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2


来来回回都是那些人。

而去黑龙寨送信,是柳全和温翃去的,取黑龙寨寨主首级很困难,但悄悄放几封信还是能做到。

之后玩的就是心理战了。

秦遇也很紧张,他就是一个文官,如今做着武官的活儿,他的每一个命令都关乎着人命,整个人都绷紧了。

他这些日子,每天只睡了两个多时辰。醒着的时候,就把自己的计划来回推算,唯恐哪里出了篓子。

“大人,七虎帮来人了。”

秦遇:“带过来。”

来人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中等身材,见到秦遇,恭恭敬敬行了礼,然后道明缘由。

他们想投降。

但是他们手里有人命。

这就很恼火了。

黑龙寨覆灭的太快,真的把七虎帮吓到了,但又看到官府告示,觉得投降也不是,不投降也不是。

来人道:“我们大当家以前脾气爆,当时有扒皮地主欺负上门,大当家失手把人打死了。”

然后就跑山上去当匪了。

秦遇:“还有呢?”

“大当家后来还杀过几个恶吏。但是秦大人放心,大当家杀的都是恶徒,从来没害过无辜的人。”

“我们抢劫,都只抢东西,不杀人。”

秦遇冷冷盯着他:“怎么,本官还得夸赞你们不成。”

对方被噎了一下。

秦遇扫了他一眼:“其他人呢?”

对方老老实实继续说。

秦遇落在桌案上的手,轻轻点着。

等对方说完了,秦遇道:“若你所说属实,本官也不是迂腐之人,自然会对你们网开一面,但你有半句假话,就别怪本官翻脸无情。”

“是是是,秦大人明鉴,小人绝对不敢说谎。”来人在心里把帮里兄弟骂了个狗血淋头。

百姓都道秦大人是好官,做的也都是利民的好事,可他近距离面对,才知压力多大。

三日后,七虎帮归降。

第151章 茶树

用时一个月, 浔阳府山匪之患,悉数解决。

秦遇自然上折子向朝廷汇报了此事,一来陈述浔阳府上下的铲匪功劳, 二来就是贼窝里搜出来的财物。

一千两百精兵, 每天吃喝都是一大笔钱, 不可能让百姓摊。衙门也遭不住。所以秦遇用了一部分钱财。

朝廷收到消息的时候, 立刻有人打这笔财物的主意,不过被霍大将军毫不留情喷回去了。

秦遇的岳父指着别人的鼻子骂人没脸没皮,可谓畅快。

随后天子允许秦遇自主处理这笔钱,给秦遇记了一功。秦遇官职没变化,但是其他人都或多或少收到了嘉赏。

尤其是护卫四人,都入了武将官职,有品级了。

秦遇收到批复后,立刻敞开了用,首先是那一千多精兵, 人家大老远跑来,出人出力, 秦遇给每人都发了一笔可观的银子,办了个庆功宴, 然后客客气气把人送走。

对方也挺高兴,这次出来,虽然有十来个弟兄受伤,但没人丢命,还报酬丰厚。临走时, 还对秦遇道,下次有需要再找他们。

秦遇哭笑不得,如果可以, 秦遇倒是希望不会有这种“需要”了。

送走了一千多精兵,秦遇一清点,从山贼那里缴获的钱财去了一半。

秦遇叹了口气,这钱真不经用。

郡守那边意思意思送了份礼,秦遇又准备了一份礼给提督,不过是托郡守转送。

山贼啥都抢,里面还有孤本和砚台,秦遇挑了几本孤本和一支狼毫笔,并一小木盒子珠宝,托人送去京城。

张和帮他打点,秦遇不可能让张和把这笔账担了。

七虎帮的人重新录入户籍,遣入各地。对于从良的山匪,每人发了点银子,然后允许他们开荒。这就又需要官吏丈量土地。每天府衙都有人来去匆匆。

事情一堆接一堆,不走快点,那得做到什么时候。

他们当初来府衙,可没想到活儿这么多啊。

七虎帮的头儿建了支商队,倒腾货物去了。大体上都入了正轨,众人以为可以松口气,结果又春耕了。

秦遇说到做到,这次下乡带上了两个孩子,座驾就是他们家馒头,韩五牵着驴走在秦遇身后。

另一边,言书也把胭脂推出去,除了胭脂,她又琢磨香皂了,京城那边就有,花样多,府城比不了。

言书捣腾出来后,就建了棚子,招募女工。

儿子儿媳都忙的不行,张氏叹了口气,接过了照看家里的活。

她跟内院老婆子闲聊,叹了口气道:“遇儿以前读书忙,本以为读出来了就好了。没想到中了探花当了官,反而更忙了。”

老婆子乐呵呵道:“再忙,老夫人一家人不都在一起吗。”

这话也是。

张氏想想,心里又松快些了。她抬头看着天空,只希望入夏后,儿子可以轻松点。

白云下,空空晃晃悠悠的在田垄间走动:“爹,爹!”

他叫的可大声,田里的秦遇回头:“怎么了?”

空空伸手:“抱!”

秦遇无奈,过去把他抱起来,馒头稳稳驮着了了,还吃了一个果子,跟着秦遇。

秦遇轻轻拍空空屁股一下:“你不是要下地走吗?”

空空别过脸,当没听到。

其他人不是第一次见,但每次看见都会惊奇。

空空指着地上:“爹,那是什么?”

秦遇:“花生。”

“花生酱的花生吗?”

秦遇:“嗯。”

空空眨眨眼,又指:“那个呢?”

秦遇:“芝麻。”

“一起种吗?”

秦遇:“对,一起种,会更好。”

孩子太小了,说多了,空空也不懂。秦遇尽量简单概括。

他轻轻捧着空空后脑勺按在他肩头,然后趁机跟农户说着什么。过了一会儿,秦遇带着人离开。

馒头还向土地贡献了一坨新鲜的便便。

他们有时候在田地间,有时候在山上,在官府的鼓励下,终于有人大着胆子包山种果树,养牛羊,养鸡养蜜蜂了。

秦遇前期付出了不少,一是他自己有点点概念,更多的还是请教当地人。

但这是别人吃饭的本事,哪里肯轻易告诉,秦遇许诺了不少好处才搞定。随后跟人合计,还改良了不少。

秦遇提出嫁接果树,其实古代早就有了这法子,只是一般百姓不了解,他们都盯着地里庄稼。

但秦遇说的信誓旦旦,还亲自上手演示,果农豁出去了,决定信秦大人一回。

大人们忙活,两个孩子在驴背上东瞅瞅西看看,小手里还拿着红薯条吃。

了了吃相斯文,空空就差多了,他总喜欢把食物糊满口水,言书私下说过许多次,不管用。秦遇倒是看得开,这不算什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