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
像他们这偏僻地儿。
秦遇双拳紧握,因为兴奋,脸颊都染了淡淡红晕。
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主要是秦崇恩在说,交代秦遇明天去了县学的一些注意事项。
秦遇一一牢记,回家后把此事告知他娘,张氏如何高兴暂且不提,母子二人商议一番,当即出门买了礼物送往里正家。既受了人恩惠,哪能装作不知。
次日,太阳刚从水平线上升起,秦遇已经打扮一新,跟着秦崇恩坐在去往县城的牛车上。
随着靠近目的地,秦遇的额头鼻尖都浸出了汗,心脏扑通扑通跳的极快。
秦崇恩宽慰道:“别紧张,该怎样就怎样。”
秦遇点点头,深深吐出一口气。
当牛车在县学门口停
下的时候,秦遇碰到了一个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人——严青。
是了,县试的时候,严青是案首。
严青看到秦遇也有些意外,他微微颔首,并不多言,率先朝里面走去。
秦遇保持着落后秦崇恩半步的距离,跟着进去。
教谕看到他们并不意外,估摸着应该是提前得了知会。秦遇和严青一起办理了入学,交费等杂事。
这跟现代第一天开学报名有些像,随后他们回去收拾衣物,以后便要住在县学里。
当然,平时还是会有假期,可以回家看看。
如果不想在县学念了,提前告知教谕就行。不过一般去了县学的童生,除非考上秀才,或者家里另请了名师,否则没谁会脑抽的中途退学。
张氏虽然有些不舍,但是为了儿子的前途,这点不舍轻如鸿毛。
“你去了县学好好念书,家里不用你惦记。族里那边有心示好,娘晓得轻重,不会跟人犟。以后有他们看顾着,再加上左邻右舍,之前砸摊子的事不会再有了。”
就像秦遇了解他娘一样,张氏也了解儿子,知道儿子顾虑着什么。
秦遇点点头,还是劝道:“你平时不要太忙了,身体为重,钱是挣不完的。”
“我知道。”张氏笑应着。但是心里却是另一番想法。
此番入县学,学费和生活费比原来念书翻了好几倍,再加上儿子也开始交际了,吃穿用度不能太简朴,否则叫人瞧不起。这一样一样,哪里不要钱。
刘家的事就算了,但是以后,张氏心中发过誓,不愿儿子再受欺负。
而钱财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第30章 非议
秦遇就在县学学习了, 因为他是跟严青一同来的,所以两人也住到了一起。
秦遇还记得他跟严青刚进宿舍时候的场景,两个人对着狭窄的房间发愣。
秦遇不用看, 都知道严青什么脸色。最后他提出,在房屋中间放一块竹帘, 严青几乎在他话音落地的瞬间就出声同意了。
秦遇都有点惊到了, 上次见严青这么情绪外露还是在榜下看名次。
对于住宿生活, 秦遇适应良好, 说实话“二人宿舍”,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算一种奢侈了。
县学里的教学时间比在谭秀才的私塾要晚一些, 一般用过早饭, 学正才会来。
秦遇听的很认真,因为有一定基础了, 他没有再做笔记个没完, 只有偶尔觉得重要的,或者当时还是有些不明白的,才会快速记下来。所以他的行为不算打眼。
“……所谓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这是出自易经的一段。【注1】
学正先浅薄讲解了一下意思。
室里很安静,注意力都在学正身上。秦遇回想了一下, 发现自己跟学正的理解一样, 这让他的心定了定。
然而接下来,学正又道:“上九这一爻,是蛊卦的最后一爻……蛊卦的上互卦为震,震代表王侯……”【注2】
对于卜卦这种测吉凶祸福的玄妙东西,秦遇此前从未接触过。因为以前不了解,所以心里其实是不太相信的。
但是现在学正侃侃而谈, 秦遇闻言为之一震,才发现原来是这种意思。
套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任何东西都不是空穴来风。只要用心,一切都有迹可循。
只是那种“迹象”,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很难理解。
他再品“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只觉得自己之前的理解浅薄可笑,学习就是这样,学会了一点儿,就感觉自己会了很多。但真的学的多了,反而觉得自己知之甚少。
学正还在继续讲解,大半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学正讲的喉咙冒烟,拿起茶杯才发现茶水已
经见底,他皱了皱眉,对众人道:“今日的教学就到这里,你们好生理解记忆。”
话落,他拿着书本和茶杯匆匆走了。
秦遇看着学正远去的背影,面上不显,心中伸出了尔康手,多希望学正再讲一个时辰。
当然,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秦遇抿了抿唇,收拾桌上的东西。
旁边传来其他人的讨论,还有人哀嚎:“学正讲的好深奥,我听的云里雾里的,周兄,待会儿你可要再给我讲讲。”
“我也是一知半解,叫上齐兄,人多总能说出个子丑寅卯。”
“是,是这个理儿。”
秦遇看着他们三五人成群,讨论的热火朝天。再看自己身边跟真空地带似的,忍不住慕了。
他也想跟人交流啊,秦遇左右看了看,发现柳瑾和严青在说话,他居然有点小紧张,慢吞吞走了过去。
“秦遇?”
秦遇拱了拱手,硬着头皮道:“学正今日所讲内容,我还有不明,不知可否能向柳兄讨教。”
“讨教不敢当,互相交流就是。”少年生了副好容貌,面容清秀,桃花眼含情脉脉,天然便有一股风流亲和之态。
但秦遇不知道是不是他太敏感,总觉得柳瑾看到他,神色有些微变化。
三人很快讨论起来,秦遇专注听着,偶尔也发表自己的观点。
不知不觉就到了晌午,一群人一起去食堂吃饭。
县学有午休,秦遇一般会利用这个时间段,把琐事做了。
严青回来时,正好碰到秦遇晾衣服,他看着秦遇的小身板,难得开口:“如今已经入秋,天气凉爽,轻易不出汗,你多带几套换洗衣物,休沐时将脏衣物一并带回家中清洗,岂不是更好。”
秦遇把最后一条裤子的水拧干,晾在绳子上才笑道:“也就半刻钟的事儿,就当午后锻炼了。”
严青闻言不再多说,径直回了屋。
秦遇讪讪,怎么了这是?
他跟着进屋,没有忙着休息,而是拿起了周易翻看。
谭秀才似乎不善于此,在教导他们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几句话带过,讲一
下基本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