的视角来看,他是无缘无故被嬴政重用的,而因为文章中透露出的思想被嬴政赏识的韩非显然比他更有竞争力。他们同为法家,如果君王发现了更适合人,岂不是就要厌弃他了。

顾衍在心里轻笑了一声,“秦国不怕六国,不怕六国遗民,更不会怕一个韩非。若是真的沦落到一个韩非就能将秦国搅得天翻地覆的时候,那这个国家也就没有拯救的必要了。更何况,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非先生愿意助秦,我大秦又怎能怀疑他的动机呢?”接受过正统贵族教育的人就这点好处,他们不愿做的事情就算以死相逼都不会让他们妥协,但当他们愿意去做的时候就不会食言。

当然,心怀鬼胎的答应是不算自愿的,所以顾衍信任韩非和他怀疑六国公室并不冲突。

“君子一诺千金,还请廷尉不要再无端揣测同僚了。”在顾衍来见李斯的时候,韩非已经去见嬴政了,要不了多久他的职位就会被定下来,现在称韩非为同僚也不算错。

虽然顾衍语气很平和,但李斯敏锐的感觉到他可能发现了自己的小心思,也就闭口不谈这件事。

这边顾衍在刑部官邸收拾律典,那边已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