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83
那般失了稳重。
之后的两日,倒是分外平静。
只不过,是在一条小巷中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彼时正值休沐,周世耀照旧前往丰登楼宴饮,却不想与一六品官员的轿子堵在了巷子里。
那官员身后,则是平海侯府的仪仗,自然压了周世耀一头,故而周世耀只得被迫退开,请那六品官先行。
这个小插曲,让周世耀心中憋闷不已,他当然知道那平海侯府的仪仗之后的轿子里空无一人,可一想到自己先是让了位卑之人,之后更是向自己那要死不活的死对头低头,他便心里呕的慌。
等到傍晚,周世耀带着一身酒气回府,便看到那不知在自己府门外守了多久的六品官,顿时便沉下脸来。
可还不待他发作,那六品官便是一通致歉,随后周世耀更是从他的腰间看到了一枚颇为眼熟的玉佩。
一时间,周世耀的表情颇为精彩,他打量了一下那六品官,眼中顿时泛起了喜色。
他倒是没想到,那位竟然把手能伸这么长。
“本官听说,你颇通岐黄之术,不知徐大人如今如何了?”
“徐大人一切安好,劳,劳周大人记挂。”
但陈为民如是说着,又打了几个手势:
外强中干。
这个消息让周世耀脸上的表情顿时更加高兴了:
“那可真是恭喜徐大人了!好了,你一心为徐大人操劳,我便不怪你今日的冲撞了,你走吧!”
周世耀心情颇好的说着,这是继袁平信被贬官后,他收到的第一个好消息。
若是消息无异,徐家迟早会求上袁家。
袁家女娘,再不济也是个官家小姐呢!
而心情正好的周世耀,此刻自然没有留意到陈为民那有些苍白的面色。
陈为民向周世耀告辞离去,耳边却不断想起徐瑾瑜此前告知他的话:
“周大人为人善妒量小,在衙门当差时从不许位低于自己者与自己同座。
陈大人若能在迫得周大人避让后,还能通过某种手段,得到周大人的宽宥,那周大人只怕……”
陈为民看了看自己腰间的玉佩,面色苍白。
他从未想过,竟然还有如此朝廷高官与他们勾结!
而正因如此,他们已经不知道害了多少百姓的性命!
陈为民一路跌跌撞撞的走到了巷子里,而巷子之中,一座并不起眼的软轿被人掀开了帘子,徐瑾瑜看着陈为民那般模样,心中有些不忍,但只能硬下心肠。
“陈大人,结果如何?”
陈为民嚅了嚅唇,看着赤红晚霞下,少年那有些不大明晰的眉眼,轻之又轻道:
“一切,皆如徐大人所料。”
陈为民说完这话后,一个恍惚,整个人就要踉跄倒地,却被徐瑾瑜眼疾手快的扶住了,他抓住徐瑾瑜有些温热的手,如同抓住了救命浮木。
“徐大人,我不知道他们会如此,我真不知道他们会如此……”
第246章
徐瑾瑜托住陈为民, 却一直没有开口,他清楚,此时此刻的陈为民想要的不是什么安慰, 而是能让他冷静的时间。
果然,过了约莫一刻钟,陈为民终于冷静下来,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松开自己的手,看着徐瑾瑜的手被他攥的微红,陈为民一时有些羞愧:
“让徐大人见笑了。”
“陈大人这是哪里话?事发突然,且又是我强逼陈大人……应是我要谢陈大人不怪才是。”
徐瑾瑜这话一出, 陈为民心中愧意更加浓重, 他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徐大人, 您所为皆是为了我, 我岂能那等不识好歹之辈?”
陈为民当初本想入仕,一展抱负, 可是真等他做了官, 方才知道做官和读书完全是两码事。
国尚在风雨飘摇,却依旧有不知多少人醉生梦死。
他于心不忍, 心中难安, 故而在徐瑾瑜以少年之身, 愿远赴边疆之时,前往追随。
但他意外的是,这一行收获着实不小。
若不去边关, 他不会知道何为“海内沸腾, 苍生涂炭”。
若未见乌人肆虐, 他不会知道何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然而, 他从未将这所有的一切,与他所熟识的那个人联系起来。
以至于到了今日,亲眼看到那位大名鼎鼎,把持户部的前任尚书,现任侍郎在看到自己腰间带有那人印记的玉佩,更懂青衣人暗语之时,陈为民只觉得自己曾经被纱蒙住,只能懵懵懂懂,朦朦胧胧看这世间的自己,这一刻头脑出乎意料的清醒起来。
二人回到了徐府,这一路,陈为民面上闪过千万种情绪,可是徐瑾瑜都仿佛没有看到一般。
少年的身影笔挺若修竹,却更如旗帜一般,在他迷茫之际,引他拨开迷障。
等回到了徐府,刚一进书房,陈为民便不由自主的跪了下来:
“徐大人,我有罪,我有罪啊!”
徐瑾瑜闻言忙扶起陈为民,温声道:
“陈大人快快请起,自我与陈大人相识至今,陈大人从未有过逾矩之处,甚至多有助益,又何罪之有?”
陈为民愣愣的被徐瑾瑜扶起后,他坐在徐瑾瑜的对面,思索了良久,这才终于道:
“我知道徐大人此前是顾及山长的情谊,这才未曾逼迫于我直言旧事。但,今日种种,若我再不直言,只恐他日铸成大错!”
“陈大人请说。”
徐瑾瑜随后请下人送了一壶冰镇酸梅汤进来,这会儿陈为民的面色着实不大好看。
等到冰凉可口的酸梅汤咽下,陈为民的眼睛彻底清明,他端着半碗酸梅汤,整个人却像是陷入了某种回忆之中。
“徐大人既然知道我与山长此前的交集,便该知道,我有一个妹妹。”
陈为民闭了闭眼:
“可是,我那妹妹,直到那群青衣人找上门来,我才知道她乃是……前朝太子之后。”
前朝皇帝当初沉湎长生之术,已至朝政乌烟瘴气,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后太祖皇帝起事,带兵在皇宫将前朝皇帝斩下首级后,其太子、皇后妃嫔等也皆被处决。
可谁也没有想到,前朝世家并不甘心就此沉寂,再加上一众保皇党支持,在二者的合力之下,曾买通过行刑者,用移花接木之术,保下了太子的嫡子。
这位太孙虽年幼早慧,却被当初血染皇宫之事吓破了胆子,等到年长之时,竟然对一直侍奉自己的侍女起了恋慕之心。
世家岂能容他肆意妄为,但又怕太孙他日登高记挂,这便只将那侍女只赶了出去。
可谁也没想到,侍女离开之后,这位太孙竟也开始效仿其祖,寻长生之术,不近女色,竟是直接以一己之力让前朝皇室血脉彻底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