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
听都不听就把她轰走了:
“像你这样来推销的我每日要赶几十个。”
小洁拖着沉重的步伐去找梨歌:
“我找了好久,又去批发城又去商超,但都没有推销出去我们的小龙虾……”
怎么能卖出去呢?
梨歌当然不想卖出去,但又心疼她辛苦
于是想办法哄她:“只要时机到来,肯定会卖出去的。”
什么时机呢?
小洁不解。
“要不,我推我家三轮车去城里去卖卖?”
“千万不要!”梨歌忙拦住她。
可看小洁的架势肯定会私自开拓市场,
梨歌不想让自己的私心害得小洁辛苦奔波,
因此只好想了个拖沓的好办法:
“其实我亲生父母家不是在城里有些门道吗?我想找他们帮帮忙。”
小洁果然反应过来。
是啊。
金家有各种产业 ,一定能帮忙找到销路。
她松了口气:
“原来梨歌你早有打算,我还当没准备呢,好险。”
梨歌也松了口气。
好险。
不过小龙虾也不能老放在池塘里。
因此她大手一挥:“先给你和胡奶奶一人一篓做福利!”
田小洁带着小龙虾回家。
田叔很高兴。
小洁生病已经很久。
在医院开了药,每天吃那药小洁整个人都行尸走肉一般木呆呆。
他私下里没少跟田婶发愁叹息。
没想到跟梨歌在一起后,居然一天天精神起来。
更别提梨歌还给她开工资,就是老两口给她交钱都心甘情愿!
看见小龙虾田婶笑:“你还有这福利!”
田叔想着做菜:“一个五香小龙虾,一个蒜蓉小龙虾。”
他系上围裙开始做饭,一边称赞:
“这小龙虾真干净,都洗不出泥来。”
“那是!”小洁很自豪,“这是我们特意做的水循环系统。”
小龙虾做好了农家院里都飘着香味。
“好香!”
小洁拿出手机拍照。
田叔和田婶对视一眼,
颇感欣慰。
孩子生病这几年呆若木鸡,
对万事万物都不感兴趣。
没想到她终于像从前一样有活力了。
老两口此时感激梨歌的心思达到了极致。
小洁在低头发朋友圈:
“辛辛苦苦养出来的小龙虾终于可以吃了,一份红烧,一份五香。”
配图是两大盘热气腾腾的小龙虾。
发出去的那一刹,小洁忽然反应过来。
上次发朋友圈还是她大学毕业那天。
之后社畜生活让她逐渐熄灭了对生活的热情。
她忽然眼眶有点发酸。
她忙低头刷手机掩饰自己的情绪。
就在这时有人给她点了个赞。
第10章 宣传小龙虾
点赞的是赵老板。
还热情评论:
“吆,这是新鲜出炉了?”
军功章也有他生态缸的一半。
小洁回复了他,想给他也寄一份。
毕竟他营造的生态循环系统的确立了大功。
送了不少水草不说,
后面池塘水草生长过程中他也帮忙指点了很多。
因此她回复老板:“明天我给你送一份过去。”
正好明天田婶去城里进货,小洁便打算带一笼小龙虾去答谢。
*
梨歌此时正蹲在院里对着一盆小龙虾发呆。
这是她给自己捕捞的员工福利。
可是谁能给她讲讲为什么这些小龙虾个头这么大啊?
明明她没有把虾苗扔进去后就没管过。
虾不是得吃抗生素吧?还得打药吧?
自己明明什么都没干!
“不正常,一定有哪里不正常。”
梨歌念念叨叨。
她拨通了龙虾苗厂家的语音电话,
询问原因:“你们厂里出产的小龙虾怎么这么大?”
“个头小没关系,咱们自然生长的龙虾就是有大有小……”
业务员滔滔不绝说了两句,
忽然才反应过来。
等等,
她说得似乎是“大”?
“梨老板,你问的是……”
梨歌重复了一遍问题,
担心业务员不明白还把照片拍给他看:
“你瞅瞅。”
业务员看到图片那一刻先是不可置信,
随后一拍大腿:“绝了!”
他兴奋不已:“一般亩产400斤,像你家这样一定得产个500斤!”
梨歌眼前一黑。
她要那么多小龙虾干吗?
业务员激动得声音都要颤抖了:
“梨老板,你这个图片我能不能拿走当广告啊?”
他从盱眙小龙虾之乡来到岷江市推广龙虾苗,
但价格太贵,
加之养殖户都认为跟岷江本地龙虾苗没什么区别,
因此一直门庭冷落。
没想到啊……
没想到终于有翻身这一天!
“不行。”梨歌忙拒绝。
开什么玩笑?
要是这么大的小龙虾被曝光,引来顾客怎么办?
绝不能让上次黑石沟事件重演!
业务员悻悻然应了声好。
的确,这可能涉及商业机密。
不过他还有别的问题:
“那可以问问梨老板你是怎么养出来的呢?”
梨歌也不知道啊。
到底是为什么啊?
最后还是业务员来李家村亲自考察了一番才探究出原因:
“原来是黑石沟的原因!”
黑石沟?
“是啊,这黑石沟遍布的黑色砾石其实就是火山石。”
这个梨歌知道啊,
可这与小龙虾有什么关系?
“火山石的土壤呈现弱碱性,而弱碱性正是最适合小龙虾繁殖的环境。”
“别人养殖时要专门买氢氧化钠充分稀释后全池泼洒给池塘增碱呢。”
梨歌吸了口冷气。
又是黑石沟。
难道她命里注定与黑石沟犯冲?
“当然这只是一个原因。”
“第二嘛,你这个池塘自成生态体系,病害少。”
“第三,一般龙虾投放都是50斤一亩,但我记得你当时为了大手笔选择了30斤一亩,甚至还不惜临时多挖了两个水坑。”
这梨歌是记得的。
那是因为她想多花钱啊。
这与小龙虾生长大有什么关系?
“低密度养殖,所以反而小龙虾身心愉悦,成长得更大。”
业务员越说越激动:“原来梨老板早有打算。”
碱性水质增益,
不用刻意种水草控制种群残杀,
不用刻意调配药物,
不造成生态失衡,
最后反而成就了最好的小龙虾!
“当时我觉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