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1
低着头,屏气凝神。
少顷,威严的声音传来:“开始吧。”
所有考生落坐,太监分发题卷,答卷,草稿纸。
题卷发到秦遇这里,他拿起来先看了看。
只有两道策论题。
一道是:“如保赤子。”【注】
另一道题目则是:安国全军之道。
第一道题目,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这里显然不是指爱护幼儿。而是指父母官要爱护其治理下的普通百姓。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如何爱护才算正确。而考生们要答的就是爱护方法。这便是策论。
这个时候,歌功颂德只会适得其反,必须言之有物。
可这还不够,周围俱是济济人才,他们想不出有用的建议吗。
十个人写了,二十个人写了,七八十人写了,那建议也就不出彩了。
这也是为什么秦遇在会试中,明明回答了干货,但是却居于中上名次的原因。
只提建议没有用,没有直击痛点,没有除弊,再好的
建议也只是隔靴搔痒。
秦遇慢吞吞磨着墨,脑子里思绪万千。
若问他想不想在天子面前露脸,想不想脱颖而出,众人瞩目?
他是个俗人,自然是想的。
可是还有句话叫出头的椽子先烂。
他的名次还好,再努努力,成为一名进士,以后进入翰林,做一名“清贵”的小官,也算安顿下来了,然后把他娘也接来京城,再之后娶妻生子,在年复一年中慢慢熬资历。
可是……
会试三年一届,每届录取三百人,就按一百人能出头算,多来两届,就是几百人,进士又如何,还不是被淹没在一届又一届的“新人”中。
秦遇磨墨的速度慢了下来,他低下头,苦笑一声。
到底还是不甘心,混日子哪里都可以,他甚至在当初考上举人之后,就可以以举人之名在老家活动,照样把日子过得富裕安康。
他何苦还去千远万远的求学?
念头通达,秦遇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他放下墨条,提笔蘸墨,先写下自己的籍贯信息。
然后稍微润色了两句,就开始细数近年来朝廷在哪些方面与民争利,大兴土木,使民生困。
他在金陵所学,足够他了解当前的民.生.政.治,每一条都是事实。洋洋洒洒陈述弊端,控制在一半字数左右,又开始回答解决之法。
第二道题,也是差不到类似的答法。之前在会试时,有一道策论题目为:强兵之道。
秦遇大概也能揣摩到天子的一些想法,所以这一次就答的大胆了许多。
秦遇提出了边关士兵以命相博,最后却被让人冒领了军功。
这是小的方面,也正是从此入手,又讲述到了军饷问题,该说的,不该说的,秦遇都答了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注:《康诰》
PS:关于严淮名次问题,因为会试竞争很激烈,一点差距,都可能间隔数个名次,严淮本身生病了,答题就模糊,最后还有大题没答,上榜有点不合理。所以想了想,就改了。请谅解哈。
感谢在2021-10-11 17:18:43~2021-10-12 16:09: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咸颜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咸颜、我妮天下第一美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Muddle along 100瓶;14100480、ping娉要发发 20瓶;靡漫 13瓶;木头人、我妮天下第一美、小妖 10瓶;春暖花开 6瓶;华芜 3瓶;逍尘、非花先生、鹿鸣呦呦、是丽莉呀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0章 探花郎
殿试时间结束, 专人收走卷子,考生被带到偏殿。
秦遇坐在角落里,蹙眉深思, 戚兰在跟其他人交谈, 人群中,李丕和张和最风光, 犹如众星拱月。
不过他们没有讨论殿试作答, 反而是说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他们身处偏殿, 他们在这里的一言一行都被人注视着,不敢有一点差错。
金銮殿上,天子和十位大臣在看考生的答卷, 天子当然是从名次靠前的考生看。
他的两鬓生了华发,已经不再年轻了, 可他对这个国家还有雄心和抱负, 他期待在老去之前, 还能再干出一番事业。
他的儿子们已经长大,可是年轻的儿子, 反而不如他这个父亲有壮志。
太子已立, 其他儿子都分封为王, 没有太大野心的藩王, 对成朝来说, 其实是一件好事。
凡事有两面性, 要了好的,就不能不要坏的。
思及此,天子心里叹了口气。
他很快压下这份思绪,看着会元的答卷,李丕, 李阁老的孙子。
对于李丕,天子其实不算陌生,这位世家公子,在京城素有美名。
丰神如玉,才华横溢,家世显贵。
一份答卷很快看完,随后是张和的答卷,严格说来,二人的文章都作答的极好,天子还算满意,只是满意之余,又觉得少了点什么。
那种感觉不好形容,就好像一个饥饿的人吃到了一顿美味的佳肴,肚子也饱了,味蕾也满足了,仿佛没有什么缺憾一样。
而且,看完李丕张和的答卷,再看其他人的,觉得也不过尔尔,文采是有的,建议也还算实用,就是……
天子皱眉想了想,最后想出一个“不出众”,那种感觉终于知道怎么形容了。
其他人的答卷算好,但好的不出众。李丕张和的答卷是出众了,却没有挠到他痒处。
“荒唐!”一位大臣厉声喝道。
天子被吸引了注意力,淡淡道:“林尚书,何事如此生气?”
林尚书起身,拱手道:“回皇上,臣只是看到了一篇考生的文章,其所言大言不
惭,不知所谓,颠倒黑白,实在不堪入目。”
人大约都是有些逆反心理,天子犹甚,“哦,是吗,给朕瞧瞧。”
“皇上?”
林尚书不赞同道:“皇上万金之躯,怎能让此子的污秽文章污了皇上的眼。”
天子有些不耐烦了,给身边大太监王宽使了个眼色,对方立刻过去把林尚书正在看的文章拿过来。
天子第一眼扫过去,只觉得这考生的字,写得实在漂亮。
一般楷体字,人们对其的印象大体是工整有序,美洁可观,但这位考生的字,却格外有灵气和力道,堪为潇洒秀劲,比之李丕和张和也不差了,甚至隐隐还有压一头的趋势。
天子精神一震,来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