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
算是真正的食物。因此在犹豫短暂的几秒钟之后,他没有点一些华而不实的甜点,饮品,而是选择了一份最知名的叉烧饭,一个菠萝包,赠送的奶油汤也换成肉骨茶。里面有一些玉米,萝卜,这吃起来实在让人痛快,不比华而不实的腥臭蘑菇汤差。
相较于李漠对食物的淡漠,晏辛匀更偏向于享受新鲜美味的热门餐品。他的午饭大多数是以剧组提供为主,由于太久没有自己选择,也不需要他挑选产品,于是在点菜时晏辛匀首先选了菜单上的招牌西冷,同一份黑胡椒意面一块。
香港高级餐厅永远能让人平静的和食物和解。两人坐在2楼靠窗的位置,边享用美食,边偶尔朝楼下看一看风景与过路行人。不知为何,场景总是相似,但李漠却仍能体会到极其细微的差别。例如大部分行人走路的速度比较快,这是内陆许多城市都不会出现的景象,对于一些沿海的三线四线城市,更多老人喜欢慢悠悠的饭后踱步,并非如此急迫,步伐迅速地直赶目的地。
晏辛匀见他看的认真,在分割好牛排之后,低声问:“是这里更有趣,还是内陆更适合长期生存?”
李漠真的考虑了一会,说:“如果单纯论生存,也许内陆更适合我的脾性一些。”他停顿一下,“我不知道为什么,如果不是因为一个长久的度假期而来到香港,对我来说,更多的是觉得时间过太快。好像所有人都在第一时间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就连买菜都会直接奔向菜市场,不会做任何停留。在我印象中,内陆很少有人会如此迅捷。这不是贬义,而是确实如此,内陆公民显然更懂得欣赏路上的浪漫。”
这些话对于晏辛匀这个香港人实在不太妥当。李漠左右觉得自己讲话存在一些问题,在重新一步的组织语言之后,他告诉晏辛匀:“等我退休之后,或许我会考虑在香港安度晚年。说来奇怪,虽然这里生活节奏很快,所有人都在奔波,但如果有足够的钱,我相信香港仍是一座值得发掘的乖城市。”
“这倒是真的。”晏辛匀见他盯着自己餐盘中的牛排看,很大方的分享一些给李漠,“香港在全球最适合旅游的城市排名中,持续都在前十。虽然这里物价消费很高,但不可否认,他拥有着百年来较伟大的历史背景和建筑街道,甚至可以说,它在某些区域更是汇集了许多地方特色。如果单纯从旅游业来讲,这里真的适合好好发展。”
没有人会讲自己的城市不好。李漠吃下牛排,西冷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弹牙肉汁在舌尖翻滚,不得不承认,这家餐厅的主厨有着极高的烹饪水平,做出来的西餐十分符合他的口味。鲜嫩而不夸张,异域而不扭曲,着实算得上上品。
“晏老师,一个‘爸爸妈妈’的问题。”李漠笑着问晏辛匀,“你个人更喜欢主食中式饭菜,还是更偏向于西方胃?”
“这个问题有点儿难到我了。”晏辛匀微皱眉,很快舒展笑开,“我很喜欢吃川菜粤菜,似乎每个地方的特色我都不讨厌。如果一定要说,烹饪绝佳的西餐也算个人喜好——”叹一口气,“你说的对。这确实是爸爸妈妈的选择问题。没有哪一方是应该被选择的,但也没有哪一方需要被抛弃。如果一定要说,那就135中餐,246西餐,显得稍微公平一些。”
“这又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了。”李漠说,“一个星期有七天,如果这么分配,那星期天吃什么?”
“星期天短暂的戒饭。”晏辛匀说的坦诚,“对演员来说只有随时随地保证好身形,才能不影响任何工作。艺人最起码的能力是保持自身的优胜体态,如果沉浸于享受美食,想必增肥会很快,拍戏也不上镜,倒不如合理安排。”
李漠笑了笑,说那当明星,当演员真是好难啊。
对他来说,一个电台主持人并不需要维持太过的体态优美。尽管李漠的身形完全可以拿出去,作为模特发展,但这个行业并没有太过严谨的要求,所以他也只能很浅显的从路人角度去理解晏辛匀的一切。
午后时光总是令人想要闭眼小睡。他们的自驾游并未结束。晏辛匀付过账单之后又点了两杯港式柠檬茶。在满是冰块的冷藏醒发锡兰红茶中加入切片柠檬,作为餐后饮品,直接开车边喝边畅游香港,算是为数不多的快乐。
香港这座城市四处都有建筑,隔五米就是一幢摩天大楼。密密麻麻的建筑在街道上拥挤一片,然而道路却不算狭窄。遍地可见红色计程车,远远从玻璃外望出去,能见到一座蓝黄色玻璃窗的写字楼,在经过片刻平稳的大道之后,又能看到隧道。许许多多的大型公路上牌子是蓝白色,和内陆没有区别,但这里显然隧道更多,尤其九龙油麻地一带,更是堵车严重,道路上尽是前往各个方向的行人,和随时凝结的车流。
李漠不知道为什么维多利亚港要修建如此多的高楼大厦,而且这里的建筑和内陆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同。房子真的像积木那样,一个窗户就是一个小房间,每一幢大楼都有密密麻麻的几百个窗户,间隙很小,而且排列的非常密集。让人不自觉感受到一种来自白领工作的压迫力,他呼吸发难。
晏辛匀放慢车速,单手驾驶,慢慢顺着街道往前开。
有许多旅客在免税店买东西,街道上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李漠还是第一次这样闲暇的观览香港。在城市中心,几乎百米长街全是各种各样的商铺,在这里,行人同样是壮观风景,因为几乎除了偏远的住宅区,很少有街道上冷冷清清,更多的地点是人山人海,日复一日的成群结队。
晏辛匀载着李漠整个绕着荃湾玩了一圈,傍晚他们没有在外用餐,而是直接回到了酒店,重新在夜幕降临下的香港城享用酒店美味。
晏辛匀尽管是带病休假,也没有真正放松。长期以来的高负荷工作让他已经养成忙碌习惯。人到45岁之后,每一日都是老天爷对生命的恩赐。他没办法让自己彻底空闲,对于长久的持续劳碌,这也是一种香港人刻进骨头里的生存方式。真让他们放松下来,什么也不做,反而人无法适应。
中午胡吃海喝,晏辛匀夜晚的饭菜就选择了较清口的沙拉。
李漠坐在露台上捧着一份三文治慢慢咀嚼。他并不太饿。下午绕着维多利亚湾的一个区玩些许时间,此刻真正回到酒店,内心充盈无比。
晏辛匀在读剧本,看接下来返工后要拍摄的片段。这期间他看飞页,李漠看他,两人形成了一种很独特的无声默契,都能察觉到彼此的目光,但没人开口讲话,大家也不忍心打破这宁静氛围。
一份三明治吃完,手机震动。
李漠从口袋里拿出,工作群内在议论今日的财经节目。据说新上任的当家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