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6
大张旗鼓去现场试验找答案的官员,都有些没脸了。
人家已经做出成果来了!真正能利国利民,有益于百姓的,而他们呢?有的连入手的地方都还没找到。
顾璋也参与讨论,给了些建议,还为这些做出了实绩的学子们请功。
“臣以为,既然顾大学士有教人之天赋,天工学校的学子能迅速出成果,咱们应当重视起来,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用,女子和不识字的农人着实浪费了些。”吏部一员外郎出列,建议道:“不如选些待官的举子进学,想来能有更好的效果。日后他们外任当官,也能直接应用于地方,一举两得,实乃美事一件。”
顾璋:?
这是什么强盗逻辑!他认识这个人,名叫平正豪,之前看着好好一个人,顶多是跟李老一样保守了些,古板了些,怎么能说出这种脑子有坑的建议?
觉得东西好了,想要自己上了,就把弱势人群踢走,妄图取而代之,还美其名曰提高资源利用率,得到更好的回报。
顾璋嗤笑一声:“这些学问,不是谁想学就能学的,平大人应该深有感触才对。”
平正豪脸色微涨红,想到自己才三十多的分数,他强辩道:“我朝举子和待官之人众多,肯定能选出更厉害的,”他朝礼部李老尚书尊敬地拱了拱手,“如李尚书、燕老这般天赋卓绝之人也定不在少数。”
“我不同意。”顾璋不给他反驳的机会,一口拒绝,还斩钉截铁地维护道:“他们就是天赋最好的,没有人可以取代。”
突然被牵着进来的李老,也深深皱起了眉头,明明是他曾经一力促成之事,但现在听了,却有种难言的可惜。
在顾璋的提醒他后,他对那些底层百姓中来的不识字的学生,多有关注,到后面发现真的思维灵巧机敏,便又多加照拂,比如不写过多的板书,多互动提问。
投入了不少精力,又看到人在自己的照拂下一天天变好,宛如逐渐擦亮蒙尘的明珠,那种感觉实在让人激动。
谁不喜欢勤奋刻苦还聪明的学生呢?
他甚至都萌生了收其中一个为弟子的想法。
还有那个极为聪慧的小姑娘,每一次都能跟上他的想法和节奏,甚至时不时的问题会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激发出他源源不断的灵感,绝对是格物之学的天才!
想到她要离开学校,回去嫁给不知谁为妾,或者嫁给一个小门小户为妻,从此困于后宅或为生计劳苦,李老几乎惋惜得心中绞痛。
她能做出一个“水流筒车”,还带动那么多学子有了灵感,日后绝对能有更多的成就和作品,对百姓大有裨益,怎么能止步于此?
李老想,最好是学成之后,嫁给学堂里优秀的、聪慧的学子,日后她夫君入朝为官,两人携手为朝廷效力,随顾璋一同缔造千古盛世。
想到这些,李老对平正豪有些抵触了,他面色发凶:“思虑不周,行事激进急于求成,这就是你吏部任用的官员?”
顾璋都还没来得及继续,就听见李老尚书直接给人扣了一口大锅。
平正豪吓得脸色都发白了。
李老没停,他都不给旁人插话的机会,和人开始辩驳起来,引经据典,火力全开,差点没把平正豪吓死。
连吏部尚书都没能在他“引经据典能把人喷得半死”的攻势下,为自己的属下说点好话,甚至刚刚一冒头,就成了那条殃及池鱼的可怜池鱼。
文官集团都惊呆了。
倒不是因为李老口才,虽然李老喷人少见,但是也不是没见识过。
但是李老怎么会谴责平正豪这个思想与他一脉相承的人,反而去支持跳脱出格的顾璋?
跟顾璋不熟的人想,李老不会是年纪大了,脑子出问题了吧?
跟顾璋相熟的人,这会儿忍不住面带惊讶之色地瞅顾璋,这小子也太离谱了,竟然连李老秉承了几十年的思想观念都能撼动,也太会忽悠了!
以后更要小心提防,以防被坑!
平正豪接连被朝中两位重臣攻击,吓得两股战战,面色发白,就这么退缩回去了,与他霸气的名字完全不相符,甚至看不到一丝往日跟着李老冲锋陷阵,能言善辩的诤臣模样。
顾璋摇头感慨,这模样看着还真是可怜啊。
不过胆子是小了点。
想想他当初,还不是一上朝就独自面对户部所有人?还有被御史台那么多人围攻,揪着错处使劲儿怼。
早朝上,甭管你的观点是对是错,要是连争论辩驳的勇气都没有,那可就完蛋了,以后你说的话,提出的观点,谁还听?
顾璋心情不错,不过好心情还没三秒,就听戎景山向李老讨教,问梦想堂的事。
李老坑他真是毫不留情,李老竟然说:“依老夫看,若是多花些心思,顾瑶光也不是做不出来。”
顾璋:?
他大声反驳:“诬蔑!”
这绝对是诬蔑!
燕先竹也站出来问道:“那天工学堂中有人做出了三用打稻机,你又作何解释?”
顾璋怒发冲冠,振振有词道:“学生做出来的,和我顾璋有什么关系?”
燕先竹冷哼一声:“你的学生,难道不是你教的?”
盛正业参观的那次,就对三用打稻机垂涎不已,这会儿也忍不住补充道:“那学生都说是你教得好,而且三用打稻机的名字,三种用途也是你提前写出来的,顾大人,你就不要谦虚了。”
顾璋裂开,什么叫“你就不要谦虚了”,听听这像话吗?
他是真不会做三用打稻机,甚至怀疑这玩意是电动的,那个学生做出来的版本,和他笔下的三用打稻机,大概率不是一个东西。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是三个作用相同了,但效率多半比不了。
他在里面起的作用,可能一个是灵感启发,二是物理学知识分析和农学引导。
顾璋反推锅给李老:“这门课是李尚书教授的,多半是他功劳,诸位不如问问李老。”
李老呵呵一声,皮笑肉不笑道:“你觉得会有人信吗?”
确实没人信,都往他这边看呢!
顾璋扶额,头一次发现什么叫有口难言,更离谱的是,竟然是因为所有人都太信任他的能力,连他自己亲口承认自己不行,都被觉得是谦虚和躲懒。
顾璋无赖道:“反正我不会,这是真话。我会的知识都写在教材里了,从初级、中级到高级,想要什么大可自己去学,或者找人研究。”
他就无赖了!
就无赖了怎么着,还能拿他怎么样不成?
文武百官:“……”
果然历朝历代都少有年轻人任三品这样的高位是有原因的,年轻人,实在是让人头疼,不知如何应付才好。
简直比家里的三岁稚子都难对付,家中稚子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