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


卖布做的头花的,还有人卖鲜桃青杏等应季水果,总之应有尽有。王浮伸着脖子到处张望,看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新鲜玩意儿。王瑾吃了饭,早就把“招蜂引蝶”的事抛诸脑后了,叽叽喳喳地跟王浮解释着街边风物,好像全家就他一个见过世面一样。

王方看王浮一直笑眯眯地听她那不靠谱的大哥胡扯,觉得她应该爱听这些新奇事物,便开口说道:“汴梁比青神更为繁盛,有许多稀奇玩意,节日之时,大街小巷彻夜灯火通明,酒坊摊贩夙夜不息。我朝节日繁多,汴梁人更是日日都似过节,蹴鞠百戏,观灯猜谜,夜夜笙歌。若是端午节,白日河道里龙舟竞渡,彩旗飞扬,千百桥头及河流两岸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可惜青神太小,杨柳河也太浅太窄,不然十娘就可以看到赛龙舟了。”

王浮自然知道东京肯定比这个小地方繁华,她也去特意去故宫博物馆看过《清明上河图》,那十几分钟的参观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可真正是一个都城的盛貌,一个商业帝国的惊鸿一瞥。说实话,她真的很想去东京看看,生于此时,若有幸得见东京全貌,便是死也值了。

王方在东京待过两年,东京风物信手拈来,经由他口,从城郊到金明池,从东市到西坊,繁华景象如同一幅迤逦画卷,缓缓在孩子们眼前展开,仿佛那街头巷尾挑担叫卖的货郎,那垆边沽酒的“皓腕凝霜雪”的貌美妇人,那汴河中呼着整齐划一的号子的纤夫,都争先恐后地扑到面前,连赵氏和音娘都被深深吸引住了。

“那爹爹以后会带我们去汴梁游玩吗?”王浮仰头望着王方,一脸向往。

“居大不易,汴梁浮华皆是由银钱权势堆砌起来的,爹爹没本事,汴梁城没有我们的容身之所,将来三娘和十娘长大了,我就效仿京中人士,榜下捉婿,为你们寻一个进士夫婿,那样十娘就能去汴梁看看了。”

王方未能考中进士,终究是他心中的一个结,纵然已经决定了要回乡教书,但是,偶尔想起在金明池看着意气风发的状元郎、探花郎和业已科举成功的昔日同年打马游街的景象,心中还是略有不甘,如今只盼着儿子女婿能承其鸿志,蟾宫折桂了。

“我才不要呢,我要二哥带我去!”王浮敏锐地感受到王方情绪的变化,有些愧疚,不管怎么说,王方都是一个典型的士大夫,自小以科举为己任,一时间要放下所有理想抱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很多人从少年到白头,辜负了多少好时光,皆是为了榜上题名之时,她不应该去戳王方的痛脚。

“那你大哥我呢?!”王瑾跳脚,“好啊你个没骨气的十娘,我对你这么好,你竟然只想着你二哥!”

“十娘这么说,当然是因为大哥要带着我呀,大哥,你难道还想丢下三娘不成?”三娘微笑着,温婉和煦,宛如今日的暖阳。

第6章

端午过去了,一家人的生活又回到了正轨。--*--更新快,无防盗上----*---王方这几天在和族里商量扩建族学,收些外姓子弟,福泽乡里的事情,王氏族学原来就有两个老夫子,都是落第的秀才。不论学问如何,两人的人品在青神都是很受认可的,况且科举一事,不光看学问,有时也看时运,看考官,看天气,端看有多少名扬千古的文豪在科举上折了腰就知道了。

作为乡贡进士,王方在族中还是很有话语权的。地方私学养成的士人,经过乡试、府试两级的选拔,合格者会被举荐参加礼部贡院所举行的进士科考试,未能擢第者就称为“乡贡进士”。王方在整个青神镇都是有名的,说到王家,都会赞叹他们一家三兄弟有出息,一个比一个读书聪明,若是王方坐镇,必定有许多人想进他们王家的族学。

但族学终归是族学,优先考虑的肯定是王家人,其次是王氏姻亲有读书天赋的孩子,再扩大范围,恐怕会遭人嫉恨,反而不好了。毕竟当地还有别的私学,夫子以收受束脩维生,大的乡镇也会有善人捐建的学堂和书院,州府还有官学。

大宋文风阜盛,人皆向学,普通人家但凡稍有余力,都会让家里孩子读两个字,或有天赋者,举家供之,一朝得中,荣归故里,都是美谈。更何况四川天府之国,鱼米之乡,蜀锦华美,蜀绣难求,川地又少战乱,人多富庶,好学之风颇盛。士绅之家甚至常置法律文书,务求州官为政以法,不为贪官污吏所蒙蔽,因此常有“蜀人难治”之说。但蜀地人才辈出,亦归功于这样的文化环境。

王氏的族学离王家不远,在瑞藻桥另一头,是一个三进的小院子,白墙黑瓦,院子里种着几丛修竹,宽阔的中庭对门的地方放着一道影壁,原本雪白的墙面因为经年日久渐渐有些发黄。绕过影壁进入内部,宽阔的正厅中央悬挂着孔圣人像,下头的书案上摆放着一条半尺宽的戒尺,用以告诫学生,然而并不常用,因为这里的夫子性格敦厚,孩子们也还小,若学生在学里有什么出格的举动,夫子们会直接告诉家长,由家里管教。biqugexx.net

再进去就是东西两个相对的教室,整整齐齐地摆着二十来个条案,最前面放着一张稍大的条案,摆着文房四宝和一套茶具,是夫子专用的。

王方对族学的环境十分满意,待定好了来上学的人选人数,王方又想到了家里的几个孩子。他已经趁着闲暇时间考校了王瑾和王瑜的学业,发现十岁的王瑾甚至还不如七岁的王瑜,王瑾性情浮躁,不喜读书,王瑜却偏偏相反,只字片语都能研读半天,在掌故典籍上用功太过,写出来的文章雕饰太过。如今文坛颇有溯古之势,几位文坛泰斗近年来新作的文章也是平易自然,他瞧着这像是唐代韩、柳二人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延续。

自晚唐以来,便一直盛行辞藻华美的文风,其中虽也有几位大家使用清新自然的文风行文吟诗。在王方看来,圆润流转、明白畅达的新文风倒也不错,毕竟写文章是为了表情达意,而不是为了哗众取宠。王瑜十分聪慧,但也是这一分聪明让他有些浮于表面,不肯务实,可能是因为从小缺了他在身边陪伴教养,一家子老幼妇孺都没有能和他说得上话的,他想要倾诉的情感无处寄托,感到疑惑的事情也无人解答,便遁入书中寻求精神寄托,这也是他作为父亲的失职啊。

好在两个孩子都还小,以后有他在身边教导,或许能有所改变吧。还有两个女儿,三娘已经大了,赵氏决定把她带在身边让她学着理事掌家了,但她性子软,恐怕将来嫁到别家去会受磋磨,王方打算给她在本县或者镇上找一个敦厚清正的人家,不过她还小,尚可从长计议。

小女儿王弗竟是个古灵精怪的性子,也不知是像了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