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
前往镇乱,为陛下、为朝堂分忧,望娘娘许允!”
皇后愣了愣,为少年的请求感到诧异。
与北方的繁华相比,南方荒芜、艰苦,且因着这些年水患频发,灾民遍地,故匪患与起义大大小小不断,去南方镇守,可谓是极苦,极难,也十分危险。
这不算嘉奖,反倒像责罚。
皇后看向一边的顾晏,见他神色平静,并未反对,想了想,最终还是同意了。
她以为这是顾晏的主意,却不知,在回到顾氏后,顾晏看着跪下来的沈恪,眸色复杂,“你想离开顾氏去南方?”
沈恪抬头看着顾晏,眼神十分坚定,“小舅舅,我想帮您。”
“太子病危,陛下痴傻,皇后独揽大权,朝局不可能安稳,各地诸侯迟早会发动叛乱,届时北方一乱,顾氏亦风雨飘摇,我虽然离开顾氏,离开您,但我会用您所教我的一切,不论生死,平建宁,镇南方,为顾氏留下后撤的路。”
顾晏皱眉,“你可知此去,便是天高皇帝远,生死不由己。”
“恪知。”
“你可知,此去经年不得归?”
“恪知。”
“你可知南方鱼龙混杂,稍有不慎便尸骨无存?”
“恪知。”
“你可知……”
一问一答。
一人站着越问越冷,一人跪着却愈答愈坚定。
最终,顾晏深深看着他,“你想了多久?”
沈恪道,“秋猎过后,便心心念念。”
顾晏定定看他许久,许久……那双浅淡的眸映着少年的身影,似雪、似水,叫沈恪的心沉浸在其中,仿佛感受到某种幽冷。
“你长大了。”顾晏忽然冒出这样一句话。
声音很轻,仿佛叹息,有些无奈、又似乎夹杂着欣慰。
顾晏没有阻拦沈恪,也不会阻拦,就像之前顾晏对沈恪所说的那样,他不会将沈恪困在顾氏,也不会为了避免沈恪受伤而将其永远庇佑在羽翼之下。
临别那日,顾晏没有送行,他只托人带了一枚玉令给沈恪。
那玉令上面刻着一个“晏”字,是顾晏的家主私符,顾氏族人见之俱应敬畏三分,分量极重。
沈恪抚了抚上面的“晏”字,像要抚平内心深处的那抹悸动,他向送来的那人道了声谢,而后小心将这枚玉令收好。
镇南军的队伍在城外已集结了很多人,其中有绝大多数都是被强行征军进来的,那些人的妻子儿女此时全都在旁边幽幽啼泣。
南方道阻险长,民乱匪多,在很多人看来,这一路便是凶多吉少,福祸难测,因此哭声鼎沸,一片生离死别之景。
沈恪在这当中倒显得格外独特,他仿佛游离于众人之外,面上平静的过分,一双深沉的黑眸静静地望向身后那座古老的金陵城。
再见。
第11章 十一章 南主
============================
五年时间,南方平定。
建宁,南主府。
春生看着雁鸟脚边原封未动的信,心里七上八下。
南主已经派人来传唤了,春生擦了擦额头凭空冒出的汗水,忐忑地跟着侍卫进了书房。
这不是春生第一次进去,但这次和以往不同,雁鸟传过去的信没有人取下,更没有人传信回来。
这意味着什么……春生光是冒出那么点想法,就吓得面色惨白。
进去时,那位南主似乎正专注地擦拭着一把长弓,见他进来,才将目光看向这边。
南主问:“信呢?”
春生不安回道,“信、信被、信被原封不动地退回来了……”
“啪嗒……”
有什么东西掉在了桌上,春生没敢抬头,他太清楚这信、这信的主人对于南主有多么重要了。
大概沉默了半刻,南主又开口了,他将春生的话重复了一遍,“信被退回来了?”
南主是个很干脆的人,他从不说废话,也从不重复没有意义的问题。
现在,南主偏偏多此一举地问个不停。
春生应声,“南主,是、是的。”
不过开春,仍是料峭时分,春生却是汗如雨下。
所幸,南主并未立即责罚他,而是又传唤了另外的人进来。
来人跪在地上,身子在发抖。
南主问:“消息如何?”
那人声音颤抖,“北方士族南迁度淮水时,恰巧碰上三夜大雨,淮水泛滥,现在消息根本打探不了。”
又是一阵沉默,春生虽多少有些猜测,但闻此消息,还是不免胆寒。
南主把弓放了下来,在桌面上发出了轻微的响声,叫春生抖了下。
“即刻抽三分之一的人去淮水附近接应。”
南主的声音偏冷质,但却很年轻,他也确实很年轻,只是没有人敢无视他的命令。
春生在最后离开书房时,不经意瞟到了桌前站着的青年,然后立刻像火烧般低下头,恭敬地退了出去,不敢有丝毫冒犯。
南主顾名思义被称为南主,是因为南方在他的长剑下被扫平,而他也成为了南方当之无愧的主人。
听说,南主的本名叫沈恪,至于为何是听说,是因为在南方已经基本没人敢直呼其名。
五年前,南主随镇南军南下平叛,那时南主还只是个小将,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但是最有名的几件事,直到现在提起来,都依旧叫人心惊胆战。
第一件,泗水之战时,斩当时的主将于阵前,而后率领剩下的万余人血战三天三夜,占据泗水。
第二件,孤身入南阳城,赴高阳王的鸿门宴,那场鸿门宴发生了什么,具体不知,只知最后南主全身是血地从城门内走了出来,随后宣布,高阳王降。
第三件,南主入驻建宁的第一月,率领镇南军将建宁的封氏、聂氏、孙氏等几家最有名的地方门阀全族处死,血流了三天三夜,直至今日行刑的地方血迹仍留有痕迹,叫人见之色变。
从此南主之名,闻之胆寒。
南主,冷漠、孤僻、说一不二。
但是春生却是见过南主笑起来的样子,那是晴朗的一天早晨,春生奉命将雁鸟脚边的信递进书房。
这是他第一次进入书房,也是第一次见到南主,他当时有些惊讶。
因为眼前的南主实在是年轻的过分。
以金作饰,黑红为衣,不显土气,反衬得面前之人身姿挺拔,凛冽高大。
他的眉眼极为俊美,但因着那双黑沉沉的眸子,便显得格外冰冷,叫人不敢直视。
样貌上来看,约摸二十岁左右,虽说这已经是成年男子的岁数,但二十岁,对于平定南方这个功绩来说,还是太过年轻,太叫人惊讶。
但春生偏偏又觉得若是眼前之人的话,似乎也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