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5
可是我觉得人更好看,但说不出口,怕谢承瑢听到了误会什么。他又牵着照夜往前走,说,“谢小官人,要是能每天和你一起看云就好了。”
“为什么?”谢承瑢又问。
赵敛随嘴一塌:“就是想啊,人做事又不是非得计较什么缘由。想,就是很想。”
谢承瑢柔声说:“如果以后你想让我陪你一起看云,可以来找我。”
“真的?”
“真的。”
赵敛高兴了,嘴角一直扬着:“那我肯定是要每天都看啊,雨天看雨,晴天看云,阴天就看小马。”
谢承瑢心情很好,什么话都能答应。
赵敛问他:“那以后下训了,你能不能来找我?”他答应了。赵敛又问:“那我们以后可不可以每天都一起去吃饭?”他还是答应。
赵敛松了一口气,开始得寸进尺了:“谢小军候,你是我的上官,应该多赏我才是。”
谢承瑢不明白:“你要得什么赏?”
“你每日陪我呆在一处,就算是给我的最大的赏赐了。”赵敛说。
谢承瑢的耳朵都红透了。他别过脸:“无功不受禄,二哥,无功就讨赏了?”
赵敛问:“什么功才能讨你的赏?”
“军功?你在军营里乖一点儿,就有军功了,就可以来讨我的赏了。”谢承瑢说。
赵敛嘿嘿笑:“那我每天都可以来讨你的赏了,因为我每天都会很乖。”
骑了一个时辰马,天黑透了,谢承瑢脑袋也转转地发晕。
“我们回去吧,这时候去吃饭,也没人跟我们抢了。”赵敛说。
谢承瑢说好,就要准备下去了。
赵敛说:“我托着你,你不要用力,身上有伤呢。”
谢承瑢疯了那么久,现在才想起来自己受了伤。他也难得装一回柔弱,被赵敛扶下来,还朝他作揖:“多谢二哥。”
“你真爱谢我,你和我之间,没必要谢来谢去的。”赵敛说。
谢承瑢颔首,但还是说:“多谢二哥。”
回去的时候,赵敛又在说废话了。问了好几遍吃什么,但谢承瑢都会耐心地回答他:“吃蒸饼吧。”
“你很爱吃蒸饼?”
“也不算很爱,就是忽然想吃了。”
哦,赵敛这就明白了,跑到庖帐给谢承瑢领了四个蒸饼。谢承瑢很吃惊:“不是说一个兵只能领两个么?”
“所以我的那份给你了。”赵敛说。
谢承瑢不要他的饼,推了回去:“你吃吧,你不吃,晚上又要饿了。”
“我有吃的,你放心。回头我把我帐子里藏的好东西都带过来,你看看要吃什么。”
月光爬在树梢,也有什么悄悄爬上心头。说起来天花乱坠,但在照夜背上的那些时刻,又或者说与赵敛在一起的那些时刻,是谢承瑢十六年以来最快乐的时刻。
*
崇政殿内烛火通明,有小黄门躬身而过,步履轻盈,声音微微。
李祐寅坐殿中,一面看着奏疏,一面听太史局令孔渊奏对。这十日以来,孔渊一直观天象,测了几个宜长公主出降的吉日吉时,过来给官家选。
“九月十月太仓促了,毕竟是长公主出降,不要逼得太紧。”李祐寅说。
孔渊叉手说:“官家所言极是。九月十月仓促,十二月初五倒还好些,日子也不错,官家觉得如何呢?”
“十二月初五?尚可,叫他们筹备去吧。”李祐寅丢下手中札子,又问道,“孔卿近日还算出什么了?”
“瞒不过官家,臣确实还算出来些有关于社稷之事。”
李祐寅其实是不信天象的,但既然孔渊算出来了,他也可以当个乐子听了。便问:“什么事?”
孔渊说:“回官家,有彗星袭月,遥指北方,又临冬日,北方多雪,恐有雪灾,亦或是因雪生灾。未来三年之内,官家一定要小心雪。”
“雪灾?”李祐寅漫不经心地翻开下一本札子,“看几颗星星,就能推算出有雪灾?”
“还是小心些好。”孔渊说。
李祐寅随意应了一声,读起来手中的札子。这是新除御史台主簿刘宜成上表的“乞请皇太后殿下还政札子”,比所谓观天象更让他来兴致。他笑着看札子,敷衍孔渊说,“你回去吧,我会小心雪的。
孔渊走了,李祐寅才说起来刘宜成的札子:“女人执政,牝鸡司晨?这要是给我那个仁慈的娘娘看见,真不知道要怎么做呢。”
殿里没有任何黄门敢议论政事,李祐寅也当是自言自语了。他对着崇政殿窗外的天色问:“韦霜华,你信天么?”
韦霜华说:“臣信。”
“孔渊要我小心北方,说有雪灾?你说观个天象,就能未卜先知吗?”
韦霜华摇头:“臣不知,但自古以来,能观天象者多有智慧,所言必有其道理的。”
李祐寅很是惊讶:“你竟也同我说这么多了!”
韦霜华说:“只是臣的鄙薄见解,臣失言了。”
“你不是失言!”李祐寅露出星星点点的纯真神色,“我很高兴,我希望你多说话,说像从前那样多的话。”
韦霜华却不敢再说了,他低下头,恭敬对李祐寅行礼:“官家,臣不应该逾矩。”
李祐寅眼里那些纯真的神色忽然灭了。他有些失落:“是啊,是啊,你不想说,我就不为难你了。”
他把奏疏合上,问,“我是不是有几日没到皇后那里去了?”
“是,已有十一日了。”
李祐寅放下札子,轻叹一口气:“十一日?去看看皇后,不看札子了。”
**
皇后辛明彰住在凤仪阁。
辛明彰在家中排行第十,十四岁便被封为皇后了。她聪慧过人、胆识过人,饱读诗书、善琴书画,又能解官家心事,故最得官家宠爱。
李祐寅去她阁中时,她正在调琴,听闻内侍来报,即刻丢下琴,往门口见官家。
“请官家安。”她浅浅笑着,“官家要来,何不早叫人来说?妾什么都没准备。”
“无需你准备什么,”李祐寅过来牵住她手,叹道,“瘦了。”
辛明彰身边的侍女说:“圣人这是太过思念官家,思极故瘦。”
“不得无礼胡说。”辛明彰转而再拜李祐寅,“官家政务繁忙,应以国事为重。妾这就吩咐人做些羹来,秋日夜凉,且先暖暖身子吧。”
李祐寅笑笑,坐下来看皇后调琴。
弦声如点滴,打在寂静空荡的夜。他望着皇后白皙如葱根的手指,正轻拨琴弦;又向上见她如含朱丹的唇,带着微微笑意。
阁内有淡香,安逸极,又动人极。李祐寅低下手来,摸着袍子上的繁复花纹,笑道:“真香,彰儿调香的手艺,一直都这样好。”
辛明彰停琴,屏去侍女,这才对李祐寅说:“官家许久不来了,妾身为了官家,特意调制了更好闻的香。”
李祐寅笑意愈发深刻:“有没有给娘娘换好香?”
“换了。”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