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
就会立刻被周围的其他人给骂得狗血淋头!
咱们的边关同胞都被虐杀了!卢鸿关险被屠城!你们还替那些俘虏说话,还有没有心?你们都是大夏派来的奸细吧?
可以说绝大部分的百姓三观都还是很正的,只要有正确的引导,他们还是会站在公理的一边,站在人心的一边。
而京中百姓们的反应也迅速传到了皇宫中。
皇帝在御书房召见宣景。
瞧着站在下面长身玉立的少年将军,这个被他委以重任的年轻人,惠承帝心中颇有感慨。
初闻宣景杀了三万俘虏时,惠承帝气得七窍生烟,恨不得立时将人叫到自己跟前狠狠训斥再重罚一番。
后来收到了霍崇上书,解释了宣景会这么做的缘由,并且霍崇直言如果卢鸿关一战是他指挥,他也会做出和宣景一样的举动。
当时惠承帝虽说还有气,但到底消了些,没有立刻下旨让宣景回京。不然一个打了胜仗的将军却无缘无故被急召回京,这本身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多少会惹人诟病。
现在又知道京中百姓们对宣景的印象好转,一心想做个明君的惠承帝倒更不好下重手责罚宣景了。毕竟边关百姓都为了感谢宣景一路送人回京,自己要是还重罚宣景,只怕也会引得边关百姓不满。
惠承帝一直不开口,宣景便一直安安静静站着,倒是很沉得住气。
久久,惠承帝终于开口,“你可知错?”
宣景拱手行礼,“微臣知错但不认错。”
“大胆!”惠承帝怒喝一声。
边上伺候惠承帝的太监总管都胆战心惊地瞄了一眼宣景,心道他伺候陛下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见到敢这样直白地否定陛下的。
宣景单膝跪地,“陛下,微臣知道我朝一向主张投降不杀,但今次情况实乃特殊,非常之事当行非常之法,否则如何扬我大瑾国威?且微臣也是为了陛下的名声思虑,边关百姓凄惨,若是不严惩敌军,死守降者不杀的准则,必然会让边关百姓心寒,觉得陛下不将他们的苦难放在心上。实在有损陛下英明!”
惠承帝挑眉:“这么说朕还得嘉奖你考虑周全了?”
“为陛下考虑是身为臣子的本分,微臣不敢居功。”
惠承帝一下子就笑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气的,“你倒是会说。罢了,这次的情况也确实特殊,不过日后绝对不可再鲁莽行事,即便情况特殊也要上报朝廷,等朝廷裁定,不可再自作主张!”
“是。”
“这次看在霍崇为你求情的份上,朕不罚你,功过相抵,你也别想要什么赏赐!行了,你早点回王府吧!离王定然在等着你了。”
“是,微臣告退。”
宣景退出御书房,仰头瞧着外面天光大好,一声轻笑。
他确实没想到这次能这么容易过关,都已经做好了可能会被贬官的准备,却没想到皇帝会这样重重拿起轻轻放下。他也明白,会有这样的结果除了霍将军的上书之外,作用最大的就是民间舆论的风向改变。
宣景想着那些混在人群中操着不正宗的边境口音的人,微微眯眼。
第十二章 冲突
宣景回去王府。
王府的管家高满早早在门口等着,远远瞧见骑在马上的宣景便立刻下台阶迎了过去。
高满年少时是厉王身边的贴身小厮,后来得厉王信任,做了王府管家。
这么多年来高满在厉王府全无错处,也颇有地位,就连厉王的几个儿子对他也算得上恭敬。
而高满却从不托大,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也不会像府中有些狗眼看人低的奴才那样慢待不得厉王喜欢还背负着“克父克母”之名的宣景。他对宣景与对厉王其他儿子并无分别。
“三公子终于回来了,王爷和娘娘都惦念得很。”
无论如何,该说的场面话还是得说。
宣景轻轻点头,算是应下了高满的话茬。
高满招呼过来一个门房,将宣景的马牵去马房,自己跟在宣景身边。
“怎么不见陆公子和胡公子?”
往年三公子第一天回府身边都会跟着那二位公子。
“他们还有别的事。”
宣景没说是什么事,高满也很识趣地没有再问。
高满直接带宣景去了厉王书房。
厉王作为当今皇帝的亲兄弟,却不是从一开始就养尊处优,早年也曾征战沙场,故而书房中多了些武将之风,西面墙上还挂着一张大弓。厉王善齐射,年少时在一众皇子中射箭的准头是最好的,还曾多次得先帝称赞。
书房之中除了厉王外,还有厉王妃所出的嫡子宣震和与宣景一母同胞的兄长宣旭。
宣景先向厉王见礼,之后又向宣震和宣旭问礼:“大哥,二哥。”
宣震还没说话,宣旭倒是热情地上前一把端住宣景的手臂,笑容温和地道:“都是自家兄弟,何必这么客气!又是一年没见,阿景又长高了。”
宣震冷笑,“三弟今年都十八了,还长高呢!二弟你就算要跟三弟套近乎也得找点靠谱的话头。”
被宣震挑衅,宣旭也不生气,仍旧笑着说:“大哥此言差矣,咱们去年见到阿景时阿景才十七岁,也是窜高的时候,这一年没见自然长了不少。也无怪大哥没看出来,大哥平日事情繁忙,自然不会注意到兄弟之间的小事。”
……
宣震和宣旭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看似不是很激烈但却夹枪带棒地争执起来。而处在被争执中心的宣景却安静站在一旁一言不发。
“好了!”
厉王沉声,正在斗嘴的两人立即安静下来。
厉王左右看了看宣震和宣旭,又看了看眼宣景,“你两位兄长为你争执,你怎么不说话?”
宣景面无表情拱手行礼:“让两位兄长为我的身高争执,景十分愧疚。”
宣震&宣旭:是这么回事,但感觉好像有哪里不太对……
厉王叹息,挥手让宣震和宣旭先出去。
两人行礼,转身出去经过门口时宣震还故意趁着厉王没注意撞了一下宣旭。宣旭压着火,脸色阴沉。
书房中只剩下父子俩。
厉王看着面容刚毅、身姿挺拔的宣景,久久才开口:“你可怪我?”
怪?哪件事?
宣景垂下眼眸,“儿子不敢。”
厉王:“当年送你离京,我心中也有不舍,但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没错,不然你这昭武将军的官职从何而来?至于这次你犯下大错,我并未在陛下面前为你求情,就是希望你明白,有些明知道不讨好的事情,要么不要做,要做就得有善后的本事,不能指望别人帮你,就算是你的父王,也不可能一辈子罩着你。”
宣景:“父王说的是。我并未想牵累父王,也提前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