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
年从来没提过钱,不像一些人,开口动辄几个亿的项目……
而现在,她要跟他谈钱这么俗气的东西,瞬间,姜予觉得自己像一个小矮人。
徐斯年坐在距离她仅半米远的地方,喝过酒的脸色不红反而更加显白,唇角的笑意挂着,灼灼目光回看姜予。
喝过酒的嗓音越发低醇磁性:“你是不是有话要跟我说。”
姜予觉得窘迫极了,点了点头。
“跟我说话,不用忌讳什么。”他像是在鼓励她。
姜予只好艰难开口:“明天老师傅过来,是先看看,还是直接修?”
他执起茶杯,品着碧螺春:“先查看一下情况,再制定修理方案,约时间来修……估计没这么快,老匠人很忙的。”
姜予道无比难为情地说:“我只有一万多的预算,不知道够不够……”
他轻呵一声,止住了姜予的话:“人是我请的,你不用管这个。”
“那怎么行。”姜予摇头,“我是这个园林的主人,于情于理都得由我付。”
徐斯年看了她一眼:“既然你是园林的主人,那么有什么事,吩咐我们去做就行了,哪里能自己操心。”
姜予呆了呆,险些被他带笑的眼神拐跑。
“你是客人,又不是仆人,这是偷换概念。”
这人有八百个心眼子,一不小心就把人忽悠住,姜予不知道该怎么回他的话,只好任性地道:“要是你来出钱,那我就不修了。”
徐斯年盯着她略微生气的神情,像是败下阵来,用商量的口吻说:“先明天让老匠人看看吧,也许只是一两处榫卯部件出了问题,三两下就修好了,花费不了多少钱。”
“那好吧。”
二人突然静默起来,寒凉空气中带着几分凝固。
“总觉得你对我,”徐斯年的气息微叹,“有些生分。”
姜予:“……”
“其实你不用这么疏远我……”他的声音越发低沉,“我对自己看重的人,即使送房送车也不算什么,何况只是修个亭子。”
姜予一时语塞。良久,她回应的声音有些轻:“我知道你不在乎金钱。但我本来就打算工作后慢慢赚钱,修缮好这座园子的。”
“我并非是要跟你谈金钱。”他有些气不打一处来,“我说的是……”
他停了下来,似乎在思考用哪个词比较合适,喉结不由自主地上下滑动了一下。
伴随着冬夜的风,“感情”两个字吹进了姜予的耳朵。
感情???他不是要谈钱,而是说感情???
姜予凭空咽了咽,一时有些呆怔,抬眸看他。
撞上他热切难挡的目光,吓得她心头一跳,赶紧把视线转移到了那壶碧螺春上。
很快,姜予换个角度理解了一下,他说的应该是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感情,不是男女之情。
“哦,”姜予怔怔道,“谈钱是很伤感情。”
哎,她好像把天聊死了……
徐斯年换了一种思路,问:“你是不是对别人展现的善意、好意,容易产生抗拒,如果接受的话,会觉得欠了别人的?”
姜予不解道:“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他调整了一下坐姿,倒了杯茶,像是妥协了一般,凑近了一些,递给姜予:“不用觉得我对你好,你就亏欠了我什么。我早就说过,你值得这些好东西。”
姜予接过茶杯,看向近在咫尺的这张脸:“你怎么知道我值得。”
徐斯年目不转睛盯着她:“明明只有一把伞,却把伞送给一个陌生路人,自己淋雨,这个理由足够了。”
“……”
“何况我答应过好好照顾你,难道你希望Martin明年见到你时,发现我并没有把你照顾好吗?”
姜予哑口无言。
正要说点儿什么时,张齐走了过来,看到两个人靠得这么近,赶忙止住脚步,打算往后退。
徐斯年却站起了身:“张齐,把桌子收拾好,我们准备走了。”
“好的。”
……
后来,姜予说:“我送你们。”
“不用了,园子没有灯,你到了门口,我还得担心你回来。”
“呃……门得从里面关。”姜予囧道,“而且有手电筒。”
“手电筒……”徐斯年笑了一声,“那好吧。”
姜予拿了一个大功率的手电筒出来,白炽明亮的光照着他们走出园子,徐斯年没来由地发笑,语气有些诙谐:“总觉得,你应该提一盏灯笼照明,这样更有意境。”
姜予也知道这个手电筒太夸张了些,毫无半分气质。
“其实有灯笼,是我买来凹造型的,只是LED灯坏掉了。”
“……”
*
把他们送到园门外,姜予闩好门再回起居室。
姆妈今晚也睡在这里,问道:“囡囡,这个徐先生很照顾你啊?”
“……他是个好人,之前我生病,在他家里调养了几天,他确实很照顾我。”
“怪不得,螃蟹都帮你弄开,亲自给你撩蟹黄吃。”
“他也给你开蟹壳了呀。”
“那不一样。”
刚才吃饭的时候,徐斯年确实对姜予很照顾,但是姜予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毕竟之前住在他家,他也无微不至,夹菜是稀松平常的事。
只是躺在床上,姜予有些睡不着,想起刚才他说的那些话。
“不是说金钱,而是说感情……他看重的人,送房子车子也不算什么……”
是不是说明他以前送过?
是送给女孩子么?
不对不对,送女孩子也很正常吧。
……
第11章 老板竟是徐斯年!
昨晚道别时,徐斯年说:“老匠人下午两点半才到篱园,不如你上午带我们去尝尝苏城面,再逛逛大街小巷。”
姜予欣然答应。
现在是早上九点,姜予认真道:“事先说好哦,我请你们去一个地方吃本地特色早餐,你们不许跟我抢着买单。”
徐斯年笑:“行啊,你是篱园主人,我们是客人,都听你的。”
去的是一家当地人都爱去的餐厅。
入座后,姜予看着餐牌,像个导游一样介绍:“苏城人爱吃面,吃面的讲究也比较多,蟹黄面是最多人点的,但昨天吃了螃蟹,今天点个三虾面怎么样?”
徐斯年点头:“可以,你来安排就好。”
“还有灌汤包、糯米烧卖、生煎包、馄饨……”
虽然可能吃不完,但是总觉得不点一桌,不好意思请客。
服务员过来后,姜予吩咐:“面要过桥,汤要宽汤,汤上加点青,葱花就好。”
徐斯年笑眼眯眯:“这是什么说法?”
姜予解释:“过桥是指面和浇头分开,宽汤是多加面汤,紧汤是少加面汤,青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