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8
估计还是要吃奶粉,一家四口,吃穿住行,哪怕工资够花,手头也会变得拮据。
手头一拮据,心里就容易有想法,继而引起矛盾。
如果老二考上大学后,能继续领工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程树伟也有些心动,但又有些迟疑:“你们上大学的政策,跟他们工农兵大学生会一样吗?”
“我也不太确定,但我是这么想的,政策变了,上大学肯定需要家里人供,可要是政策没变,二哥站好最后一班岗,考上大学以后领工资也能不心虚,你们说是不是?”
“理是这个理……”王秋梅被说服了,“但要是考不上……”
“他一没请假二没辞职,考不上工作还在,王主任也不会对他有意见,他还能继续努力换工作……”程蔓像是刚想起来,哦了声说,“你们还能给他介绍对象,复习一年连个中专都考不上,我想他也没脸再拒绝相亲,二哥你说是吧?”
程亮:“……”
他能说什么?当然是点头说是啊。
虽然恢复高考的通知下来后,王秋梅有点头脑发热,对程亮抱有很高的期待,但听完兄妹俩的话,她不得不承认他们考虑得比她更全面,也更实际。
她是盼着儿子考上,可要是真考不上,这日子肯定还得过下去,不能冲动之下把后路给断了。
王秋梅沉吟道:“你不想请假就算了,但这一个多月你必须得绷紧神经,好好复习,考不上就给我相亲去,知道吗?”
程亮:“知道了。”
母子达成一致,时间也快到四点了,程亮赶着上班,带上课本和习题集又出门了。
几乎程亮前脚走,程进和罗文欣就回来了。
因为伙食不错,怀孕后罗文欣脸庞圆了不少,不过她眼睛大,长胖了也不丑,老一辈说起来还总夸她长得有福气。
因为检查结果良好,罗文欣心情很不错,进院子时脸上挂着笑,等看到程蔓和陆平洲,脸上笑容更浓。
倒不是他们关系有多好,而是程亮和陆平洲回来从来不空手。
程蔓刚结婚那会买东西回来,罗文欣的心情总是很复杂,一方面她带回来的东西,他们一家子多多少少能沾光分一点,一方面又心虚,怕被比下去。
但可能是时间长了,罗文欣已经习惯,歇了比较的心思,也可能是不管钱了,给不给公婆买东西她说了不算。
现在程蔓夫妻再提东西回来,罗文欣心里高兴更多。
打过招呼,得知检查结果良好,王秋梅脸色也松快不少,问她累不累,累了就回去休息。
罗文欣的确累了,但更关心程蔓他们回来的原因,便撒谎说不累,坐下听他们聊天。只是听了半天,也没听他们聊高考的事,不得不主动开口问:“你们听说恢复高考的消息了吗?”
程蔓知道这话是问她的,点头说:“听说了。”
罗文欣继续问:“你要参加高考吗?”
“嗯,我打算参加。”
罗文欣不意外程蔓的回答,她跟程亮提前大半年复习的事瞒得住别人,却瞒不住她这个当大嫂的。
她也不在意程蔓参不参加高考,虽然她觉得没必要,但也知道小姑子主意大,她左右不了她。
她在意的是小叔子,却又不好问得太直接,只佯装感慨道:“真好,你和二弟都能参加高考。”
程蔓微笑着说:“你和大哥也没到年纪,想参加也可以报名。”
可能恢复高考这件事,程蔓并没有瞒着程进夫妻,只是两人对此将信将疑,没有像程亮那样狠下心来复习。
当然程进也没有考大学的想法,他不像二弟读书晚,也不像小妹年纪小,是实实在在离开学校十年了,初中学过的东西基本已经忘光。
更重要的是他既不像二弟没结婚,也不像小妹不用负担家庭,他有妻有子,工资占家庭收入的大头。
更不要说他媳妇怀上了老二,预计年前生产……一家四口,负担只会更重。
这种情况下就算能考上,他也要掂量要不要去上大学。
被程蔓提及的程进摆手说道:“我还是算了,没这个能耐,也没这个想法,我觉得现在这样就挺好。”
程蔓又看向罗文欣:“那大嫂呢?”
“我?”罗文欣指向自己,干笑道,“我怀着孩子怎么参加高考?而且我读书那会成绩不太好,还是算了吧。”
程蔓哦了声,语气淡淡道:“刚才大嫂那么感慨,我还以为你是后悔了,既然没有就算了。”
说完程蔓不再搭理罗文欣,侧过头轻声跟陆平洲交谈起来。
作者有话说:
二更合一,有红包,明天见……
第49章 高考前
◎像我这样的男人,确实不多了。◎
程蔓和陆平洲没料错, 开会那晚报名参加学习小组的军嫂有七八十人,可到周一晚上正式复习时,来的人不足五十。
没来的那二三十人, 要么过了头脑发热的阶段,要么有其他原因, 都处于已经放弃高考, 或者犹豫是否要参加高考的阶段。
她们自己那么快放弃,程蔓自然不会苦口婆心地去劝,第一天点完名后,先询问各人的基础, 并帮助他们制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
参加学习小组的这五十人,上过高中的并不多,两只手就能数的过来。
而上过高中的三分之二都在军区小学当老师, 虽然教的是小学生,但基础相对扎实。此外这些人还有个共同点,都是在大运动前上的初中,甚至是高中。
没进军区小学的年纪则相对小一些, 基本都是大运动开始后上的初中高中,情况跟程亮差不多, 学历听起来都不低, 但基础很薄弱。
因为她们做的都是文职工作, 所以语文政治都过得去, 其他科目则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
剩下的军嫂学历都是初中及以下, 这个以下包括初中任意阶段辍学, 以及小学学历。
别觉得上过初中辍学的, 基础肯定比小学毕业强, 虽然理论上是这样, 但实际上她们的文化水平可能半斤八两。
虽然程蔓觉得她们参加高考大概率会陪跑,但她没有给人泼凉水,而是分批制定了学习计划。
基础好的自由复习,有问题可以相互讨论;基础中不溜的,复习擅长科目的同时,还要针对薄弱科目重点复习,能抢一分是一分。
至于那些基础非常差的,什么都不用说了,抱着书死记硬背吧。
这天晚上的复习时间,程蔓基本没有看书,一直在帮人制定学习计划。
但好心不一定能换来好报,有个军嫂是初中毕业,经过交谈被程蔓划到了中不溜那一拨。
结果后面复习过程中,程蔓发现她初中可能是混过去的,基础非常薄弱,建议她跟那些基础差的军嫂一样抱着书死记硬背。
虽然程蔓觉得自己是为她好,也已经足够委婉,但对方仍觉得被冒犯,恼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