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
凤目微挑, 问的却是:“你们季将军,当初是如何回夏国的?”
小兵:……您就关心这?
从这名侍从口中, 程放鹤打听到了不少季允的经历。
当初季允离开侯府后, 混进商队,孤身逃回夏国。然而过边关时,他被边检的军士发现,当成越国奸细关押审问。最后是中军副将云佐把他从牢里捞出来, 当众宣布他是故将军遗子, 承认了他的身份。
但“少将军”本无实权, 那时夏国带兵的是前锋营李将军,只将季允当个少爷公子一般供养着,从不让他接触军务。
彼时夏人攻破焦城,却再难前进一步。夏军兵力在越人面前并无绝对优势,就连多年追随故将军、写出《随军手记》的军师范格也束手无策。
就在这时,季允突然找到众将士,要求领兵。
最反对的是云副将,他好不容易找回了少将军,可不敢让人犯险。然而季允拿出一本自己写的《行军新法》,不仅从范军师的旧著里总结出用兵的套路,更点明了夏越对峙中的破局之法。
众人将信将疑,可眼下也无更好的办法,且让季允一试。
这一试,两日破城。
再三日,又取一城。从此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自那之后,季允声名大噪,夏国众将士纷纷追随,战神和那本《行军新法》一起闻名于世。
到这里,季允的成名之路和原书只有细节上的差别。程放鹤继续确认:“那季将军果然像原书……像民间流传的那样,屠城杀降吗?”
那小兵哈哈一笑,“哪有的事!那都是季将军用兵如神,百姓怕他,胡乱编的。中军军纪严明不假,可是越人打不过就跑,季将军从来不追。投降的就收归己用,大家都安分着呢,有什么好杀的?”
“至于百姓,夏人打下的都是自己的江山,哪有屠杀子民的道理?”
程放鹤垂眸思索——这不对劲。
原书中的夏军是正义之师,但季允之所以是反派,主要因为他实在太过凶残。
战神嗜血,别说越人或者普通百姓,就连自己人,他看着不爽也是说杀就杀。只不过他的功绩太耀眼,没人敢反对罢了。
原书反派怎么会性情大变,是偶然吗?还是和他这个穿书者有什么关系?
程放鹤一边思考一边等到晚上,季允始终没有出现。
一名军士进来给程放鹤送饭,顺便说:“季将军让您早些回去歇息,军备之事不急于一时。”
“他何时回来?”
“季将军歇在营里,不回来了。”
等了他一整天,结果居然不回来了?季允到底在躲什么?
要杀要剐痛快一点行不行?
程放鹤不好对传话的人发难,打开食盒看上一眼,里头是四道适合晚间用的素菜,拌了肉末淋了汤汁,其貌不扬。
然而程放鹤随手夹了一筷子,竟完全不觉得清淡,汤汁和肉香浸透菜叶,吃起来有滋有味。
“这是侯府……将军府伙房的手艺么?哪找的厨子?”
军士答道:“是营里送来的,应当是中军的伙房吧。我只管送饭,具体哪个厨子也不晓得。”
一帮行军打仗的,竟能有这样的手艺?简直赶得上……当初季允做的菜了。
该不会是季允在侯府研究做菜,把嘴养刁了,专门给军中伙房也配了上好的厨子吧?
程放鹤胡思乱想一通,美滋滋吃完晚饭,把筷子一撂,“我去营中找你们季将军。”
守卫连连阻拦,“可将军吩咐过,不许您离开府上。”
程放鹤还要跟对方理论,却听一旁传来温和的一声唤:“侯爷。”
他转头,又一次见到那抹绿衣,和像极了季允的脸。
“侯爷要见季将军,也不急于一时,今日暂且歇下吧,奴家服侍侯爷歇息。”
那人柔柔笑着,锁骨上有一颗显眼的黑痣。虽然五官肖似季允,却全无那股疯劲,反而有种治愈的亲切感。
分明是讨人喜欢的模样,配上大反派的脸,程放鹤只觉得瘆得慌。而且,府上的杂役随从都是自称“属下”,“奴家”是什么鬼?!
“你是……”
“奴家纪柳,”绿衣青年替程放鹤加了一件披风,自然地挽起他手臂,“侯爷不记得奴家了?纪柳才是本名。”
程放鹤一脸懵逼,纪柳?这谁?
难道是原身的什么故交?看这亲昵的态度,青梅竹马?
想至此,程放鹤立即身子一歪,无力地扶住额头,“本侯……头有点疼,先回去了。”
“那奴家扶着侯爷?给您叫个大夫?”
“不用,本侯看见人就头疼!”
他一路扶额,摇摇晃晃回到无心阁,收好虚弱的表情,着人把魏清叫来。
魏清还留在将军府,主要因为他熟悉府上事务,季允虽然不安排他贴身伺候程放鹤,却没不许他们见面。
程放鹤直接问:“你认得纪柳么?一个长得和季允很像的人。”
魏清自幼在临川侯府伺候,应当认识原身的故人。可他却说:“属下没听过。与季公子相像之人,属下只在您的后院里见过。”
“后院?之前遣散他们时,有个没让咱们送的夏人,叫……”
“柳公子!”
魏清压低话音:“后院里的确住进来一位公子,季将军安排的,没经属下的手,保不齐就是……别说什么纪柳,姓纪的人,属下一个也没见过。”
这话提醒了程放鹤,他也没见过姓纪的人,除了……那个他自己编出来的纪垂碧。
当时他照着季允编替身人设,把百家姓捋了一遍,只有“纪”能整个谐音。至于名字就无所谓了,反正是他随口吹逼吹出来的替身,干脆就叫“垂碧”,再穿个绿衣服,正好。
纪柳——万条垂下绿丝绦,可不就是“垂碧”么!
胡编出来的人设居然真的出现在面前,程放鹤第一个抓着魏清问罪:“纪柳是不是你弄来的?当初那幅绿衣公子的画是谁作的,经了谁的手?”
魏清委屈,“属下根本没听过此人,画是南风馆的画师所作,可画上只有人像,没有名字啊!”
程放鹤这才想起,纪垂碧这个名字的确是他拿到画像后,自己再题的。
至于锁骨上的痣,那是他题字时不小心落了一滴墨,恰好滴在人脖颈下。他懒得重画,索性就当成一颗痣。
没想到,还真有锁骨有痣的人找上门来?
魏清继续道:“季公子,那什么,那夜……收拾书房内室时,是有几个杂役见过画像,可他们也不大识字。画都脏成了那样,谁去看字呢。收拾出的东西直接就扔掉,也不会让后院的人瞧见呀!”
仔细想想是这么个道理,能看到画像的人的确有限。而且现在他程放鹤毫无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