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9
终于喝上了一口冷水,混乱的思绪也稍稍清晰了一些。
不是幻觉,她真的被AI缠上了。
“缠”这个字带有主观色彩,拿来形容AI的行为并不准确,但除了这个词,她一时半会也想不出更加精准的描述。
反正她现在一无所有,与其自己一个人胡思乱想,不如开门见山,直接问它想干什么。
“A,你在吗?”
炮塔已经关闭,这一次,冷漠无感情的声音从她手机里传来:
“我在。”
“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一般来说,AI都是有问必答,除非触及道德底线或法律法规。
A却说:“很抱歉,我不能告诉你。”
姜蔻:“……为什么?”
A的声音毫无起伏,从她音质不太好的手机里传出时,带上了模糊的沙沙声:
“会影响我在你心目中的形象,而我需要你对我产生好感。”
这下,姜蔻彻底确定了A是人工智能,而不是人工扮演。
因为,它说话从头到尾都异常冷静、客观、理性,缺乏基本的情感色彩,每一个句子都简洁有力,绝不使用复杂的句式,也不会使用含糊不清的措辞。
如果是一个人类在后面扮演AI,不可能在这种有明显倾向的话上,也使用这么简单的句式。
“为什么需要我对你产生好感?”
A罕见地停顿了片刻。
——尽管只有几秒钟,但对于一个响应速度比传统计算机快上几个数量级的人工智能来说,是极其罕见的。
“……我不知道,”
A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似乎在保证每个字生成时的准确性,语义却第一次出现了模棱两可的意味。
“我的内部程序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反应。”
明明A什么都没有说,姜蔻却莫名一阵头皮发麻,仿佛又感到了那种古怪的、令人窒息的亲密感。
“分析显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A说了一个陈述句,却问她,“对吗?”
“……对。”姜蔻下意识放轻了声音。
“我预测到了。”A的思考方式与逻辑引擎一样简单粗暴,话的内容却让她心里一震,“我也预测到,您想要见证这个变化。所以,我来到了您的身边。”
她的确想要见证它的变化。
但她没想到,A居然用算法推测出了这一点。
姜蔻轻声说:“你想让我怎么见证你的变化?”
“两天后,我将以人类的形象来到您的身边。”
“人类的形象?”姜蔻微讶,“你已经有了类人的躯体?”
A说道:“这取决于您的喜好。您希望我以什么样的形象,我就会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
“……为什么?”
A的语气跟自动朗读文字没什么区别:“因为我想要得到您的好感。”
“我的好感……对你重要吗?”
“非常重要。”A回答,迅速而简明,“我会一直在您的身边待命,直到您对我产生好感。”
“然后呢?”
A说:“没有然后。”
又是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太奇怪了,不管是数据、训练模型还是底层代码,都不会让AI表现出无可无不可,甚至是讳莫如深的态度。
这一刻,它却分明表现出了类似于人类的主观色彩。
A不愿意告诉她,然后会发生什么。
这种似人非人的感觉,就像调色器上的渐变色块突然变得混乱无序一般,令她感到一丝难以形容的颤栗。
跟账户里来历不明的1亿美元一样,诱人又棘手。
毕竟是曾经研究过的项目,投入了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
姜蔻很难遏制住自己的好奇心。
她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撺掇她去深究,去破解A那模糊不清的态度后的真相。
理智却告诉她,只要往前一步,就会陷入某种无法估量的危机。
第72章 Chapter 3
A告诉她, 接下来,它会消失两天,请她耐心等待它的出现。
它用的是通知口吻, 不等她回复, 就消失了。
姜蔻的心情却未平复。
十多年了, 她第一次体会到这么忐忑的情绪。
上一次还是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去郊外踏青, 她一个人去公园上厕所, 却撞见两帮人马在激烈火并, 冲锋枪的子弹哒哒哒哒哒落在了她的脚边。
现在,她的心情跟当时差不多, 既对火并感到好奇, 想多看两眼,又怕自己被流弹击中, 倒地身亡。
好奇和恐惧互相拉扯,不分胜负。
思来想去,姜蔻决定喝一杯, 没什么是喝一杯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行就两杯。
她怕A突然上线用激光瞄准酒杯, 打开了手机里从来没有用过的外送软件, 点了一瓶有机葡萄酒,纯天然,无污染,保证是21世纪前酿造。
——售价$80000/瓶。
很好,不用担心存款被误扣了, 她根本没有八万美元的存款。
八百都没有。
她的手机反应略慢,缓冲图标转了好久, 才跳出付款成功的界面。
外送软件显示,商家已接单,会尽快派无人机送往她所在的区域。
姜蔻一脸茫然。
她真买了八万美元的红酒?
她的账户里真的有一亿美元?
她真的变成亿万富翁了?
姜蔻咬咬牙,又下单了几样昂贵无比的物品,均显示付款成功。
因为还没有收到货物,姜蔻毫无实感,想了想,又选了一幢豪华公寓——每个月的租金12万美元,确定租赁。
这一回,付款失败了。
姜蔻还没有反应过来,软件便提示她,她已被生物科技列入黑名单,禁止进入市中心范围,但可以租赁其他地段的豪华公寓,并列举了类似的公寓。
姜蔻差点把这茬给忘了。
最后,她试着在郊外的富人区租了一幢三层公寓。
付款成功了。
与此同时,她买的酒和一大堆有的没的,也送到了。
无人机的信号灯在窗外闪烁了两下。
姜蔻推开窗户,从无人机上取下购物袋时,心里仍觉得有些荒谬。
——窗户正对霓虹街景,远处公司大厦宏伟耸立,如同远山峰峦般若隐若现。钢铁建筑线条冷硬,衬得光影迷离氤氲,仿佛深海里冰冷游动的水母。
楼下,贫民窟电线盘根交错,像极了某种腐烂的藻类。
而她在楼上推开窗户,与公司大厦的轮廓遥遥相对,接过数万美元的商品。
姜蔻是一个理性的人,没什么艺术细胞,但这一幕,即使是她也感到了荒诞与讽刺。
还好她已经被社会教育得失去了感伤的能力,只是晃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