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64
了晃手,而后伸手钳住她肩膀:“走吧。”
楼青茗当即闭上了嘴巴,优雅行礼:“是,太上长老。”
说罢,两人便一起往银霜海的方向赶去。
浩成道尊带着楼青茗的赶路速度很快,前后几乎没过多久,他们就已顺利抵达了银霜海的宗门之外。
楼青茗前一刻还在体会拨云追日的极限快感,一睁眼,就已然抵达。
“好快。”楼青茗惊叹感慨。
此时,银霜海的宗门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修士。他们或是为了在这里可能蹭入道场的机会,或是单纯为了过来看看热闹,总归周遭一片喧嚣景象。
在所有人中,几位站在附近峰头的比丘与比丘尼,并不怎么显眼,但楼青茗却在甫一抵达,就率先注意到了他们。
她眸光微闪,侧身与浩成道尊知会了一声后,便踏上飞剑,飞了过去。
峰头之上,山风烈烈。
楼青茗一经过去,几位和尚便将峰头上的隔绝阵盘启动。
之后,楼青茗先是与他们拱了拱手,之后便拔下了玉冠上的四谛禅杖,将其变大,插到地上,她则快速退至一旁。
地面之上,被插在泥土中的禅杖,散发着莹润的佛光,其上的十二枚圆环倏然悬空腾起,叮当作响。
坚崇等人的眼眶倏然发红,他们一齐跪地,向着禅杖的方向深深地行了几个大礼,开口:
“我等一众慈严宗弟子,感激您多年的护持。”
“前辈辛苦,多谢您了。”
“望您一路顺风。”
几人说着说着,喉间不由哽咽,泪水逐渐盈于眼眶。
禅杖之内,发出一声低沉叹息。
其上的光芒一闪,下一刻,几乎所有慈严宗的识海内,就响起了四谛所特有的声音:“无需太过伤心,自此一别,却也不算绝对,以后说不定还能有再见之日。”
耀路的眼眶发红,心情激动到难以自已,面上依旧微笑开口:“前辈,慈严宗的灭门,若是危险,您就直接蛰伏。”
“没错,那偌大一个宗门,还有我们呢,总也不都是您的责任。”
“您也多为自己考虑一些。”
四谛沉稳应声:“我本也未承诺你们许多,此番回归,我只是想为我那前任契约者将仇报了,为他了却因果,至于剩下的,还是要等你们各自有缘飞升后,自己料理,所以切记勤加修炼。”
“是,多谢前辈。”
“我等必将铭记前辈的教导……”
相聚时短,几人交流了不过一会儿,就到了分别的时间。
待结界撤离后,楼青茗便带着已经重新簪回头顶的四谛禅杖,准备离开。
在此期间,她忽地一转头,就看到正在峰头不远处站立的一位淡金色功德光芒的修士。
她眸光微闪,若无其事地踏上飞剑,飞至浩成道尊身边,与他汇合,在此期间,悄无声息地给贺楼氏发送过去讯息。
落单的王家族人,可遇而不可求。
这里既有一个,那自然是要将之抓到手,才最为妥当。
银霜海门口,楼青茗递送过去请柬,几位守门修士看到请柬上龙飞凤舞的楼青茗三字,眸光不由微闪。
他们以为,金虹老祖送给内域御兽宗的这份请柬,应该是送给那位著名的卜师浩成道尊的,没有想到,对方竟在上面光明正大地写下了楼青茗的姓名。
一个金丹修士的名字。
莫非是,金虹老祖与这位御兽宗的少宗主,还会是忘年交不成?!
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但面上却没有露出分毫,只礼貌地与他们行礼,并派出一位修士为他们引路:“两位道友,里面请。”
此时,银霜海内部,一众早早得到道场邀请、却又没有实力旁观雷劫的修士,早已等在了银霜海专门布置的道场内。
见御兽宗的两人进来,他们的神识不约而同地看向两人,想要多多进行观察,可惜却是无果。
因为两人的周身,不仅有浩成道尊护持着,还有楼青茗等人的绛宫涟漪包裹,众人不要说是探查细节,在他们的神识之下,甚至很难发现御兽宗的这两个人。
就好似他们的身影,已经完全从他们的神识视线内,被抹消了一般。
“哟,浩成,我还以为你不会过来了呢,已经你一般对这些不感兴趣。”
“你也知道那是一般情况下,现在这不是并非一般的嘛。”
……
在乍起的寒暄声中,坐在前列的几位丹道王家的修士,与其他修士一起随大流地,收回了他们的探究神识。
在此期间,他们的面上不动声色,实际却是在传音交谈:“手腕上戴有莲子,其他位置挂有藕身。”
“光明正大地过来蹭名额啊,也是不要脸。”
“现在谁又不知道这位少宗主与贺楼氏的关系?!这本也不是什么需要掩饰的事情。”
“至于咱们之前想要探究的事情……”
“已经开始行动,刚好趁着楼青茗在这边,楼青蔚那边也刚好落单……”
*
同一时间,御兽宗从白茅秘境归来的飞舟,其速度虽没有浩成道尊拨云追日的速度快去,却也不慢。
当他们远远路过那厚重劫云的边缘时,一个个地,均不由发出惊叹:
“好厚的云。”
“这还只是边角,并非劫云中心,我都难以想象,劫云中心会是怎样的盛况。”
“飞升大能才能经历的飞升劫云,又岂能是一般?!就我这般大的年龄,也是初次得见。”
“这远远看上一眼,我都能吹上几十年。”
……
说话间,他们的飞舟已然徐徐地飞过与劫云最近的位置交点,向着御兽宗方向继续飞去。
沉永兰笑嘻嘻地靠在静重身边,确认小师弟又回到静重身上缠绕得好好的以后,眉宇不自觉舒缓,她靠在她肩头肩头笑道:“师父,您以后的雷劫,肯定声势比这都大,我们都等着这一天。”
静重侧首,看着这几位近些年对她越发依恋的弟子们,眉眼微微弯起:“那便承你吉言。”
“那是将能肯定实现的论断。”
“师父,我们对您,可是比对我们自己,都更有信心。”
静重视线滑过她的面颊,目光柔软。
她的这些弟子们啊,不愧是她一手培养教导出来的,无论心间藏匿着多少小心思,整体看下来,却都是各有各的可爱之处。
也不知,是否是她天然带有的做人师父的偏爱眼光的问题。
资质、缺点,这些对她而言,都不重要,只要他们的心思都是正的,那她就都依着他们。
“那我确实是很有信心的。”她缓缓开口。
她到底是曾在各大宗门的百年盛会上,仅凭借一人,就打赢了三大宗十三位修士的存在,更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