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
这个女儿换点什么的想法的梦,那纯粹是瞎扯淡。虽然他自家条件在那里摆着,但又不耽误他
做一做凭着女儿一朝腾飞的白日梦。万一成了呢?毕竟自家白露真是一个特别特别好的女孩儿,被贵人看上,那是多么正常的事。
但如照水娴花一般的贵女,明显不是个轻软的小白兔。
小白兔似的闺女一朝变成谋定后动的大老虎,他心里的那点子心思就立马掐灭了。女儿毕竟是亲生的,疼了十几年也不是假的,能换点什么最好,要是不能换,那也没什么。
而且,这老虎现在看着还没吃人,但老虎就是老虎,尤其是母老虎,一个闹不好,可是会反噬的,这个反噬,包括她的夫家和娘家。
姚县令从来就不小看女人,尤其是自己一手教大的女儿,她有多少本事,他只会往高出想,不会自欺欺人的看低她。
因此,姚县令决定尊重女儿的选择。
但要是在栎阳按白露的标准找这样一户人家,还真有点困难。
正在姚县令对着户籍簿子翻看的时候,秦大母带着秦川上门了。
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秦川啊,那不正是上天特地为自家好女准备的夫婿吗?
秦川就不用说了,小伙子年轻,身体肯定没问题,长得也白净精神,身上也没有异味——嗯,只这一点,白露肯定喜欢的——虽然没有爵位,这个可以商量,毕竟被没傅籍呢,没有上战场,自然没有爵位,但家财万贯,田亩不缺,日常生活过日子上也精致的很,吃的喝的非常讲究,这一点已经被多次证实过了,很符合自家“吹毛求疵”闺女的生活习性。
秦家在乡里也是有名的和善人家,这一点,他早就知道了,还亲自去西乡秦家表彰过呢。
秦家名声好,这多亏了秦家两位妇人的经营。人家既然要经营和善的好名声,那么,她们两人就得首先做到对外人、对自家和善,否则,不能服众,很容易被揭穿。
和善好啊,舅姑和善,自家女儿才能过的顺心。
而且的而且,秦家还有一个很能拿的出手的姓氏,嬴姓。
国姓啊,这下面子是有了。
至于秦川这个孩子,这不秦家自己送机会上门来了吗?
奶烙,要是往军资方面运作,说不定能赐爵呢。
这下里子也有了。
姚县令一边让人去叫就住在后院的白露出来偷偷看人,一边跟秦大母寒暄,等到白露那边透露出“可”的信息之后,姚县令当场就提出了联姻的想法。
所以说,秦家猜测的姚家与自家联姻,“定是有姚县令自己的想法”,对也不对。
姚县令确实有自己的想法,没错,但他的想法就真的只是想给自家女儿找一个合心意的夫婿、呃、夫家。!
第27章 桃花露
白露很喜欢秦家拧成一股绳过日子的氛围,而且生机勃勃,一看就是家族中兴,家势上升的势头。
白露比姚县令认为的更早的注意到秦家,嗯,是从腌鸭蛋开始的。
秦家在乡里出名,是因为发酵软饼,但这更多的是在一般的百姓之家以及贫民之中更出名一些,在像他们家这样的贵族家里,其实用麦子磨成细粉做成的吃食很多,比如面叶子汤,比如面疙瘩汤,比如油饼......
多一个软饼不多,少一个软饼不少。
不过,软饼更软,也容易克化,倒是很讨老年人喜欢。
白露的大父和大母就很喜欢。
白露真正对秦家好奇起来,是因为秦家去年,用鸭蛋缴税。
这可真稀罕啊,她只见过用粮食和牲畜缴税的,还没见过用蛋交牲畜税的,而且,她的县令老父还同意了。
哦,老爹同意是因为,这鸭蛋可以腌着吃,放在盐缸里,能保存至少一年以上。
若是真的,腌蛋的确是个好东西。
白露开始学习如何腌蛋,以及,召集小伙伴们开展腌蛋大赛,比一比谁腌出来的蛋更美味。
哈哈,这可比谁绣出来的花更好看有意思多了。
秦国官吏的俸禄,是从税收中来的。据她所知,一直到现在,栎阳中层以上官吏的俸禄中,每月就有二十个生蛋和二十个腌蛋作为俸禄发放,为此,每月很是省下一笔粮食出来。
能省出粮食来,就是作为县令有功的政绩之一了,报到咸阳那边,倍儿有面子。
她想,这个条规,只要秦家还能用蛋缴税,应该就能继续下去。
然后就是豆芽和豆浆,据说是从西乡蒿里那边的人家传出来的。没有什么郑重其事的宣传,就是蒿里的妇人回娘家的时候、跟住在别的里的亲戚吹牛的时候、来都乡买卖的时候,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出来的。
白露一听说是西乡那边传出来的,立马照着法子叫家里的人做来吃吃看,嗯,果然,吃着喝着别有风味。
然后,就是各种腌制的咸菜。咸菜之名也是西乡那边传出来的,做法比做醯(xi酸味、醋)要更繁杂一些,她吃着,也要比醯更有滋味一些。
这种咸菜是用葑(青白菜)、萝菔(萝卜)、葵等这些秋冬蔬菜腌制成的。腌制之前,要先挑一个阳光晴朗的天气,用开水过一下菜蔬,过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菜蔬就熟了,容易腌臭,时间也不能太短,否则菜蔬还带着生与涩,既不入味,口感也差,这一个过菜蔬的关窍,很能考验一个人是否心灵手巧。
还要用开水烫一下腌菜的罐子。
就是吧,这个过程颇有些费柴。
过好了菜蔬,放在箩筐上晒一下,然后一层青盐,一层菜蔬的往上码,码上一缸之后,用黄泥密封起来,等到冬日下霜或者下雪的时候,就可以盛出来吃了。
这是菜蔬叶类咸菜,还有一种根茎咸菜,是用葱段、姜片、瓜条、茱萸、煮熟的黄豆、青盐等一起腌制成的,她腌制的时候,突发奇想的放了一碗醯,腌出来后那味道,下饭无比,至少她大母每餐都少不了它。
再然后,就是酸奶和奶烙了,以及,父亲让人来问,她觉着秦家小君子如何?她可看中了?
秦家小君子如何,她没太注意,她只看了一眼,留下一个乖巧少年的印象就过去了,倒是秦大母,隔着窗格,她好好的观察了一下。
这是一个理智的老妇人,坐的腰板笔直,头发梳的一丝不苟,说话条理清晰,不疾不徐,一看就是发号施令惯了的人。
但她眼睛并不浑浊,眼神清明,看自家孙儿的神情分外慈祥。她的身边跟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翁,一看就是积年的老仆,他说话很有分量,颇知礼仪,能言善道。
一看就是很有底蕴的人家。
答不答应?
答应啊,为什么不答应?即便现在秦家家底薄一些,她嫁过去,有了姚家在都邑的人脉,也能快速积累起大量的财富。
秦家妇人掌家,她以后,也应该能掌家,手握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