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4
道你愿意找个这样的男人?”
萝谷笑的直打滚:“自然,自然是不愿意的,噗噗,只是,你也不用说的这么直白吧?”
嬿女:“......话总是要先说清楚的嘛......”
过了几日,学宫中给嬿女下了聘书,聘任她为代课教授,教导一些初来学宫求学的学子们。
嬿女顺利辞去女官职位,回到学宫另谋出路。
因为她是韩女,又跟韩国公主在宫中一起相处过,是以她虽然离宫,但理所当然的跟韩国公主走的很亲近。
这日,嬿女又逃媒官逃到韩国公主那里去,韩国公主笑道:“你这样逃来逃去的也不是个事,不如我在韩国那边给你寻个好人家,放心,绝对亏不了你的。”
嬿女忙拒绝:“可别,您是知道我的志向的,我若是真嫁了哪个韩人,估计公主就用不上我了。”
韩国公主:倒也不用说的那么直白。
嬿女好奇的问韩国公主:“公主就没有臣这方面的烦恼吗?”
韩国公主敛眉不语,就当嬿女以为她不会回答的时候,就听她道:“我乃是韩国送来秦国的公主,只有嫁给秦王的份。”
嬿女却是不以为然道:“公主这就想岔了,当初安平侯让公主在咸阳自由生活,自由婚嫁,那就是允了公主自由选择自己人生的意思。依我看,秦王,并不是个好选择。”
韩国公主正色道:“我是韩国的公主,自然要为母国做些什么。”
嬿女忙道:“我不是说不让公主为母国操心的意思,我是说,为韩国好,并不一定非要嫁给秦王啊。”
韩国公主拧眉:“你什么意思?”
嬿女:“六国所有的公主贵女都盯着秦王呢,就是公主最后得偿所愿,那也不过是众多公主中的一个,没甚稀奇的,但若是嫁给公子成蛟就不一样了。”
韩国公主惊讶:“嫁给成蛟?”
嬿女笑道:“是啊,成蛟可是秦王唯一的弟弟,他对这个弟弟的疼爱想必您也看到了吧?”
韩国公主:“可是,成蛟是华阳太后所养,他身后有楚人......”
嬿女:“可是,大王却是未必希望公子成蛟身后只有楚人啊,若是公主能嫁给成蛟,想来是能从秦王那里得些助力的,而且,您若是为秦王制衡华阳太后,算不算是有功?秦国有功必赏,公主有功,自然也该要赏的。”
韩国公主眼睛越听越亮,不住的点头,道:“不错,如果我有功,在秦王那里为韩国求些好处......”
嬿女接口道:“秦王定会考虑的,至少不会直接拒绝。”
韩国公主长舒一口气,对嬿女道:“容我再考虑考虑。”
嬿女知道她要去找韩非商议,也就不再多说什么,继续她的助教生活。
远在楚国战场的秦鱼可不知道,在他不在的日子里,咸阳城中暗潮汹涌,每一个人都在其中扮演者不可缺少的角色,推动着权利这个香饵四处游走,散播诱惑,助长野望。
而在这一次一次明里暗里的博弈中,秦王政正在以不可估量的速度成长着,最终成为掌握权利、决定权利的那一个。!
第224章 蒙嫣和
秦鱼在清阳邑屯兵已经超过一个多月了。
清阳邑在淮水下游以北,西面是大洪泽(洪泽湖),东面是水面宽阔的汤汤淮水,一直奔流入黄海。
淮水下游这一带,以大洪泽为界,大洪泽东面河川水流纵横,是个实打实的水乡,遍布九夷部落,大洪泽以西,就是楚国腹地了。
秦鱼选择屯兵清阳,而不是更靠近楚国的钟离,是因为他要在此督修邗沟,让淮水和江水勾连起来,便于将南面粮草北运。
海运用时太长,装卸也麻烦,不如漕运便捷。
邗沟一直在断断续续的修建,不是不能加快修建进度,而是实在快不了。因为邗沟沿途串联了许多的湖泊、河流以及湿地,在丰水期去修渠,那就是直接拿命去填,填了也修不了,是以只能在枯水期修,修一天停两天,因为要等湿地的水向新挖出来的沟里排的差不多了,才能继续修。
是以,秦国虽然一直在九夷耗费财力组织当地人力修渠,但修了好几年,也只能这里挖一段,那里挖一段,优先供给人口聚集量多的区域安居搞生产建设,至于无人居住之地,只能先放着了。
秦鱼在攻下东夷越之后,他就马不停蹄的继续率兵北上去攻打九夷了。
攻打九夷几乎没有费多少力气,因为秦国几年如一日的修建邗沟和水蛊药的扩散,让九夷的百姓们自然而然的归顺了秦国。
光归顺了还不行,归顺容易治理难,只有秦国的政令在此地通达,九夷才能算是真正的纳入秦国政权之内。
而这个政令通达,靠的就是道路了,不管是陆路还是水路,都必须将九夷和东夷越的道路打通。
天公作美,今年九夷地少雨,比往年更早的进入了枯水期,秦鱼又带着正规十万秦军和拼拼凑凑的另外十万夷越大军,粮草也是源源不断的从东夷越和东瓯越、闽越送来,人力不缺,粮草不缺,正好将邗沟全线疏通一遍,将淮水和江水勾连起来。
秦鱼在九夷屯兵,楚国那边如临大敌,但楚国主力战场在更北的河间地,要想对战南面的秦鱼大军,就只能继续征召楚地封君,让他们带着大军去攻打秦鱼。
聚集军队是需要时间的,而且秦鱼只是屯兵,而且他
让军卒都去修河去了,一点都不着急进攻,那么这个封君响应楚王征召的速度还要再打一回折扣。
你兵都来了,又不是没了那个邗沟就不能打,你不去征战,居然停下来修大沟,你咋想的?
搞不懂!
但这与楚国是有好处的,长时间的备战总比仓促备战要更有胜算一些。
秦鱼怎么想?
秦鱼当然是在等蒙嫣和回来啊!
蒙嫣和是在台风之前半个月送流放的公子缯一行去瀛洲岛的,一去一回也就是小一旬的功夫,压根不会遇上台风。
但,在瀛洲岛上驻扎的秦人发现了金矿。
瀛洲岛是个大岛,既然发现了,自然要在上面好好探索一番,加之这岛的沿海渔产、植被特别丰富,土地也相当肥沃,还发现了许多秦国本土没有的水果......是以,蒙嫣和在第一年发现了这个大岛之后,就回去运来了更多的百姓、工匠和隶臣妾来此修建港口,打算将这里经营成秦国在海上的一个产粮大地。
随着对瀛洲岛更深入的探索,秦人在这里不仅发现了铜矿,还发现了藏量非常丰富的银矿,今年又发现了金矿,这容不得蒙嫣和轻忽,她只是按照以往的经验在岛上多待了几日,想着等台风来之前赶回东夷越就可以了,谁能想到今年台风会提前了很多天呢?
海上风浪翻上了天,这个时候出海那就是自杀,是以蒙嫣和不得不留在岛上,等到台风季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