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
是制烟毒,换句话是有一定的化学研究成果,想必也有很多相应的设备和原材料。
“过几日让李如意带你去看。”
“好。”
裴酌打了个呵欠,跟着太子回到了别院。
李二贴心的问:“裴公子,明日要不要把学生叫回来上课?”
恰在此时,二皇子派阿肆,把裴酌的包裹也送了回来。
他去宫里换了太监服,后来又在东宫换了东宫备用的常服,出门穿的衣服还在二皇子府。
狡兔三窟是这样的,到处有他的换洗衣服。
阿肆:“二皇子说,太子起复,您还是好好跟着太子罢。”
裴酌噎住,二皇子是不是夺嫡失败,说话阴阳怪气的?
这话是一定要带到吗?
他都忘记自己从太子别院跑路的事了!
裴酌尴尬的伸手接过包裹,挎在臂弯里,转身对上萧循晦涩不明的眼神。
萧循对着他的脸抬起了手。
裴酌微微睁圆眼睛,你想教训一心三用的手下很有道理,但这一巴掌拍下来问题很大。
萧循抬手用指腹擦了一下裴酌的脸:“脸上都是墨,洗洗罢。”
裴酌脸颊一红,下意识想在肩膀上蹭蹭。
萧循按住他的肩膀:“蹭上衣服不好洗。”
李如意看得牙酸,殿下虽然崇尚节俭,但不至于省事到计较衣服脏不脏。
裴酌脸颊在萧循手背擦了一下。
跟手心的触感不同,手背比较凉。
萧循:“你不会以为我想打你?”
裴酌嘴硬:“没有噢。”
萧循将手背到身后,垂眸看着他,笑意清浅。
“我随便你货比、四家。”
裴酌彻底红了脸。
把自己当货物干什么。
只是狡兔三窟罢了!你守株待兔吧。
……
二皇子府,萧绯看着阿肆回来,问:“那句话,让裴酌好好跟皇兄过日子,你带到了吗?”
还衣服不是重点,这才是他想说的。
要不是还个包裹不好兴师动众,他都要亲自去了。
阿肆:“主子,带到了。”
萧绯:“什么反应。”
阿肆:“没敢看,但裴公子和太子对视良久。”
萧绯露出满意的笑容,“这亲最好是快快成。”
他娘有一句话特别有道理,就是得赶紧借着冲喜的名义成亲,不然等皇帝驾崩,又要守孝了。
阿肆:“主子,我听到了一个消息。”
萧绯:“什么?”
阿肆是他从江湖情报阁挖来的高手,打听消息非常及时。
阿肆:“今日太子巡查宫廷印坊,放出消息,说裴公子是太傅的义子。”
萧绯:“这肯定是为了抬高裴酌的身份!”
父皇曾经有意指婚太子和太傅之女,众大臣都不反对。
想必换成义子,也是一样的。
萧绯:“太子果然阴险,知道刘清源是个大嘴巴。”
哪里像他这样早早知道皇嫂的人选,却守口如瓶。
第17章
太子监国第一天,早朝。
龙椅空置,下方置一黑色檀木长条案几。
太子萧循传达了陛下病中圣谕:“释放姚靖,念其替父伸冤,事出有因,降职二级,罚俸一年。”
众大臣惊讶,都察左御史出列:“陛下释放姚靖已是天恩,她是女子,岂能继续做官!”
萧循:“父皇感念孝嘉皇后,道是巾帼不让须眉,今后有意放开女子科举。”
都察左御史是元老重臣,有段时间这些人都给孝嘉皇后打下手,因此无可反驳那句巾帼不让须眉。
都察左御史怀疑其实是太子的主意,但没证据,毕竟陛下病了,怀念故人情有可原,他总不能去叨扰陛下。
“太子三思。”
萧循:“难道王大人担心大宣男儿考不过女子?如此,可分设男女科举。”
“臣不是这个意思!”分开设男女科举岂不是意味着年年都有女子为官!
王大人灵机一动,转向裴太傅:“事关科举,裴大人以为呢?”
裴太傅夫人的娘家子侄也参加了这届科举,正好是第四名,如若剥夺姚靖的状元,第四名递补至探花,说出去也好听。
裴清许道:“黄帝艺五谷,嫘祖始桑蚕,科举是为大宣选拔人才,当官皆为解民饥寒,并无男女之分,户部织造司等不妨先设女官,观瞻后效。”
萧循:“太傅言之有理。”
王大人脸色一僵,大意了,他忘记太傅之女未婚聪慧,裴清许没有儿子,指不定想让女儿考呢。
在户部就职需要术数能力,太傅擅经纶之外,术数也不输,户部许多官员都是他的学生。
太傅先拿自己的学生所在的政司开刀,他倒也没话可说。
接下来,百官又提了一些政事磋商,基本上君臣相宜。
太监总管拉长声音:“退朝——”
萧循道:“太傅留步。”
裴清许跟着太子到后殿,想到刚才早朝路上,印坊的刘清源主动搭话,先说了一通“令郎好相貌”,接着又批评其“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太傅要好好管教”。
裴清许云里雾里,反应过来,原来是太子在外面给他认了一个义子。
萧循解释道:“刘大人盘查得紧,只是权宜之计。”
没有人比裴清许更了解太子,绝不是权宜之计这么简单。他最近听说太子身边出现一个能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做事大刀阔斧,领异标新。
太子自己护着还不够,还要拉上太傅一起背书。
裴清许:“臣明白。”
萧循道:“改日我让裴酌上门敬茶,过一道礼。”
裴清许十分有规划地问:“何日?”
萧循破天荒没有准数,道:“未定。”
他怀疑裴酌教完书就懒得动弹。
裴清许:“臣是担心万一撞见,对面不识,露出破绽。”
萧循:“太傅尽可放心,你若是遇见一绝色懒散之人,那便是了。”
裴清许皱眉。
这是他教的太子?
裴清许劝诫:“殿下,孔子曰,君子有三戒。”
“少之戒色,壮之戒斗,老则戒贪。”萧循倒背如流。
裴清许:是他多虑了。
陛下有意放开科举男女限制,马上在京城中传开了。
裴清许一归家,夫人杨眉便迎上来:“我听说陛下愿意让女子考科举,我问了阳儿,她不想考。老爷何不反对,让我娘家侄子递补。”
裴清许看了她一眼:“技不如人,递补有何用。”
杨眉尴尬道:“女装男装,定是有些狡猾的,二侄哪里比得上。”
她又问:“太子可有提起婚事?”
裴清许:“没有,阳儿没跟你说,她不想嫁进宫里么。”
杨眉:“说了,但千金易求,良人难遇,老爷你亲自教出的学生,还有比这更放心的么?”
裴清许点头又摇头:“以阳儿意愿为主,给我当女儿,不是来受委屈的。”
“老爷认了一个义子?”杨眉揪了揪手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