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2
只见杂耍人一吹,空中燃起一大捧火。
郑保一和妙娘都看呆了。一轮表演完,有一个半大孩子来收钱。
郑保一意思意思给了三文钱。妙娘有点心疼,不过想到杂耍人也不容易就释然了。
他们继续往前走,一阵悦耳的歌声传来,原来是有伶人在卖唱。
与以前差不多的行为,但是给人的感觉不再是凄风苦雨。盖因有专人巡视,把很多地痞流氓压了下去。
这些人现在都是靠技艺糊口。
郑保一之前见过的那两个年轻姑娘,就对卖唱的女子投了两角银子。
真阔绰啊。郑保一心道。
很快郑保一把这茬抛开,和未婚妻继续逛,中途还买了一支木簪子。
郑保一有些不好意思:“等我多攒点钱,就给你买一根银的。”
妙娘笑着点头,把木簪子给他:“你帮我戴上。”
郑保一眼睛都笑弯了,戴上之后连夸好看。
两人不知不觉就逛到了下午,往家回的时候,郑保一去铺子买了一斤白糖。
自从朝廷把【黄泥水淋脱色法
】推广开后,白糖的价格就直降,现在普通百姓也买得起。
想到此,郑保一心里又把天蕴帝感谢了一番,皇上真是爱民的好皇上,希望圣上长命百岁。
当然白糖价贱后,某些以此盈利的大家族会不会跳脚,就不是普通百姓考虑的了。
反正成朝的百姓都很高兴,他们终于都吃得起糖了!
郑保一把白糖给妙娘,笑道:“你爹娘牙口不好,冲糖开水甜甜嘴。”
妙娘心里甜滋滋的,到家时低声道:“你别急着走。”
妙娘进屋后又很快出来,羞答答的递过去一个荷包:“你回吧。”
妙娘送了东西,赶紧回屋。
郑保一捏着荷包,笑成了花儿。他摸了摸兜里还剩的几个钱,在路边买了点心,回去哄家里人说是未婚妻送的。
晚上郑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饭闲聊,郑父忽然叹气:“老何他们家要走了。”
郑保一停下筷子,不解:“为什么?”
郑父:“老何他们家没田,也没个正经生计,他们商量后打算做屯田客。”
郑家最小的女儿不懂:“屯田客是什么?”
郑父笑笑:“就是去边疆开荒地,以后在边疆安家,好处之一就是家里男丁能免兵役和徭役。”
小女儿想想,道:“那挺好的呀。”她歪着小脑袋,童声稚语:“之前我听翠婶婶说,那边牛羊多,奶茶比咱们本地便宜多了。”
小女儿最爱喝奶茶,可是太贵了,她撒娇也只能半个月喝一次。
郑父苦笑:“傻孩子,不是所有边关都挨着部落。”
开互市后,那些跟部落接壤的小镇都变成了香饽饽,有点关系的人早去了。
剩下的地方,都各有各的难。
郑保一想了想,道:“爹,或许这对何叔他们是一个机会呢。”
大成朝太大了,每年运粮食耗费大。所以朝廷鼓励在各个边疆地开荒。
郑保一想着,这样没田的有了田,还免了兵役和徭役。军队就地征粮,也不用大老远送粮食过去了。圣上真聪明啊。
以郑保一之能只能想到这儿。不知这个政策谓之:军事屯田,自然也不知背后更深的意义。
天黑透了,郑保一洗漱之后准备睡觉,又把未婚妻送他的荷包拿出来看。
妙娘的手艺好像更好了,这鸳鸯绣的真好看。
妙娘如今在厂子里干活,每月有一两五钱银子呢。她可厉害了。
不止如此,妙娘还会认字,听说是厂里教的,还会好多好多东西。
郑保一当初追求了妙娘一年,妙娘一家才同意。不过妙娘说了,成亲后她赚的钱要拿一成半给娘家。
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但是现在女子能挣钱了。自然就有了底气,再说一成半也不是很多。
两家人商量后就同意了。
也是因为此,很多人不再觉得养女儿是亏本事,也愿意待女儿好些。
就是厂子还不够多,只有手脚麻利又上进的,才能一直留厂里干活。
某些懒妇,奸徒,厂子都会无情将其赶走。
除了只收女子的厂子,还有面向大众的车厂,屠猪厂等等。除了需要更多的力气外,福利都是差不多的,同样也教认字。
郑保一计划着过两日去车厂看看,再过不久他就要跟妙娘成婚了,以后有了孩子,花销就大了,他得多挣点钱才行。
有那样贤明的圣上,他们这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第187章 秦鸲和江兴侯世子【上】
随着江南巡抚回京, 京城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茶楼里的说书先生仿佛一夜之间灵感如流水倾泻,以秦遇为主角的故事接连蹦出。
喜欢的非常喜欢,但也有人听多了逆反。
江兴侯世子应墨便是如此。应墨, 应墨,听这名字取的,就知道家里人对他的期望。希望他长大后腹有墨水, 才华满溢。
然而应墨注定让家里人失落了,从小他看书就困,习武又怕疼。偏他生了一张好脸, 嘴又甜的跟掺蜜似的,愣是哄的家里人对他没辙。
“咱大成朝那么多能人,怎么现在搞的就只有一个秦遇似的。”
二楼包厢里,14岁的少年郎撇了撇嘴道。
他实在长的好,眉眼就跟画儿似的,昳丽极了, 且因为这个年纪爱玩好动, 白皙的脸蛋时常红扑扑的, 远远望去, 就好似一棵生机勃发的水杉。瞧着就让人跟着欢喜。
同伴甲道:“秦大人刚做成了大事, 这会儿都谈论他也正常。”
同伴乙也跟着道:“那发.票推行后, 国库每年多了不少税收。秦大人当真了得。”
应墨噎了一下, “合着你们也跟我面前夸他呢。”
同伴乙笑道:“人家确实有才,不该夸吗。”
同伴丙此时也道:“秦大人的经历也属实激励人心了。应世子, 你这是嫉妒秦大人呢。”
“谁嫉妒了。”应墨哼道:“本世子锦衣玉食, 怎么可能嫉妒人。”
他就是有点不服气,秦遇真有大家吹捧的那么好?
几天后,心不服的应世子打听到秦府出行的马车, 他打算来个偶遇。
外人都道秦大人品性极好,是一等一的君子,真君子肯定不会与他置气的。
应墨跟着秦府的马车出了城,虽然当时应墨也有点疑惑为啥秦遇上午就出城,但很快就没时间想这个。
或许秦遇有什么事呢。
应墨抄近路赶在秦府马车前面,他让人弄坏了车轮,自己还在地上滚了一圈,看起来狼狈得很。
眼见秦府马车行驶而来,应墨立刻高声呼喊。然而秦府的马车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