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8


站在办公室门口。

余岳还在跟奶奶生气,更烦宋文瑞,身子一扭,背对着他们。

背影都气冲冲的。

刘三妮儿问赵柯:“他牙咋样了?”

赵柯又举起手,晃了晃。

宋文瑞吃惊地张大嘴巴。

刘三妮儿笑道:“小柯你这手,从小就这么利索。”

赵柯收回手,问:“你们怎么又回来了?”

宋文瑞表情瞬间黯然下来。

刘三妮儿叹气。

她刚刚送宋文瑞回家,当然要说一下学校发生的事儿。

王英慧一听宋文瑞推了余岳,立马便难过地教训他:“你怎么能不学好?怎么能跟人打架?你这样我们娘俩还怎么在村里待下去?快去道歉!”

宋文瑞张张嘴,解释不了,垂着头认错,“我错了。”

刘三妮儿替宋文瑞解释:“不全怪这孩子,我家那个任性,惹哭了宋卓,他也是为弟弟出气……”

而王英慧得知宋文瑞竟然是为了宋卓打架,情绪更加失态,“什么弟弟!我只有文瑞这一个孩子,他没有弟弟!”

刘三妮儿自知失言,刺激到了王英慧,连忙找补:“是我说错了,怪我,你别气着。”

王英慧催着宋文瑞保证“不再接触宋卓。”

宋文瑞保证了。

王英慧这才平静了些,又催他去给余岳道歉。

刘三妮儿和宋文瑞这才返回来。

赵柯看向宋文瑞,怪不得他刚才看起来情绪不太好。

赵柯暂时没说什么,看了一眼表,让他们先待在办公室别出来,自个儿走到道上去,等孩子放学。

十来分钟后,中午放学时间到了,学生们从学校鱼贯而出。

赵柯找到牛小强,招手喊他过来。

“赵主任。”

“小强,跟我过来一下。”

牛小强跟着她。

赵柯去赵新山家找了小宋卓。

郑美珠听说儿子受伤,在家里着急呢,所以余秀兰给小宋卓上完药,郑母就领着他回去让郑美珠安心。

赵柯找来,郑母虽不知道什么事儿,也带着小宋卓跟着他们一起到大队部。

赵柯停在办公室外面,柔声复述余岳说得话,问宋卓余岳说得是不是真的。

宋卓小声道:“是。”

赵柯又问他:“为什么哭了?是余岳吓哭的吗?”

宋卓抱着郑母的腿,垂头不说话。

屋里,余岳跳下凳子,张嘴想要给自己争辩。

刘三妮儿眼疾手快捂住他的嘴,用气声说:“你急个啥?”

屋外,赵柯温声问:“是不是因为余岳说,宋文瑞说他不是你的哥哥,你伤心了?”

宋卓抬起头,小猫一样轻轻地“嗯”。

郑母摸摸外孙的头,叹息。

牛小强表情渐渐凝重。

屋里,宋文瑞眼神闪动。

那这就明白了。

赵柯转向牛小强,问他:“知道错在哪儿了吗?”

牛小强有些低落,“我不该没了解清楚,就和大家一起认定都是余岳的错。”

“余岳有错,但你们先入为主也不对。”赵柯认真地告诉他,“你想当大哥,没有问题,可你知道什么叫一码归一码吗?不管是谁曾经有过什么不好,你既然要给他机会,你就要正视他,不要心里一套面上一套。”

牛小强抿唇,“……对不起。”

“那你怎么做?”

牛小强道:“我会找包奇星再问清楚,如果余岳不是故意的,我们会一起向他道歉,还有,我也会跟大家说清楚。”

赵柯拍拍他的肩膀,“只要能进步,犯错也不是坏事。”

牛小强点头,“那我去找包奇星。”

“去吧。”

赵柯目送牛小强离开,然后对办公室喊道:“余岳,出来给宋卓道歉。”

片刻后,余岳别别扭扭地走出来,站在郑母和宋卓面前,“对不起。”

赵柯问宋卓:“你原谅他吗?”

宋卓害羞地轻轻点头。

这时,宋文瑞也走出来,对余岳道歉。

余岳嘴角忍不住上扬,可看到奶奶,又扭头哼了一声。

刘三妮儿抽抽嘴角,“咋,我还得给你道歉呗?”

余岳不满,“你凭啥向着别人不向着我!”

刘三妮儿抬手,想教训他一下,“我是你奶!”

赵柯不赞同地看着老太太。

长辈们总是为了成年人的面子,自以为是地抹平事情,认为孩子的心情不重要,他们要是理解大人,就该懂事一点儿。

赵柯意有所指地对宋文瑞说:“家长也会犯错,他们不是生来就是道理,你不要什么都遵从母亲,大队已经尽力帮你把你的人生攥在你自己手里,你要是对的,你就可以坚持,别再被人裹挟着,走回去。”

宋文瑞怔楞。

余岳先跳起来,“奶,听见了吗?你不对,你就得跟我道歉!”

刘三妮儿梗了半天,“有个人撑腰,瞅给你狂的,行行行,我不对,我下次不那样儿了,行了吧。”

她语气不太好,可余岳还是高兴地活蹦乱跳。

郑母从看见赵柯教育孩子,就在惊讶,到这里,心里只有一句感叹:真了不起啊。

作者有话说:

抱歉,晚了点儿

第178章

牛小强去找包奇星, 包奇星说了实话,他和余岳互相挑衅的时候,不小心撞倒了小宋卓。

男子汉得敢作敢当。

牛小强带着包奇星一起,先去跟小宋卓道歉。

小宋卓伤得不重, 郑母很温和地表示:“没关系, 你们都不是故意的。”

牛小强从兜里掏出一个鸡蛋, “鸡蛋给宋卓吃。”

这是牛小强准备得他和包奇星的道歉礼。

郑母当然不能收一个孩子的东西, “孩子,你拿回去……”

牛小强将鸡蛋放在桌上, 匆匆拽着包奇星跑走。

“诶——”

郑母追到门口, 见他们已经跑远, 无奈地返回来, “一会儿我送回他家去。”

郑美珠抱着小女儿,“一个鸡蛋,值当特意送回去吗?”

“乡下没什么钱,万一他家长不知道, 打他怎么办?”

“那也是孩子的心意。”

郑母拿起鸡蛋, 发现是煮熟的。

郑美珠便道:“兴许家长知道,不反对。”

“孩子多难摆弄啊,这个赵同志处理完,没一个心里存着气儿的。”

郑母也是,她不禁感叹:“赵村儿大队跟我以前以为的农村可真不一样。”

上下都懂礼数,不占便宜, 不迁怒。

人心齐, 泰山移, 有一个人能把一个大队都拢起来, 一门心思地发展, 差不了。

郑美珠情绪不高地说:“我们又见过多少农村,不过都是自以为的,井底之蛙。”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