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6


一眼贾琏,想起了贾琏的妻子王熙凤。

对于这个儿媳妇,说实话贾赦一开始是不大满意的。

倒不因为王熙凤王夫人是姑侄,贾赦的心思倒还没那么狭隘。

贾王两家同为金陵四大家族,世代联姻本就是应有之义,朝中无论是文臣还是勋贵,都少不了用联姻来巩固自己的势力。

只是从他父亲贾代善那一辈起,贾家就想改换门庭,一心往文臣那边靠拢。

是以,贾赦的原配妻子就是文臣之女,继室邢夫人虽然家道中落,其父生前也是正经科举入仕的。

既然大房承担了改换门庭的任务,那与世交联姻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二房头上。

如今贾政先斩后奏,给贾珠娶了个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宝玉又还小,谁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成人,与世交联姻的事,自然就落在了贾琏头上。

大房与二房的地位瞬间倒转,倒是二房继承了贾代善的意志,倒把他们大房正经的嫡子嫡孙排到了外面。

贾赦心里能痛快才怪呢。

他这些心思,贾琏自然不知道,可重活一世的探春,见贾赦提到贾珠的婚事便脸色阴沉,略一思索便猜了个七七八八。

“大伯,史家有个姑娘,正值碧玉年华。”

要是贾赦有心,在贾母面前说道说道,想来贾母很乐意自己看中的孙子,娶自己娘家侄孙女。

那位史姑娘虽然不是嫡系,但其祖父却是贾母的亲兄弟。

贾赦眼睛一亮,赞许地摸了摸探春的头发。

他们两个都不喜欢李纨母子。

前世贾家家道中落之后,唯有各房女人的嫁妆发还了回来。

贾母临死之前,可怜李纨母子,分给他们的钱财和东西可不少。再加上李纨自己的嫁妆,他们母子可谓是整个贾家最富有的。

饶是如此,李纨从未想过要贴补一下家用,一大家子的吃喝嚼用,李纨才不在意是花的是谁的钱。

只要不找她要,她便权当不知家业艰难。

王熙凤倒是借着酒劲儿开过口,却被李纨三言两语讥讽了回来,话里话外都是王熙凤欺负他们孤儿寡母。

那时候探春虽然已从家里出来了,却还惦记着父母亲人,时常关注家里的事。

李纨这般的做派,自然也传到了她的耳中。

探春向来是知道李纨一毛不拔的,家族兴盛时她自然不会多想,反正家里又不是养不起那一两个人。

但那时贾家已到了非常时期,正需要合家齐心协力的时候,李纨仍是旧性不改,甚至还有变本加厉的趋势,探春如何不在心里犯嘀咕?

探春尚且如此,更别说贾赦了。

那时候贾赦和王熙凤的关系已经非常融洽了,眼见自己儿媳妇贴嫁妆操持家业,李纨非但不心怀感激,反而将一切视之理所当然。

更有甚者,她吃着王熙凤的,用着王熙凤的,还要诬赖王熙凤欺负他们孤儿寡母。

简直岂有此理!

贾赦一个大老爷们,自然不会和一个寡妇理论,但他转头就找机会,把贾兰收拾了一顿。

这可就把他们母子俩给得罪了,李纨也终于找到了机会,当着贾家众人的面大闹一场,直接领着儿子回娘家了。

不说贾赦气得吹胡子瞪眼,刚从草原回来的探春听闻,也是目瞪口呆。

探春虽然自己从家里跑出来了,但那是因为,她觉得家中男儿实在没有可以顶门立户的,她得为自己谋一条出路,也是为贾家留一条后路。

实际上探春心中,是最看重家族团结的。

她始终认为,一个家族只要内部团结,从外面是很难攻破的。

但若内部先相斗相杀起来,也不用等外人动手,家里的大厦自己也就倾了。

先前李纨一毛不拔的行为,已经让探春颇有微词,如今见她然带着贾家的子孙回了娘家,探春不由得因怒生恨。

当她再与贾兰相见时,竟然是战场之上两军对垒。

原来贾兰也参加了起义军,用李纨的嫁妆做投名状,再加上他自己精通骑射,竟也混了个将领。

战场无父子,更何况是姑侄?

两人谁也没有留手,探春这边的兵丁更加精锐,经验也更加丰富,把贾兰杀得节节败退。

但贾兰进退间也颇有章法,下了战场之后,探春还在宝钗面前夸了他。

哪知道,她前脚刚夸完,后脚就收到了贾兰辗转托人送来的书信。

信上埋怨探春这个姑姑不对他手下留情,害得他被罚了军棍,还降了职。

探春:“…………”

——早知道一箭射死你!

第199章 番外:穿回原著(三)

两军正对垒呢,战场还没清扫完,作为敌方将领就能传信给她,这是几个意思?

生怕她在主公面前混得太好,给她添点猜忌做调料?

探春当即就命人彻查,贾兰的信究竟是通过什么渠道送到她手里的,将替贾兰传信之人严惩不贷。

至于那封心,探春直接揉吧揉吧,扔进了火堆里,根本没搭理他。

这小子别的没学会,阴谋诡计倒是耍得挺溜。

后续的事不用多说,探春追随的庄留白得了天下,像贾兰那样机灵的人,眼瞅着自家主公要完,就趁夜收拾了铺盖,蛊惑了几个同僚,一起来投奔自己亲姑姑和表姑姑了。

探春无语,黛玉懵逼。

但不管怎么,说贾兰也姓贾,在这个以宗族为基本结构的古代社会里,探春作为胜者的一方,还真不好不管这个落魄侄子。

很多时候,天下人可不讲道理,他们只想看见宽厚大度的胜者,和凄凉悲壮的败者。

纵然贾兰不够凄凉悲壮,甚至算得上临阵脱逃,世人固然会鄙视他,但若探春当真不管他,加诸在贾兰身上的负面影响,立刻就会转移一半到探春身上。

从前家族落魄的时候管不了那么多,如今眼见贾家又起来了,探春也是要面子的,只好捏着鼻子把贾兰母子接了回来。

初始贾兰还算老实,日日到贾政和宝玉处晨昏定醒。

倒不是他怠慢探春,而是探春早已分府别居,他等闲够不着。

如此过了几年安稳日子,探春见他还算安分,便想着为他谋个职位,不至于叫他一身才华埋没。

哪知道,这小子是天生的枭雄之姿,入朝之后逮着机会就结党,甚至还意图参与夺嫡之事。

若非宝钗心细如发,早早察觉了端倪告知探春,只怕等这小子闯出大祸来,探春被连累了才知道。

经历两朝沉浮,无论是探春还是贾赦都明白,若想家族安稳长久,夺嫡这回事万万不可沾,好生教导家族后辈上进才是正理。

更何况,开国皇帝庄留白心志坚定清明,也并不恋栈权势。太子为他一手培养,是他最满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