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4


既然如此,那就把银子拿去买麦麸,再送到灾区。”

施慈有些意外:“麦麸?”

喻沉神情严肃:“我问过小四——就是帮忙养孩子的那户人家的儿子——他说一斤粮食能换三斤麦麸呢。”

施慈盯着她:“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麦麸是拿来喂鸡喂鸭的东西,哪里是人吃的?”

喻沉低下头,她声音带着悲哀:“可是那些灾民,还算是人吗?”

“老师,我听他们说,他们啃草地,吃树皮,他们已经没有能吃的东西了,麦麸哪里是畜生吃的,那是救命的良药!”

“我知道这个提议肯定会引人争议,但是如今已经走投无路了,只有麦麸,那些蛀虫才不会贪污,他们看不上。”

“原本只能救一个人的粮食,换成能救三个人的麦麸,那些百姓只有活下来才有希望。”

喻沉虽然说得十分有条理,但是心中还是十分忐忑,生怕施慈否定她。

听她说完施慈沉默许久,终究抬手摸了摸她的头:“办法不错。”

喻沉眼睛一亮,猛地抬头:“老师!你也觉得是个好办法?!”

施慈点点头,又道:“那你准备如何实施呢?”

喻沉自信起来,眼睛亮晶晶的:“还请老师将张叔借我一用,我将字条送到户部尚书手中,他是个为国为民的清官,必然会想办法将粮食换成麦麸送到季州!”

施慈有些好奇:“你为何不直接去找皇帝呢?”

喻沉瑶瑶头:“父皇自觉是个明君,因为官员贪污本就心情不好,我若是向他进言,且不说我如何得到的消息,单单干涉朝政这点就会让我之前创造的大好局势毁于一旦。更何况,我若是说了,岂不是告诉他大家都知道他手底下有一大批贪官污吏了?这对我来说十分不利。”

“老师说过,关键时刻要明哲保身,若是自己深陷局中,又如何能救其他人呢?”

施慈见她想了这么多,欣慰地点点头。

看来这些日子没白教,她已经逐渐摸清楚了如何才能办实事。

但这些都是为臣之道,还不够。

-------------------------------------

这天夜晚,人形木偶悄无声息溜进了户部尚书家中,将喻沉仔细整理的赈灾办法放上了他的书桌。

同一时间,酣睡的户部尚书,梦中亲自往季州走了一趟……

不见识到灾民如何凄惨,他又如何会轻易同意喻沉的计划呢。

第219章 第二百一十九章 权势在手

众所周知,可怕的不是灾情,而是灾后的处理工作。

户部尚书按照喻沉的办法将米换成麦麸后果然顺利到达季州,没有任何人愿意侵吞不值钱的麦麸。

粮食问题解决了,可还有住处的问题,以及瘟疫发生后该如何处理。

喻梁在御书房关了小半个月还是没能想出法子,最后大手一挥,封了个钦差大臣,让他亲自前往处理诸多事宜。

知道季州贪官污吏众多,喻梁不愿意亲自动手,便赐下了尚方宝剑,允许他先斩后奏。

想要解决这场灾祸,钦差必定要是个刚正不阿之人,同时还要不畏强权,有扫荡一切的决心,只是这种人太难找。

好在喻沉亲自推了一个人出来,这也算是她在朝廷中植入的第一根属于自己的钉子。

这位钦差大臣名陈琅,还是前两年她和施慈在京城逛街的时候遇到的。

陈琅出身寒门,没有银子住客栈,被对头撺掇着店家赶了出来,只能卖书画为生,可惜来京城赶考的书生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他虽然有一身学识,但想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实在有些困难。

喻沉见他可怜,便出钱买了他的书画,还将他带到南街暂住,救他于水火。

陈琅并非因私废公之人,哪怕入了朝堂也不会因为喻沉的救命之恩便做出违背道义的事,但恰恰是他这种坚持本心的品质,叫喻沉十分欣赏。

当初助人不过是顺手而为,如今却让她在棋盘上下了一颗自己的棋。

喻沉并不知道自己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身为旁观者的施慈却看出她在有意靠近某个位置。

喻深打江山时抄家灭族得来的银子已经被喻梁挥霍得差不多了,陈琅前往季州必定会杀得个人头滚滚,抄家灭族得来的银子只要进了喻梁的手中,他必然会在诸位大臣的声讨中保住陈琅。

出身寒门又毫无根基,季州一趟必定会叫陈琅在朝中树敌无数,届时这把利刃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一个人。

他不得不成为一个纯臣。

喻梁不会放弃这么好用的一把刀,等这把刀为他带来足够的利益,他就更放不下了。

喻梁年纪大了,虽然有些昏庸,但他还是知道朝中众人各有心思,并非完全效忠于他,一旦他和那些人的利益有冲突,那些人必定会阳奉阴违。

朝中的贪官太多,但他已经老了,他这一生虽然没有什么功德,但也没铸成大错,喻梁不愿意自己临到老了还落得一个暴君的名头,清理贪官污吏的事就留给他的儿子们去做吧。

他纵使任性一些也无妨,朝中互相制衡,又无法对江山社稷产生威胁。

喻梁不知道的是他高估了他的儿子们,上行下效,自己都没有起到好的榜样,他的儿子们又怎么会是一个明君呢?

诸多内情按下不提,且说陈琅到了季州之后。

陈琅此人虽说出身低微,但毕竟是奉了皇命前来,手中又有尚方宝剑,季州大大小小的官员无一不忌惮他。

威逼者有之,利诱者有之,但陈琅都不为所动。

他在季州一待就是大半年,无数官员落马,那条利益链上不少人都被直接抄家。但同时,他也提拔了一批能用的人,一扫季州腐败之气。

灾情得到了有效遏制,可是决堤的河水要重修堤坝,为了避免再次发生洪灾,还要修新的水渠,在城亘根部开凿水口,将洪水加以引导远离城区,以及修筑蓄水池,以此停蓄雨水,使其不泛滥成灾。

这三种手段轮番上阵,方可保季州不再受洪水干扰。

这一次大雨之后河水决堤,不仅仅是因为堤坝年久失修,还因为此次的雨实在是太大了,河床太窄,不能及时将雨水引入湘水主干道,这才造成了一系列的灾祸。

但是想要重修堤坝、开凿水渠、修筑蓄水池,又哪里有那么容易?

这需要工部的人出手,绘制堪舆图,确定好方位,找到合适的位置再动工。

这场工程必然声势浩大,耗费人力、财力无数,只有皇帝亲自点头才行。

陈琅在当地找到负责修筑堤坝的官员才得知原来他的上峰为了多捞一些银子,朝廷每年拨下来的款都进入了私库中,这才导致堤坝如同纸糊的一般,连一炷香的时间都没有撑住,就叫洪水长驱直入。

季州也有干实事的人,可是他们的声音太微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