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
膊,也是听说他手不老实。结果那帮不要脸的还敢去单位闹,这事儿涉及到我妹妹的名声,还不好解释……”
事关女孩子名声,还真不好解释。
虽然两个人还没发展到那一步,可传着传着,搞不好就传成他妹妹已经跟人有一腿了。
何二立生怕夏芍误会陈寄北,解释完事情原委后又道:“你以后可千万离那人远点,她想把她侄女介绍给寄北,寄北没同意,她就到处说寄北的坏话。”
那也难怪那天一听说她是陈寄北媳妇儿,就冲着她来了……
夏芍笑笑表示知道,刚要走,何二立又叫她,“我们单位要招家属工这事儿你听说了吗?”
夏芍就是奔着找工作来的,不过这件事她还真没听说。
何二立一见她这表情就懂了,“寄北没跟你说是吧?”
他有些无语,“他这人就这样,事情不板上钉钉了,一个字都不会往外漏。不过这事最少有八分准,有些家属在服务队里干活的,已经准备辞职进单位了。”
家属服务队常组织工人家属做临时工,丈夫是工人,妻子就可以去队里报名。
不过队里提供的工作都是短期的,什么去菜窖子收拾菜,去造纸厂扒树皮……
活又累,还干不长远,哪像单位的家属工,一有机会就能转正。也不怪这个风声一放出来,就有人把服务队那边的工作辞了。
这对夏芍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她弯起眉眼,“谢谢你告诉我,等过两天下了大雨,我请你吃鱼。”
蔬菜副食商店的鱼类都是有供应的,眼下不粘不节,哪来的鱼?
何二立没往心里去,“多大点事。”独轮车一转向,摆摆手走了。
夏芍想着招家属工这件事,也没注意跟麻子脸一起那个眉毛有些淡的女人见他们家又在动土,多打量了她几眼。甚至折回来,又站在他们家胡同口观望了一阵。
何二立可能还真有那个吃命,夏芍许诺他第二天,江城就下雨了。
下得还不小,夏芍听见雨点拍打窗户的声音出去收衣服,才跑了两趟,大雨已成瓢泼之势。这回土地吃足了水,明明中午雨就停了,晚上陈寄北下班,地面上还有水坑。
路不好走,陈寄北在胡同外就下了自行车。
没想到刚转进胡同,就有个在那打转的人拦了上来,“你就是陈寄北吧?”
那女人四十岁左右,长得还行,就是眉毛有些淡,在外面待得有点久鞋都湿了。
陈寄北确认自己不认识对方,“有事?”
见他没否认,女人眼睛一亮,又把他从上到下打量了一遍,越看越满意,“当然有事,不过这事儿不好当着外人说。我家就在这附近,你跟我来,上我家说。”
陈寄北被她打量得皱了下眉,推着自行车直接从她旁边绕开。
“哎你别走啊!”女人又追了上来,“我有事找你帮忙,给钱的!”
这要是一般人,听说给钱的,总得停下来问两句吧?
陈寄北没停,不仅没停,走得还更快了。
淡眉毛女人没注意,脚下一滑摔了个屁股蹲,又不顾一身泥赶紧爬起来,“我想找你借个种。”
借种?
这回陈寄北总算停了下,只是脸色不大好看。
女人怕他误会,赶忙解释,“不是我,是我家亲戚。”
她凑近几步,小心看看左右,“我那亲戚结婚七八年了,还没个孩子,她男人不能生,又怕被人笑话,叫她想办法出来借个。正好我听你媳妇儿说你那方面厉害……”
“我媳妇儿说?”陈寄北面色微顿,变得有些古怪。
“对啊。”女人怕他不信,把夏芍那天的话添油加醋又说了一遍,“你这才新婚,一晚上六七次她哪受得了。我看你们家炕都塌两个了,你还不如往外使使劲儿。我那亲戚说她可以给五百,你要是同意,我明天就写信,叫她过来住俩月……”
陈寄北都没听她说完,冷着脸就走,看背影还有些凶。
第19章 救人 我怀孕了,孩子是刘大军的……
夏芍还不知道自己吹的牛已经传到了当事人耳朵里, 她正在外面搞大工程。
中午雨停,下午她就出门了,折了些柳条, 动手编了个鱼坞子。
这是一种类似鱼篓的东西,不过编得比鱼篓松,只在侧面留一个开口。下坞子的时候开口朝向河流上游, 下到水流略急的地方,鱼钻到坞子里, 就再也出不来了。
小时候她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补习班兴趣班没报几个, 倒是淘气学了不少。
反正也没人逼着她, 只要作业写完,夏天下河摸鱼, 冬天冰面上放爬犁,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导致她从小就没怎么卷过, 大学毕业后选择北漂,也没当几年社畜就觉得没意思, 宁愿回老家闲适度日。
现在想想,还是小时候疯玩那段时光最快乐。
夏芍拎着鱼坞子沿着河边走, 找僻静一点的地方,省的她忙活半天, 被别人摘了桃子。
最后她在火车桥下找了一处地方, 本来走火车桥的人就少,桥下水又深。五月里天还不太热, 也没人会为了凉快去桥底下洗衣服,正好有个涡水有些急,她就把坞子固定在了下面。
下完上岸, 明天早上再找时间过来拿就行了。
夏芍放下裤腿,刚穿好鞋袜,就在桥上看到了个熟人。
也不算太熟,毕竟只在陆泽同家见过一面。但那一面印象太过深刻,夏芍还是一眼就认出来那是刘铁萍兄弟媳妇的妹妹杨巧娟。
杨巧娟倒是没看到她,一直站在栏杆边盯着水面发呆。
正好夏芍也不是很想跟这人打交道,收回视线拨开杂草上桥,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扑通一声水响”。
夏芍莫名心里一跳,赶紧回头。桥上哪还有杨巧娟的身影,只剩两个路过的半大孩子吓得面无人色。
夏芍赶紧往回跑,跑出近十米那俩孩子才想起来要尖叫:“跳河啦!快来人呐,有人跳河了!”
可是这地方本来就偏,能有多少人?
夏芍想也没想脱下外套,丢给其中一个孩子,“帮我拿着。”又朝另外一个喊,“快!去二商店后面的柳叶胡同左边第二个胡同口,找陆泽同陆厂长家,就说杨巧娟跳河了!”
刘大军家在哪她不知道,只能找陆泽同。
那两个孩子完全被吓傻了,根本没反应过来。
夏芍只能又重复了一遍。
这下那个大一点、有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听明白了,“去二商店后面的柳叶胡同找……找陆厂长?”
“快去!”夏芍这时候已经跑到了杨巧娟跳河的地方,甩掉鞋子直接翻下了栏杆。
感谢她小时候比较淘气,下河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