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7
颂先帝勇武难挡,就是赞扬成帝英雄气概,一举关闭互市,断了乌国的精神支柱,为枉死的押粮官等官员狠狠出了一口恶气的举动。
不得不说,这样的答卷不少,甚至可以称得上多,就连朝中大臣们议及此事的时候,也有不少人是这样的态度。
可见这是一条十分稳妥的路子,可是这样的文字看的太多,就算有些词藻华丽到震撼人心,可仍旧让应青山觉得十分的乏味。
随后,应青山根据这位学子的文采,在卷面上落下一个“△”,这是第二等的意思。
此时此刻应青山终于明白了圣上为什么在抽到这一道题的时候,面色有一瞬间的异样。
应青山随后端起一杯茶水,让自己缓了缓神,等一盏茶毕,应青山终于不得不面对惨淡的现实。开始批阅起了看似五花八门,实则大同小异的答卷。
过了一会儿,等应青山拿起一份答卷时,动作不由微微顿住。
无他,这道答卷上面的圈叉排列的实在有些过于极端。
要知道,就算是他们这些阅卷官阅卷的时候也有一定的规矩,倘若第一位考官落下了圈后,其余的阅卷官最次也不能低于第三等!
这会儿,上面一个圈一个叉,称得上是两极分化,让应青山不由起了好奇心。
随后,应青山低眸看了下去。
就应青山阅过的这百余份答卷之中,作答不开互市的答卷,便有整整九十余份。
至于其他作答要开互市的考卷也不过是为了标新立异,脱颖而出。
可若是其能言之有物,应青山自然不会吝啬自己手中的圈。
可其也只不过说一些夸夸其谈,浮于纸上的言语,若是让他们这些对盛乌关系颇为了解的大臣们来看,只一眼便能看出其在耍一些过家家的小把戏罢了。
而面对那样的答案,应青山便会毫不留情地给予了最次等的评级!
看到这里,应青山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份答卷的评级这么极端了。
毕竟朝廷之中可不缺某些极端分子,哪怕一看到开头的第一句开户市这三个字,只怕这叉就落了下来,比如——户部尚书。
只不过,应青山这会儿无暇将目光投给不远处的户部尚书。
因为,他完完全全被这份答卷吸引住了,这考生文采飞扬,通篇文章气机一致,让人读来只觉得头皮发麻!
起初,应青山看到这份答卷考生作答不开互市之时,他的心中尚有疑虑,这考生会不会又是一个想要哗众取宠之辈?
可是等一行一行看下来的时候,当应青山看到这位考生连盛乌两国历年的种种战役都可以信手拈来的时候,他已经打心眼里相信了这位考生一直在暗中且密切的关注着这些国家大事。
而也正是因为这一次一次的。战争让考生也在担忧起了两国关系之下边境百姓那水深火热的生活。
互市之开,为边境之太平计。
可是仅仅只是说一两句口号,那也是谁都可以做到的,自然不值得让应青山如此侧目。
而真正吸引他注意力的,则是这位考生就开互市所提出的一项又一项堪称细致至极!
根据这些细则,应青山结合多年来对于乌国的了解,他有预感,若是互市真以这样的细则进行重开,只怕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随后,应青山深吸一口气,画上了一个圈。
第167章
三日光阴, 殿试的阅卷已经悄然结束。
正值傍晚,成帝与诸大臣聚于御书房。
“今科殿试前三名臣等已经决出,请圣上钦点。”
应青山将三份考卷恭敬呈上, 成帝微微颔首,随后直接拿起放在最上面的试卷,他抬眼一看,便不由眉心一凝,但成帝没有多言,而是将剩余的两份考卷一一阅过,这才缓缓靠回龙椅, 声音淡淡道:
“朕还没老, 一个个这是打量着朕老眼昏花了, 都来糊弄朕了是吧?!”
“臣等不敢!”
众人一时面面相觑, 仓皇跪下,应青山也拾起衣摆跪了下去, 他是知道圣上在寻什么人。
其余诸人也未尝不知。
“头一份考卷答的是什么?先帝功绩, 朕之功绩,可好汉不提当年勇, 说的这么夸夸其谈, 只怕是对乌国之事一概不知!
这都是什么狗屁文章?!你们竟然把这样的文章呈给朕, 不是打量着朕好哄骗又是什么?!”
成帝厉声呵斥着,诚然,这篇文章确实文采斐然, 可是他若要的仅仅是那等只会说些冠冕堂皇, 令人开怀的好听话, 那这科举不办也罢!
“可圣上,这真是吾等整合了成绩最好的考生的答卷了。”
户部尚书没有想到成帝竟是会直接发难, 他忙躬身道。
“成绩最好的答卷?”
成帝冷冷一笑:
“应青山,你去将徐瑾瑜的答卷给朕取来,朕倒要看看他差在哪里!”
户部尚书都懵了,他就说圣上怎么突然发难,原来是揣着答案问问题呢!
至于这徐瑾瑜何人,户部尚书还真略有耳闻。
殿试的阅卷只有他们这些重臣,所以并未糊名,而徐瑾瑜的答卷却是诸多学子中,最令他不喜的。
明明只需要最简单的方法便可以达成的目的,何须如此大费周章?
最重要的是,那答卷实在锋芒毕露,让他几乎以为看到了第二个应青山!
曾经,一时失手让应青山这只土坑里的癞蛤蟆爬了上来,是他最懊悔之事,这一次他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个徐瑾瑜压下去!
可是,曾想到,圣上竟然对他印象如此深刻。
户部尚书颇有几分忐忑不安的在原地等着,但随后他又安心下来。
殿试遴选的考卷只需要看圈中者最多之人,谁又会管这个圈怎么来的呢?
户部尚书抬眼扫了一下有些不安的两人,许是户部尚书实在太过淡定,是以那两人也渐渐安心下来。
不多时,应青山捧着徐瑾瑜的考卷走上前来:
“圣上。”
成帝也不接,那日徐瑾瑜答的快,是以所有内容他早就已经看过,这会儿他只是抬了抬眼皮:
“念!”
应青山看了成帝一眼,随后缓声道:
“市,买卖之所也。互市,北疆之太平之所也。
互市宁而北疆平,北疆平而大盛兴。大盛若兴,互市当开。”
应青山醇厚的声音响了起来,通篇文字不长,可此时此刻应青山读来朗朗上口,又一气呵成,等到最后几乎让他都要喘不上气,但即使如此,他的眼眸已经分外晶亮。
无他,这篇答卷从浅入深,将大盛多年来与乌国的对战的损失用翔实确切的数据与曾经乌国与大盛两相交好之时做了鲜明的对比。
等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