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6




但她什么也不说,只是道:“是,您安心吧,即便事情没成,白姨娘也不敢做什么。”

李姨娘不怕白姨娘做什么,她是通过这件事情发现女儿的心真是硬了。她哭着道:“之前她哪里会这般对我,就是我咳嗽一声,她都要担心我是不是天寒冻着了。”

她是真想不明白女儿怎么就突然变了。

不仅她不明白,折夫人也不明白。她端起药碗用勺子不断搅拌,偏着头对身边的婆子道:“她没有要白姨娘的亲戚,也没有给李姨娘银子?”

婆子给她捶腿,“是,一文钱都没有。”

折夫人皱眉,“她这是什么意思?向我投诚?”

婆子:“看着不像,更像是跟李姨娘吵架了。”

折夫人却想的另外一件事情:“我虽不喜欢她,但最初愿意让她去英国公府照顾川哥儿,看中的却就是她这份心软。如今……”

如今她变了这么大,连自己的亲娘都能如此绝情,那以后对川哥儿呢?

折夫人头疼起来,“我还是挑错了人!”

婆子劝解,“但于妈妈说,她虽然不太亲近川哥儿,却也时常劝着姑爷对川哥儿好,如今是不好不坏。”

但于妈妈还是怕她之后包藏祸心,“万一使坏,大少爷不一定站在川哥儿这边,大少爷如今听她的话。”

折夫人也心烦:“这才是最可怕的,我之前没料到鹤春那般的人会听她的话——再者说,我难道是让她去享福的?若是她连川哥儿都不照料,我要她过去做什么?”

越说越气,但折绾变心狠了,连李姨娘也不管,一副你随意的模样,折夫人就没了什么其他的手段,她还得投鼠忌器,不让折绾伤害到川哥儿。

她沉默了好一会才道:“于妈妈可有说她从哪里知晓那个药方的?”

婆子摇摇头,“没有,查不出来。”

折夫人便感觉事情失控了。她咳嗽一声,阴沉脸道:“幸而我早留了一手,任凭她怎么来,都是无用功。”

……

素膳自从那日之后就心惊胆战,看见门口有人就缩回去藏着——她是真怕李姨娘再让人来。素兰瞧见了好笑,“哪里就这般可怕,你要硬气起来才行。”

素膳苦恼极了,“我自己心里清楚这般不好,但总是忍不住。”

这是多年养出来的习惯,一时半会总改不了。她干脆道:“要是有来找我的,就说我不在!”

素兰哎了一声,等到下午折绾来了,她故意扯着嗓子道:“找素膳啊,她不在——”

素膳连忙冲出来:“在的,在的。”

折绾拉着她就走,“快些,去闽南的管事回来了,我带你过去听听她怎么说。”

素兰眼巴巴的看着。

折绾笑着道:“你还站着做什么?上回跟你说过要一块去的。”

素兰上辈子就想去闽南做生意的,为此还学了闽南话。

素兰立刻喜笑颜开,疾步如风。

玉岫知晓折绾对此事十分看重,所以管事的一回来,她就叫人去了英国公府。结果折绾拖家带口的,不仅把素膳和素兰带来了,还请来了周娘子。

玉岫和孙三娘对视一眼,都好笑得很。

——怎么就如此执着买闽南的地呢。

那管事的风尘仆仆赶回来,刚来得及喝上一口热茶就被拉来了,虽然疲惫,却也知晓自己的机会可能已经来了,他认真把见闻都说了一遍,“确实荒地很多,地也很便宜,大户人家占着许多,可都不用,因为种不出粮食。”

“基本上是种茶树,但茶树也不是都能种活的,世家大族盘着地,却也没能盘活那些茶叶,他们并不靠茶叶为生。”

“好在那些地方是有寨子的,寨子里的人基本上一辈子都不出山,对地也无所谓,对种茶倒是颇有心得,只是没有地。”

“我是对着茶去的,便仔细打听茶的事情,结果发现他们对此道藏得很深,根本不对外人说。”

管事的走南闯北过,便立刻有了主意,他在本地娶了个媳妇。

他说,“我见有寡妇找上门的男人,便立刻去自荐。她是个苦命人,男人早年死了,自己拉扯独女长大,好不容易大了,女儿要嫁人了,族里面却要她还祖产。”

“她就急着找个男人自立门户,这般才不会把家业给了族里其他人,我们一拍即合,马上就入赘了。”

管事今年三十八岁,寡妇三十五,女儿十五岁,他走的时候已经出嫁了。

素膳还是第一回 听闻这些事,于是瞪大了眼睛,管事的会来事,知晓素膳是折绾的心腹,于是说得仔细些,“族里人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若是不收回族产,便要便宜了女婿。那妇人是个泼辣的,去族里面撒泼好几次都没用,实在是没办法了,才找了我这么一个外乡人,觉得外乡人在本地不会有人帮着,她也可以唬得住我。”

他其实也没有明白当地的习俗——为什么女婿不行,他这种上门的女婿却可以。

但事情就是这么定下来了。可寡妇嘴巴紧,打听了许久还没有打听出来,他就谎称要做生意四处走,给折绾取了些土回来。

折绾却先问的是:“你在京都娶妻了没有?”

管事的一愣,而后道:“成亲过,但亡妻死好几年了,也无子嗣。”

他笑起来,“刕大少夫人放心,我不曾骗人成亲。那妇人也不曾真心想嫁。”

折绾松了一口气。她也不希望自己遣个人出去办事是造下孽事的。她道:“辛苦你了。”

管事的心下觉得女人办事太讲究良心规矩走不长远,但也不曾露出一点半点,只道:“此次出去,不敢逗留太久,等夫人们拿准了主意,我便再出去一趟。”

管事姓张,虽然是玉岫手下的,却不是奴才,而是正正经经的掌柜。他是个喜欢往外跑的,这回跑了一趟闽南,很是欢喜:“不瞒各位,我也觉得这生意是可做的。”

折绾:“是可以做。我朝茶叶主要出自西南,闽南的茶叶不太受喜欢,很少卖到京都和其他的地方去。”

素膳也是被逼着看过县志的,接口道:“我知道,闽南穷人多,都没人喝茶!”

折绾笑着看了她一眼,也没有反驳,道:“确实穷人多,读书人少,周而复始,越来越穷。”

她是早就看过邸报的,道:“去闽南做府尹的大多是外地人,他们如今都没有出个进士。”

而今读书子弟,南边北边算起来,小儿都知道南边的厉害一些。但南边却不包括闽南。

这个地方民智未开,也无人发展商户,倒是因种茶很是有名,可有名的不过是三五个地方,也不足以闻名,于是一直默默无闻。

折绾清楚的记得,那一年她渐渐的从焦虑这个年岁还怀不上孩子到确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