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
的差不多的味道,应该是蒸馏水居多,酒精所剩无几了。
就按照这个法子,秦鱼又把昨日从里典家里换来的一小瓮酒给蒸了。据换回酒的力所说,这一小瓮酒,是用麦子和蜂蜜酿成的,闻着酒味确实浓厚一些,蒸出来的白酒,味道更刺鼻一些,酒精的浓度,应该要更高一些。
忙活了一上午,所有人都满头大汗,既是靠在火堆旁边烤的,也是激动兴奋的。
这就是小主人想要的酒吗?光闻着,就要醉过去了。怪不得昨天小主人那样的生气跟失望,昨天的那三罐子水,那哪里能称作酒呢?明明是水啊!
今天围观蒸馏果酒的的人,只有秦鱼、烟、轮和壮几个,其他的都被秦鱼关在了门外头。
咳,他一开始是为了怕继续丢面子,现在嘛,就是为了保密了。
等收集完一小罐白酒,一小罐纯度比较高的果酒之后,秦鱼就让众人收摊,他让轮把铜盖拿回去继续改良,或者试着做一个铜罐和盖子、管道一套的器皿出来,要求就是密封性要好。
轮在一边从头看到尾,深深震撼秦鱼的奇思妙想之后,心里升起一股浓烈的兴奋感,她对这个蒸酒的器具非常感兴趣,并且预感了它的不平凡。
轮深深的蹲了下去,郑重行礼道:“唯。”
鸳媪看了一眼这个声音好听的蒙面女,只有一瞬的好奇,然后就去问秦鱼:“剩下的这些...水,要怎么处理呢?”
秦鱼道:“味道淡薄的酒水,留着等大母她们回来的时候再做处置,剩下的,倒掉吧。”
鸳媪有些舍不得,秦鱼叹道:“精华既然取出来了,剩下的就是无用的糟粕,要是拿来吃了用了,未必是好事,丢了吧。”
鸳媪则道:“既然不给人吃,拿去喂鸡鸭吧?看看它们吃了会如何?”丢了多么可惜,毕竟曾经是给人喝的呢。
秦鱼无可无不可,只要不进了人的嘴,给吃出问题来,其他的他都无所谓的。
烟敬畏的看着案几上放着的两个只有拳头大小的罐子,问秦鱼:“鱼,这就是酒的精华了吗?是不是只有大王和神明才能喝啊?”
秦鱼哼道:“你要是想喝,我也可以给你。”
烟眼睛都亮了:“真的吗?”说完,亮度又暗淡下去,感叹道:“还是算了,这样大的罐子,装了至少五斤的酒,才蒸出这一小罐子酒华,恐怕都没有三两吧?这样珍贵的宝物,奴可享用不了。”
被秦鱼特地点来给他们几个干重活的壮使劲的点头附和烟得话。他早就被秦鱼给震撼的要傻了,到现在,他的心脏还在咚咚咚大声的跳个不停呢。这简直是神迹,是比点豆花还要神奇的神迹啊!
秦鱼不管壮的反应,他只是叹息,可不是珍贵吗?
几乎二十比一的出酒率,酒的浓度也就那样,这时代所谓酒的酒精含量,到底得有多低啊。
当然,也有可能是蒸馏器具的锅,毕竟,他们这个是简易版的蒸馏皿,蒸馏不出高浓度的烈酒。
蒸馏器皿还需要继续改良。
不过,以现在的条件,蒸酒效率低,蒸花露,效率该足够了吧?!
第36章 公孙氏
秦家开始在西乡以及周围的乡里收购酒水。
没有一个人多心秦家这是要做什么,秦家宗子要娶妻了,娶的还是他们栎阳原县令的嫡长女,秦家大张旗鼓的大肆收购酒水,不是为了宴请,还是为了什么?
置办酒水,这是一件多么正常的事情。
很多人家都愿意卖酒水给秦家,有光明正大的,自然有偷偷摸摸的。
秦国国策是禁止用粮食酿酒。但禁令嘛,就是用来打破的。这里是栎阳,秦国曾经的都城,老牌权贵富户无处不在,更妙的是这里还产麦,他们每年自家田里产的麦,多的吃不完,卖也不敢卖,怕被当做奸细抓起来,倒是可以存放起来的,但粮食存的多了,也犯愁呢,都喂了硕鼠了。至于分给贫民和奴隶,嚯,老兄你脑子没问题吧?说啥疯话呢!
粮食多的吃不完,那就酿酒吧。光明正大可是不敢,但关起门来,谁知道你家酿酒了?
酿好的酒水,只要他们不卖去咸阳,不对外大肆宣扬,不被人举报,谁知道他们家有多少酒水,这些酒水从哪里来的?
至于为何是偷偷摸摸的卖给秦家,咳,这不,他们从栎阳都邑刚得到的消息,说秦家有仙露,有美味,哦,还有一种新式的舂米工具,能用最少的力气舂最多的米,这不,夏收马上就要到了,谁家会嫌这样好用的舂米工具多呢?
于是,他们让仆人们带着美酒,或亲自上门,或派家臣上门来送美酒来了。
招待这些乡间“宿老”们,秦母不敢大意,特地亲自上门,去请里典来作陪,招待宾客。
来秦家的这些“宿老”们,早就打听好秦家来历,以及他们家有几口人了,知道现如今,在家的只有一个寡妇,一个十多岁的少年和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能做主的一老一少,都在都邑还没回家呢。因此,他们此次上门,虽然做足了礼数,但说要是没点占便宜打秋风套话的心思,说出来他们自己都不相信。
但他们明显失算了,秦家确实是孤儿寡母,但秦家所住的蒿里可是有里典的。在秦国,法律严苛,但严苛的同时,也保护了孤苦无依的弱小不受欺凌。据秦鱼所知的,在西乡,每一个里里的孤儿寡母都是里典们关注的重点对象,一个是为了治安,这些弱势
群体是最容易出事的一波人,保护好他们,就是维护好了一个里的治安,这就能算作功绩。一个是为了帮扶,要是这家男人死在战场上,还是带着军功爵死的,那么这个里的里典,是有义务保证这家人能如实拿到这家男人的所有赏赐和遗产,以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护着他们家小不受欺负的。
这勉强算是秦国军功爵里的一个隐形福利吧。
秦家两个都占了,而且,秦家积极造福乡里,既有仁善的名头,也有立功的好处,里典不时刻注意他们家,那才怪了。
跟何况,蒿里的里典,跟秦家的孩子们,可是有正经的师生关系的。
家里大人不在的时候,由老师出面待客,是多么郑重且正常的事情啊。一点都不失礼。
蒿里的里典对这些人上秦家门来的目的也是门儿清,秦母就是不去请他,他也会不请自到的。
今日上秦家门的这一群人,是北乡的宿老和闾右们,以公孙家的长孙公孙棠棣为首。
这群人来的时候,里典带着秦峦和秦鱼等在大门外亲迎。客人们停车在门口前的空地上,下车之后,为首的一个弱冠青年见了里典便疾步上前,面带喜色,拱手便拜倒在地,口称:“见过叔父,叔父一向可好?”
秦峦和秦鱼兄弟两个面面相觑,这是弄哪样?他们居然是认识的吗?
里典捋着胡子笑呵呵:“你也好。你父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