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
遮着脸的古怪家伙拜托去做一件事。
顾惜朝没有资格听他们说话,男人去做那事时也是单独去做的,他带走所有银两,把顾惜朝关在房间里,让顾惜朝不要想着逃跑。
做完事后,男人揣着那柄玉如意回来了,表情兴奋,身上带有浓重的血腥气,鞋底是掺着血的泥。
顾惜朝不知道他是杀了人,还是干了别的什么,不敢轻举妄动,没有表现得过分聪明。
他那时真的很害怕。
玉如意是古董,价格本应更高,男人问过许多地方,所有的价钱都不让他满意,所以那柄玉如意一直没能卖出去。
顾惜朝说到这里停了停,他看了看步明灯,青年坐在旁边安抚地向他笑了笑。
无情垂首深思,余光瞥见两人的互动,心情微妙。
他以为——步明灯不想陪顾惜朝,那个时候步明灯的笑容透露出了那样的意味。
但如今来看显然并不如他所想。
既然如此,为什么步明灯会露出那样的笑容呢?
他那时想了些什么?
无情发现自己不知为何,很在意步明灯的那个笑容。可能是因为那笑容中透露出来的冷淡意味和步明灯展现的形象有些违和。
这些都和无情没有关系,他甚至也察觉到了顾惜朝心里的小算盘,他不打算干涉,而是根据顾惜朝说出的信息,继续调查下去。
顾惜朝努力回忆,又断断续续地说了一切他记得的细节。
他希望能在步明灯面前展现出自己的优点,如果一个人毫无长处,那么没有被留下的理由。
步明灯只是安静的在一旁倾听着,顾惜朝的迫切连无情都有所察觉,但步明灯只是表情平淡,却会在顾惜朝偷偷瞄向他时微微一笑,或者望着窗外发呆。
他好像并不在意灭门惨案的主犯是谁,是谁将玉如意送给男人,他甚至好像连自己被碰瓷的事都毫不在意,也没有打算追究那个男人的想法。
无情垂着眼,没有说多余的话。
顾惜朝更加紧张,对话结束之后,他垂着头,心里的忐忑已经表现在了脸上。
他在赌步明灯有没有那么心软,同时也是在赌自己的运气。
无情看他一眼,又不动声色地看了眼步明灯,后者还在望着窗外,面色苍白,在光照下显得有些透明。
无情轻咳一声,打算喊人将顾惜朝带回房间,而这时步明灯忽然回首,向无情摇了摇头。
“你想留下他?”无情不动声色的发问。步明灯点了点头,又看向顾惜朝,对他友好的一笑,提笔写字。
【你愿意和我一起走吗?】步明灯通过纸笔,如此向顾惜朝发问。
小孩呆呆的看着他,青年目光温和,如他所愿问出了他想要的疑问。
顾惜朝没有错过这个机会。
他怀揣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心思,轻轻点头。
晏游这样做并不为别的什么,只是因为这样做符合人设。
步明灯幼失怙恃,父母的昔日亲友如狼似虎,环伺四周。步明灯无人可以依靠,只能以一己之力保步家不乱,即便如此也仍付出巨大的代价。
顾惜朝让步明灯想起那些意图利用欺骗他的亲戚,他最为厌恶的便是别人的利用,但另一方面,挣扎着想要活下去的顾惜朝也让他想到自己。
步明灯勉强稳住步家后病情加重,缠绵病榻,苟延残喘,唯一的念头便是活下去。
——替他的家人活下去。
透过窗子看到的蓝天白云,飞鸟遮阳,都是让步明灯努力活下去的动力。
所以步明灯的心情一度很矛盾,经过思考,步明灯最终做出选择,写下了那幅字。
这个选择是符合人设的。
顾惜朝手心全是汗,难言的喜悦包围着他,但他又隐隐感到不安,步明灯如同没有注意到一般,征得无情的同意后,带他回了客栈,准备之后搬到神侯府的别院。
——这也是符合人设的行为。
步明灯待人疏离,对楚留香这样天生引人亲近的人都冷淡以对,更别提一个只见了几面的小孩。
系统直咂舌:【你真无情啊。】
晏游的本体悠哉悠哉喝酸梅汁:【那是步明灯。】
晏游把四个马甲分得很清楚,系统看过他写的计划书,直呼牛掰,这个时候也仅仅是吐槽一下罢了。
步明灯满足了顾惜朝的小小愿望,对他伸以援手,而晏游这边也在不久之后也被追命找上门来。
“你怎么歇业不干了?”追命好奇地问他,叹道,“冷血很失望的。”
晏游乐了:“你比我还会胡说,你以为我不知道冷血外出办案了吗?他哪儿来的机会失望?”
追命挑挑眉毛:“你知道我的意思就好。”
晏游道:“理由很简单,夏日炎炎,我不想受罪。如果你有让夏天像春天一样温暖而不是炎热,我很乐意去讲故事。”
追命赶忙摆手:“我可没有那么大能耐。”
晏游确实不像是缺钱的样子,说书也是为了打发时间,追命只是随口问一问,他又道:“既然如此,我和你私下相处时,你总得给我讲几个故事吧。”
晏游露齿一笑,道:“你觉得呢?”
追命眨巴眨巴眼,觉得可能不大行。
小晏先生歇业一事在京中确实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他讲话风趣,为人活泼,神清骨秀,又赏心悦目,大多数人都很乐意同他相处。
只是除了台上的小晏先生,台下的小晏先生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住在何处,他们对此都一无所知。
意人往往心思灵动, 晏游歇业后有书坊的人找晏游合作, 想将他的故事化为文字,整理出书。
平民百姓中识字者寥寥,但晏游用大白话讲故事,只要有一个识字的人买了,便能很快传播开来。而达官贵人大多识字,他们会因抽不开时间不能来樊楼听书,已经错过了许多故事,若是将书卖给他们又是一大进项。
百年之后,晏游的故事会在民间流传,不会被人遗忘。
晏游笑眯眯地听书房的老板讲述理由,连着听了三位老板的话,他头一点,嘴角一扬,选了第二位书坊老板。
书坊的名字是浩海书坊,书籍浩如烟海,无穷无尽,学无止境。
皓海坊背后的老板是金风细雨楼。
第一本书是晏游讲的短篇故事集,晏游花了三天,吃着解暑的小零嘴,盘腿坐在椅子上,慢吞吞地将自己脑子里的故事整理为文字,皓烟书坊的人在约定的时间专门上门取走。
原本书坊是打算晏游口述,专人写书,但晏游拒绝了。
他的故事他自己清楚,由别人来写,中间终究有些地方不同。
晏游的字很有特色,小楷板正,但他起笔落笔之间能看出一分潇洒不羁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