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4
会生出变数,庄兰想要这个名分,就不再矜持,“先打结婚报告,等赵枫再请到假,就一起去我家见我父母,准备结婚。”
成年人应该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赵柯最后确认:“你想清楚了?”
庄兰坚定地点头。
她都这么说了,赵家人当然没意见。
赵枫脚下仿佛踩在云彩上,这就要结婚了?
进展飞快,如在梦中。
赵村儿大队一众人在知道赵枫和庄兰处对象的同时,知道了两人打算结婚,全都很懵。
太突然了。
毫无预兆啊。
别说调侃了,他们得消化一阵儿呢。
苏丽梅也惊到了,“不就是认认门吗?怎么一下子就要打报告结婚了呢?”
庄兰只一句回答:“搁你有机会当赵主任的弟妹,你犹豫吗?”
苏丽梅:懂了,赵主任这种姑姐儿,谁犹豫谁傻!
而庄兰成为赵柯的准弟妹,赵柯收拾赵枫,就更容易了。
只要跟庄兰说一声就行。
于是从两人见家长的第二天,庄兰就开始支使赵枫帮赵柯跟社员们联络感情。
方式很简单,入秋了,今年秋收是个大工程,要提早做好别的事儿,自留地的白菜该收了,家家都准备积酸菜了。
赵主任作为大队干部,体恤社员们,但又忙碌,没办法亲自帮忙,就推出“闲人”赵枫。
庄兰跟赵柯一条战线,赵枫拒绝不了,开始每天帮着社员们收白菜,烫白菜,酸菜缸,积酸菜。
一连很多天,赵枫从早到晚都面对着白菜,他闻白菜味儿都快麻木了,看白菜也眼花,只想离白菜远远的,听都不想听到这俩字。
偏偏有庄兰不断强调赵枫来干活是赵柯安排的,以至于到最后,活儿都是赵枫干的,好名声全是赵柯的。
赵枫:“……”
他确实天真无邪了,竟然敢挑战二姐的权威,以后……根本没有以后可言,庄兰对赵柯简直是盲目。
赵枫坐在赵柯窗外的长凳上,听着里面的说话声,很无力。
说好了一起去田埂散步,庄兰现在满眼都是他姐。
她好像有了个更光明正大找赵柯的理由,该不是为了这个才想跟他结婚的吧?
而赵枫和庄兰要结婚的消息传到公社傅杭和林海洋的耳朵里时,两人正摆弄着一堆铁疙瘩。
林海洋啧啧道:“看不出来啊,赵枫有两下子啊,回来没多久,一日千里啊。”
傅杭没说话,专心地研究发电机二代。
没错,他的发电机已经研究到第二代,赵柯还没舍得花钱给赵村儿大队通上电,也不舍得整一个燃油发电机用。
她惦念了很久的电话,至今也没进到赵村儿大队的大队部。
但只要她想要了,傅杭就能在他当下的能力范围内,给她最好的。
林海洋看着他,摇头晃脑,“你这不行啊,得抓紧机会博取赵主任欢心啊。你看,赵棉姐要结婚了,你在玩儿铁;赵枫要结婚了,你在玩儿铁;该不会赵主任要结婚了,你也在玩儿铁吧?”
傅杭面无表情地看向林海洋,“……”
林海洋拉上嘴,双手一伸,示意:您继续。
傅杭转回到铁上……
片刻后,傅杭失语:他根本不是在玩儿铁!
第206章 (捉虫)
赵柯不是不想盖砖房、按电话、通电, 她还想家家户户都有电视,家家户户都有电灯,但现在条件不允许,不能刚会走就要跑起来, 那一定会摔倒。
发展是第一要务, 基础建设要跟上, 但不能太超前。
就赵村儿大队如今的情况, 硬要超前消费,就好像古代大兴土木, 会造成不必要的财政负担。
钱要花在刀刃儿上, 路要一步一步走。
养猪场的养殖情况基本稳定。
秋收即将到来, 这一次秋收, 是为今年那场盛大的春耕交出的答卷,九月中,整个公社就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
而今年双山公社的酸菜厂销路更广,又打通了更多的单位和供销社, 按照计划, 要稍微扩大收白菜的量,不过双山公社各个大队先前捐物资,送出去不少白菜,双山公社便只能跟周边公社的食品站合作,由食品站跟农民收白菜。
在这种种情况下,双山公社的发展会不会引起嫉妒和麻烦?
当然会。
双山公社肉眼可见地要腾飞, 远超周边公社, 就像当初公社的其他大队羡慕赵村儿大队一样, 周边的公社也在羡慕着双山公社的“富裕”。
不过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
酸菜厂收白菜由公社主导, 也算是带动周边经济, 而且风向更加微妙,双山公社大力捐款捐物资支援灾区,省里高度赞扬,县里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妨碍双山公社的发展。
赵柯呢,每一篇投稿给《首都日报》的文章,几乎都有她对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浓厚的爱,在她的文章里,这里永远有最无私的馈赠和最可爱的人们,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平凡而温暖的故事。
感受过文字温度的读者们,会对她的家乡天然地产生好感。
段书记跟县里汇报工作,时刻挂在嘴边的是:双山公社先走一步,是为了响应“恢复经济”的号召,是起表率作用,先发展带动后发展。
看,双山公社不就向其他公社收白菜、帮助农民创收了吗?
所以幸运和畅通,有时候是多方面推动的自然发展。
赵枫好不容易休假,赵柯能够在家陪弟弟的时间并不多,除了一开始的几天,后面经常往返在赵村儿大队和公社,偶尔和段书记、吴主任分开下乡,还要在公社留宿。
赵枫和赵柯互相坑,实际他很依赖姐姐们,尤其是赵柯,从小他就跟着她四处淘气,很黏赵柯。
赵枫眼瞅着他的假期要结束,赵柯还总不见人,便有些不开心,“我姐不是赵村儿大队的妇女主任吗?多少有点儿不务正业了吧?”
余秀兰道:“她还是咱公社集体合作社的副社长,马上又要秋收,不得有个轻重缓急?”
“那也不能总不着家啊,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当上公社书记了呢。”
“啪!”
余秀兰一巴掌拍在儿子后脑勺上,“别在这儿胡咧咧,赶紧给我抱柴禾,把菜也切了,等你姥过来做饭。”
远香近臭。
赵枫帮着村里积了十天酸菜,余秀兰对儿子也没什么温情了,该支使支使,该捶打捶打,完全跟以前一个样儿,一点儿不含糊。
赵枫……虽然怀念刚回来那几天的好日子,但更习惯她这种对待。
余秀兰又安排道:“记得叫小兰和苏知青过来吃饭。”
知青点就两个女知青,叫一个,另一个孤零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