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8
顾璋不承认他们是自己的弟子,但是天工学校的学生们,都把顾璋当作正经行过拜师礼师父一样尊敬。
学生们都知道,许多行过拜师礼的师父,都没有他们顾夫子这样尽心尽力,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这天。
姜柔单独找来了,脸上有些犹豫。
顾璋好奇她过来是为什么,要知道尽管姜柔是学堂中最优秀的女学生,也是他属意的斩棘人,但是两人几乎没有私下交流过,不是课堂就是实验室。
姜柔声音依旧柔美,只是与原来虚无缥缈的没有根的浮萍比,现在多了一些底气:“顾夫子,学生有一事想请教。”
她说着,就干脆地拿出了图纸,递给顾璋。
顾璋一眼看过去,就明白是珍妮纺织机,哦,不对,现在可能要改名叫姜柔纺织机了。
他虽然不懂得织布原理,也不知道怎么做这个东西,但是一看这个构造,还有机器结构里纺织的东西,就瞬间明白过来。
这就是那个能大大提高织布效率,打低布价,让家家户户都能穿得起衣服的纺织机。
顾璋道:“这个纺织机看起来不错,你应该不是来找我解决技术难题的?”
姜柔从不单独找他问这些,一般都是自己琢磨,或者在公共场合问。
姜柔沉默了下,然后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除了农业方面的东西,她一直想为女孩们做点什么,选择要做的东西,多多少少也都和降低女性的辛苦有关。
但真的做出纺织机之后,她犹豫了,这个机器能一口气纺织十五根线,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她担忧:“但是一旦真的放出去,很多原本做这个行业工作的女子就要失去饭碗,回家讨生活了。”
女子能堂堂正正地说出来的工作,本就没有几个,稳婆、媒婆、织布、刺绣这些行业女人占了主力地位。
姜柔有些犹豫,她想要长久的立足在外,往上爬,就觉得不能成为独一无二的异类,而是需要更多的女子从家里走出来。
织布机是好东西,可也有可怕的一面,原来十五个人能做的活,现在一个人就能做了,那剩下的十四个呢?
她们可不像是男人一样,这个活没了,还能有数不清的活等着去做。
姜柔眼底有些挣扎,但看向顾璋的眼神很坚定:“我相信您。”顾夫子传授她们这么多知识,肯定不是希望她们带着满肚子知识回去相夫教子。
顾璋也不意外被她察觉,毕竟刀落在自己身上才敏感,更何况她是个聪明人,他只道:“我觉得还可以等一等,把织布机做得再完善一些。”
姜柔沉思片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带着图纸离开了,她也好奇,顾夫子能用什么办法?她是没有想到什么破局的好办法的。
目前来说,好像只有她们天工学校的学生有希望,可还是人数太少,太势单力薄了。
送走了姜柔,顾璋想了想,入宫去找明盛帝了。
明盛帝这会儿正在批改奏折,来自户部的奏折。
他心中是高兴的,今年瑶光走得不算早,春耕没赶上,但是一年种两季的地方还是赶上了。
尽管家家户户增产不多,但是那么大一片土地,加起来税收的增加就多了。
再加上这两年天工学校产出不断,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各项税收都明显增多了。
明盛帝松了一口气,因为投入远洋水师,干瘪下去的国库,终于慢慢充盈起来。
眼瞧着,他终于要过上国库富裕,不用扣扣索索算着过日子的生活了!
明盛帝也实属凄惨,继位这么多年了,每次好不容易富裕起来,都要遇到事情返贫。
他想,这次内忧外患都无,肯定没问题。
见顾璋来了,高兴道:“瑶光可休息够了?”
顾璋颔首,也高兴道:“当然休息够了,皇上我跟您说,人休息足了啊,就是容易出现精妙绝伦的灵感,我想到了一个好东西,可以让咱们整个宣朝都富裕起来!”
想要富,先修路!
原来修路的话,明盛帝肯定犹豫,他爱民,除非迫不得已,很少征苦劳役。
但是现在不同了,马上各地都要有粮食,有钱了!这种挣钱的活,辛勤的百姓和农人都乐意抢着干。让人都动起来,男人都动用完了,机会自然都出来了。
顾璋语气真诚又热情,仿佛掏心掏肺为明盛帝高兴:“不仅是富裕,对政令的传达,粮草的调度,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好处!”
明盛帝不是不相信世界上有这么好的东西,只因这是从顾璋嘴里说出来的。
但不知为何,他心里一个咯噔,手下意识地护住了户部呈上来的奏折,似乎是护住了什么东西?
他的国库!
第148章 盛世来21
若国库是挂在腰间的钱袋子, 这会儿肯定被手紧紧捂住。
明盛帝意识到自己下意识的动作,无奈地叹了口气。
好不容易确定建设远洋水师,花了不少银子, 紧巴巴地过了这些日子,好不容易现在国库里刚刚有点钱!
怎么每当他稍微富裕点的时候,国库刚宽裕两年,他的爱卿就要来一个让人肉疼,却又根本舍不得割舍的主意?
顾璋的那双乌亮乌亮的眼睛,仿佛在说:“真的不要吗?真的不会心动吗?这绝对是好东西。”
谁能忍住好奇不问?
反正他赵旷忍不住, 这可是顾瑶光都觉得不错的新点子!
“说得这般天花乱坠,到底是何物?”明盛帝心中猜测, 想过了有利于农耕的农具,还想过了武器, 可无论想多少种, 好像都不能和顾璋描述的好处完全对上。
顾璋道:“水泥路。”
“水泥路?”听到这个名字, 明盛帝脸上不由露出困惑的表情,好奇道:“这是什么路?”
又是水、又是泥的,让人下意识联想到下雨天黏黏糊糊的黄泥路, 实在是让人生不起好感,也想不到它能有什么好处。
顾璋简单描述了一下这种路的好处, 不仅坚硬干燥、还极为平坦,无论什么天气, 都不会受太大的影响,在上面通行,速度会很快等等。
明盛帝不太能想到这样的路该如何制成, 但是顾璋连“金丹”都能炼制,既然说能做, 肯定也是有办法的,他微微皱眉:“如此神路,为何要起名为水泥路?”
这名字实属配不上这条神路。
顾璋:“……”
问到点子上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取名。
他马上就忽悠道:“之所以叫水泥,是因为制作过程看起来像是和面一样,在用水和泥巴。”
明盛帝顿时看向顾璋,眼睛都微微睁大了半分,露出讶然的神色。
他知道他的顾小状元没个正行,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