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5
婆婆实在忍不住:“回头买个手电筒吧,花不了多少钱。”
真是的,头次见家里没手电筒的。
男人连连点头,等走了十多分钟,忽然莫名其妙说道:“婶子,等再见面的时候,定有厚报。”
李婆婆没放在心上,随意摆摆手。
再见面?
没错,是很快会再见面,等孩子满月的时候,要给她这个接生婆送红鸡蛋。
人上了年纪,不服老不行,李婆婆这会感觉有点疲惫,以至于没发现,怎么就忽然走到家门口了。
临走时,她特意开的院子灯还亮着。
没停电啊。
李婆婆有点疑惑,按理说,两个村子距离不远,应该用的同一条电缆,她打算客气几句,邀请男人喝口水再走,可一转身,男人没影了。
啥时候走的?
回到家,李婆婆下意识掏出刚才男人送的红包。
刚才暗暗捏了几下,应该有一千块。
然而,她掏出了一个黄表纸纸包!
死人用的那种黄表纸!
李婆婆打个哆嗦,一点点拆开黄表纸,果然,里面是一沓纸钱,带着铜钱花纹的纸钱!
无数被忽略的细节一点点出现。
李婆婆想起来了,从始至终,那个男人走路,一点声音也没.......
是飘着的。
她,她刚才给鬼接的生?
李婆婆知道,这个世界,有不干净的东西,但她给人接生,也算积德行善,这辈子走的直行得正,没做过什么亏心事。
给鬼接生就接生吧,而且对方一直客客气气,没有害她的意思。
李婆婆这样安慰着自己,然后,躺下没几分钟,诈尸般直挺挺坐了起来。
男人说:等再见面时还有厚报?
李婆婆无法淡定了,天一亮,立刻跑到土地庙,她不怎么信菩萨,感觉官太大了,管的人太多顾不过来,还是土地神好。
听着李婆婆祈求平安的祷告,梁景瑶默默叹口气,选择啥也没说。
一些事,还是不知道的好。
李婆婆只剩一年零三个月的寿命。
那对鬼夫妻,到时候会亲自相送。
龙哥下午两点才赶到,一夜过去,他肉眼可见的憔悴,脖子上的金链子似乎都黯淡了,见到梁景瑶,立刻双膝跪地连连磕头。
那个女鬼,又哭又嚎整整缠了他一晚上,直到天亮时分才离去。
而比这更可怕的,上面的人看到直播视频了,他差点没能脱身。
他知道,不管哪条路,他这辈子算完了,只希望,老母亲和儿子别受牵连。
梁景瑶没可怜他。
自作孽不可活。
这会知道母亲和儿子了?做坏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别人的母亲孩子?
不过,整件事情牵扯太大了,需要他这个直接证据。
确认他想好,梁景瑶直接联系特管局。
龙哥耷拉着头走了。
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即使检举有功。
——————
晚上八点,土地庙又来人了,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男人,一身得体西装,但面色极差,蜡黄,整个人看起来病恹恹的。
梁景瑶忍不住皱眉:妖气!
男人全身妖气缠绕,属于活人的气息弱的宛如风中残烛,再拖下去,估计最多还能活个两三年。
“大师,我姓赵,叫赵有福,是您的忠实粉丝。”男人打起精神,恭敬道,“我知道,您是有真本事的人,想请您帮我看看,身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牵扯到妖怪,事情就严重了,梁景瑶立刻查看往生录。
巧了,又是个自作孽不可活的。
梁景瑶淡淡道:“谢谢你的支持,哪里不舒服?”
赵有福丝毫不在意她的冷淡态度,他似乎有点站不住了,扶住墙壁,喘了口气才有气无力道:“大概两个月之前开始的吧,身体慢慢没力气,我去医院看过,医生说营养不良.......可我平常很注重饮食健康。”
他忍住没骂脏话。
以他的身价会营养不良?简直开玩笑。
“我吃了很多吃补品,人参什么的,吃完的确有点效果,最多持续两三天,到现在,上个楼都费力,感觉......感觉好像活不久了。”
梁景瑶笑笑:“你感觉到挺准的。”
自己感觉和别人说完全两个概念,尤其是梁景瑶。
赵有福大惊失色,身体晃了晃:“梁大师,您能看出我得的什么病吗?”
梁景瑶没回答,晾了他一会才慢悠悠道:“你既然看过我的直播,应该明白,在我这里没有秘密。”
赵有福自信道:“知道的,可我真的没做过坏事,您要不信,随便算。”
这点他敢发誓。
从小到现在,绝对没做过违法的事,甚至公司的税务都干干净净。
他坦诚直视梁景瑶,然后,想起这位大师报户口本的本事,忽然有点心虚,弱弱道:“除了,除了作风有点问题。”
梁景瑶简直无语:“你一个穷小子,靠着发妻才有了今天的地位,不怕遭报应吗?”
赵有福:“.......”
果然什么都能算出来!
他额头冒了层虚汗:“大,大师,您是说我的病,和外遇有关系?”
梁景瑶不耐烦瞥他一眼:“对,想活命,趁着我还有耐心,赶紧老老实实说。”
赵有福拚命点头。
父母去世的早,如今工作在另外一个城市,各种琐事缠身,别说父母了,经常忘记自己是谁。
几个月前,忽然梦到母亲,说太久没见到他,想他了。
赵有福醒来后哭了,他不孝,算起来,好像快二十年没给父母扫过墓了。
当天,他一个人驱车千里,回到那个快要变陌生的小村庄。
离开是少年,归来时人已中年。
赵有福在父母坟前痛痛快快哭了一场。
他不打算接走父母。
父母属于这片土地,城市,是异乡。
老宅子塌了大半,荒草长得别人还高,却依旧残留着儿时的点点记忆。
赵有福泪眼婆娑,仿佛看到了院子里蹦蹦跳跳的自己,还有面容模糊的父母,他含着泪,开始拔草,用养尊处优的手,一棵棵拔。
房子是那种早期的四合院,正对着四间的堂屋的,是类似棚的灶屋,没有门。
没有门,风吹日晒侵蚀,屋顶已经塌了。
赵有福拨开野草,哭的更厉害了,他看到了灶台上的那口大黑锅,以及旁边早已布满灰尘的瓶瓶罐罐。
甚至没塌的半边墙上,还贴着张斑驳的灶王爷神像。
只是,灶前没有了那张慈爱的笑脸。
这口黑铁大锅,曾经承载了他太多太多的欢乐,冬天的放学回来的时候,炉膛里永远有热乎乎、香喷喷的烤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