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9


刚的哭泣好似流星般眨眼消失。

唯高俅,拭去眼角晶莹。

今日天晴气朗,而随着赵佶的死亡,属于高俅的时代,终将落幕。

第131章 国公

皇帝死,举国丧。

大宋皇帝的丧葬制仪可谓是极其繁琐与隆重,皇帝死后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为治丧、安葬、葬后。

治丧之礼又包含发哀、殡、举临、小敛、大敛成服、以日易月之小祥等环节。治丧过后,安葬环节又包括山陵安行、请谥、启殡、三奠、发引、掩皇堂等。最后,葬后还要历经卒哭之祭、祔庙、大祥、禫、祭陵、建殿修寺等等等等。

总之,繁杂的很。

好在宋朝的服丧制度实行双轨制,即皇室之人实行三年服丧之制,但群臣与百姓只需“以日易月”,约莫二十多天后就可恢复正常生活。

但讲实在的,举国同悲这种事或许仁宗死时有,赵佶嘛……

总之,流程过去后百姓们很快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高俅亦是如此,他与众臣一道在赵佶死后第二天贺新帝登基,与众臣一道参与完他这个身份可以参与的一切,然后归于平静。

太尉府

依旧是那把摇椅,高俅惬意的躺在摇椅上赏雪,只是此时的他心境与从前不大相同。

此时的高俅就只是高俅,撇去一切名利与浮华,自由自在的高俅。

“学究,再给我热一壶酒吧。”

“太尉,你今日已经喝了不少了,再喝伤身。”

“无碍。”高俅嘴角含笑:“总要有人真心送送他,无论他为君如何,但他待我总是好的。”

“那也该注意着量。”吴用嘴上虽劝着,但手中的动作未停。

“对了,先皇的谥号与庙号已经拟了。”

高俅颔首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谥号拟为圣文仁德显孝皇帝、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庙号则取一个徽字,是为徽宗。”

高俅轻笑:“元德充美曰徽,先皇如此善绘花鸟,想必这个号他也是喜欢的。”

高俅心下感慨,有些事即使他不去干预也是必然。

“师师那边如何了?”

“李娘子谢绝了太尉的好意,她用自己的积蓄买了间小院子,她还让我转达太尉,她的玉脂铺子足够她富足一生了。”

“那便好,早前许诺为她觅得一段良缘,却不想她这般心性。”

吴用也感慨:“李娘子不愿嫁作她妇,却非寻常娘子可比。”

“这样也好,若遇那等将女子出身挂在眼中之人,倒不如自己快活一生。只是失了官…失了先皇庇护,她到底会艰难些。”

“学究,找几个机灵点的小厮送过去,若遇那等泼皮无赖货,就让他去开封府走一趟。”

“是。”吴用一一记下高俅的嘱咐:“太尉,还有一事……”

“想说就说,你说话什么时候变的这般吞吐了。”

“这…其实是太尉的家事,仇娘子求到我这儿了,张清也备下了厚重的聘礼,只是太尉……”

高俅无奈的笑笑:“我并非不同意他们的婚事,只是琼英的年纪太小,我不希望她嫁的太早,所以这件事你就不必当他们的说客了。”

“那太尉觉得仇娘子多大年纪才适合嫁人?”

“鉴于他二人感情深厚,等琼英过了二十二岁生辰就让张清纳彩吧。”

“!”吴用瞪大双眼:“太尉是认真的吗?”

“当然,我何时喜欢妄言。”

吴用笑开:“太尉说的是,只不过某人要伤心了。”

“他既执意求娶,就该等得起。”

“这一点我还是相信张清的。”

二人谈笑间,高满领着公孙胜进来。

“贫道见过太尉。”

“道长不必如此多礼,只是道长为何会现在过来。”

“先皇已逝,新皇不喜我等只会炼丹的道士,遂给了一笔银钱遣散了众人,贫道欲云游四海,此番特来拜别。”

高俅有些惋惜:“我能有如今地位全凭道长周旋,若道长不弃可留府中暂住,太尉府上下绝不轻待。”

“太尉好意贫道心领,只是我志不在此,若是有缘,我们终将会再见的。”

“我知晓似道长这般人是劝不住的,所以我也就不再挽留了。只是,虽然说这话俗了点,但若道长有难,只管托信来找,天涯海角,断不会让道长受一丝委屈。”

“这承诺贫道记下了。”

“道长何时走,我与学究送道长一程。”

“太尉不必麻烦,我出了府门便走,只是在走之前,家师想见一见太尉。”

“罗真人!”高俅有些惊喜:“快快有请。”

高俅话音刚落,一仙风道骨的老人出现在高俅面前:“贫道见过太师。”

“罗真人?”

“正是贫道。”

若说公孙胜这个人极富神秘色彩,那罗真人身上的神秘是其两倍不止,高俅早就想见见他了,不曾想他竟会主动来此。

“不知罗真人来此有何吩咐?”

“想送太师一样东西。”

“这…不知是何物?”

“请太师进门一叙。”

“好。”

一刻钟后

“太师,我师徒二人就此告辞。”

“两位道长慢走。”

待罗真人和公孙胜都走后,吴用有些好奇道:“太尉,罗真人送了你什么?”

高俅有些哭笑不得:“一言难尽啊。”

此后数日,高俅一直蜗居在太尉府内,直到赵佶的丧葬仪式全部结束。

年关在即,赵楷于紫宸殿内召集文武百官问政,其间下发了数道圣旨。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这个做皇帝的自然也要立威,不过高俅倒是对此乐见其成,因为:

第一,赵楷下令清查国库,细究各府官员上报的赋税详情。

第二,彻查文武百官,根据考成法记录实情对各级官员该免的免,该罚的罚。

第三,剿匪,令各地知府加大剿匪力度,凡我臣民必不能受匪徒骚扰。

第四……

第五……

第六,组建出海船队。

赵楷下达的各项旨意几乎都是赵佶在位期间因各种原因并未彻底实施的政策,如今他新登帝位,自然要看的紧些。

只是政策虽旧,各地官员却无一不是夹着尾巴在做人,生怕被别人抓住把柄,丢了官帽是小,没了性命是大。

高俅也隔三差五的提一些自己知道的利于后世的意见,比如行省制度。原辽、夏、金的土地纳入大宋版图后,原先规划的各道就有些不够用。

虽然高俅觉得还是现在各府的名字好听,但为了归属方便,他还是提出了行省制度。

数位大臣就此展开了热烈讨论,试图商量出一个适用于当下的轨制。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