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3
。
“你们平时都吃这么好吗?”云阳郡守城将士不可置信地看着前方大口吃肉的人。
不是他没见识,看着那一盆盆色泽澄亮的鸡肉、金黄油光的肉丸子……实在是太震惊了。
荆楚已是繁华富裕之地,他们跟着汉阳王,平日吃得也不算差。然而今天见识了燕昭军中这些人吃的饭菜,让他们顿时觉得之前自己吃的简直是猪食。
费允手下的一个骑兵摸着鼻子笑了笑:“不是顿顿如此,平日里我们吃得也很素,不过每拿下一座城,我们就能像这样吃一次好的。”
另一个步兵营的将士笑着道:“即便是吃素,有我们夫人在,哪怕是野菜粥呢,做出来的也都很好吃。”
先开口的那名骑兵笑着接话:“是,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夫人做的水芹木耳烧腐竹。”说着,他舔了下嘴,“那腐竹烧的和肉差不多,吃着很是下饭,就着腐竹木耳,我能吃下三大张粗面饼子。”
另一个骑兵继续跟道:“夫人哪怕熬一锅粟米粥,也比旁人煮得好吃,她煮的粟米粥,清香软糯,吃着都没那么糙,我能连喝五大碗!最后把碗底子都舔干净。”
那位问话的云阳郡将士听得一脸羡慕,不由自主地舔了舔唇,他又转脸看向前方埋头狂吃的人,越看越羡慕。
于是他跟身旁的骑兵聊了起来,得知军中平日里的比试规矩后,他握紧拳头,满眼兴奋。
“好期待啊,不知下次比试是什么时候,我也好想参与,也想去挑战一位百夫长。”
骑兵拍着他的肩膀和气地笑了声:“嘿嘿,很快就有机会的。待拿下郢都,说不定还能吃到更多更美味的饭食。”
云阳郡将士一脸斗志,重重地点头道:“下次大军出征,我也要打前锋!”
因为他也想融入到燕昭的军中,想在这里站稳脚,想吃到好吃的饭食。
……
到第二天下午,比试赢了的将士全都吃完后,苗兰见还剩下不少食材,于是她将那些剩余的锅烧肉和羊肉、切成丁的四喜丸子、鸡骨架,剔除刺后的鱼肉,木耳、腐竹、野菌子,粉条,全都混在一起,煮成了大烩菜。
煮好后,她将这些肉菜分给那两千名暂时跑输了的将士们,一人一碗烩菜,配上三张糙面饼子。
骑兵营落后的五队,和步兵营落后的十五队,他们因为跑输了,本来是只能吃普通饭食的。
苗兰见他们态度很好,到了云阳没能吃上好吃的饭食,也没有任何怨言,反而更加勤奋地操练了起来。
她心中不忍,便将余下的食材做成烩菜,为他们简单做了一锅带荤腥的菜。
那两千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人端着一大碗烩菜,看着碗中漂浮的金黄小丸子和酥烂焦香的锅烧肉,一个个激动得喉间发堵,堂堂七尺男儿,端着饭碗差点哭出来。
燕昭走在军中扫视了一圈,见他们一个个端着碗不肯吃,还一副要哭的表情。
他眉眼压了压:“怎么着,吃不下去?既然吃不下,那就别吃了,继续去场中跑步。”
众将士们立马埋头开吃,一口糙面饼子,一口烩菜汤。
金黄鲜浓的汤汁,既有肉香味,又有菌子的鲜香味,多种菜融合后,激发出浓浓的香味,鲜美无比。
吃饱喝足后,众将士们比燕昭还着急,恨不得立马就去攻打郢都。
此时,三军将士个个都想快些拿下荆楚之地。
荆楚米粮丰富,拿下之后,他们就不愁吃的了。
有苗兰在,只要有粮食,无论是什么食材,都能做得很好吃。
在云阳歇息了两天,第三天的时候,大军开拔前去郢都。
也就在这时候,燕昭收到公西佐来报,渝州之危已解,他已带兵前去戎州支援,让燕昭不用担心戎州和渝矩二州。
不仅如此,公西佐以防矩州生变,还悄悄增派了人驻守矩州。
苗兰和他坐在同一辆战车里,见他看完信后唇角止不住地上扬。
“什么事呀,这么高兴?”其实她已经大致猜到了,多半是渝州和戎州没了危机,他才会这么高兴。
燕昭直接把信给她:“自己看。”
苗兰也不客气,接过信展开逐字逐句看了下去。
看完后,她不由得连连点头:“公西佐确实是将相之材。”
燕昭笑:“不然我要他干嘛?”
“那我呢?”苗兰收了信还给他,睨他一眼,“你要我又是图什么?”
“你说呢。”燕昭把她往怀里一拉,在她耳垂上含了口,“你觉得我图什么,嗯?”
他嗓音压得很低,沙沙地带着磁感,听上去性感得要命。
苗兰被他不轻不重地含了一下,便有些招架不住,身体发颤发软。
她强撑着没让自己倒在他怀中,以免让他得意。
燕昭抱着她手开始不老实,苗兰急忙推开他:“还在行军途中,别胡来。”
“我倒是想,怕你叫太大声被听见。”他压低声,隐忍道,“我可不想别人听到你的声音。”
苗兰脸上一热:“不要脸。”
……
汉阳王赵逊大概是被打怕了,接连丢失几座城,眼看着郢都也快要失守了,这才真正的有了危机感,急得全力反抗。
此番他不仅调派了五万大军过来支援郢都,还派了使者去南楚朝廷借兵。理由是——荆楚是南楚的门户,若是荆楚之地被燕昭拿下,那南楚离亡国也不远了。
南楚皇帝昏庸归昏庸,并非纯傻子,自然也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他当然不希望燕昭拿下荆楚,否则南楚就真的保不住了。
朝中一干重臣也是这个想法,以丞相钟鼎为首的文臣,和以徐衍为首的武将,大家都赞同出兵襄助赵逊。
徐衍很早就上奏提过,还不止一次,他提议想要出兵攻打燕昭,并趁机收复荆楚,只是那时候都被钟鼎压着。南楚皇帝本就是个没主见的人,在钟鼎的干涉下,更是犹豫不决,最后也没做决定。
于是这次,在赵逊来信求助借兵时,徐衍再次提议趁机收复荆楚的事。
难得的是,这次钟鼎没再反对,他当着使者的面,说襄助汉阳王攻打燕昭可以,条件是赵逊不能再自立为王,要归顺朝廷,到时候可以封赵逊为荆州刺史,统领荆楚各州郡。
赵逊看完使者带回的信后,气得一脚踢翻了公案,兵书公文落了一地。
他气得来回转,在议事厅中走了一圈又一圈,吓得底下的人大气不敢出。
最终他咬牙做下决定,同意南楚的条件。
因为他想的是,先把眼前的难关过了再说,等把燕昭打退了,到时候他依旧是汉阳王。谁愿意做一方刺史,封疆大吏再好,那也受制于人,哪有自立为王来的自在。
最主要的是,他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