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8


官位可以买卖,人命不算珍贵,礼崩乐坏,长此以往国将必亡!

他可以站着死,但绝不跪着活。

他可以以性命上谏,血溅轩辕,劝君王仁治肃政,却绝不会同腌臜狗官同流合污!

角落里,无人注意的地方,琴娘子已泣不成声。

第72章 他不爱她

堂审现场的反转, 在所有人意料之外,却又没那么意外。

“……我就说,厉大人清名在外, 廉洁奉公, 一家人跟着他都没过过什么好日子, 轴了几十年,怎么突然就变了,会贪了,这不闹呢?”

“就是,光听外面乌泱乌泱说厉大人贪了, 说什么天下乌鸦一般黑, 是官都得贪, 可也只是这么说, 从没见人拿出什么证据, 说他贪了,贪的钱呢,害的人呢?他来长安,赁的也是一个小院, 空间逼仄,都没地方安置家人,就他一人来京城的……”

“他哪里还有什么家人, 父母早已去世,听说妻子两年前也没了,两个儿子被他送去了书院,一年也不去看一回, 京城这边也就只有两个老仆……”

“是啊, 人没了, 连尸身都要官府帮忙收敛,身后事都这么惨,会是贪官么?他贪,为了什么,为的就是过这种苦日子?”

围观百姓窃窃私语,之前想不通的事,现在醍醐灌顶,全明白了。

原来是故意的!

变什么变,人家从来没变过,全部都是计,自己打入坏人内部搞到证据,再转回头整坏人!

可到底还是太可惜,人没活下来。

崔芄垂了眸。

围观百姓惋惜厉正初的死,认为他不该这么死,他的确不该这么死,他只是……不能不死。

他太聪明,从自身点滴经历,远离长安的海边小县城,就能管中窥豹,发现朝廷中巨大的利益勾结集团,而这个集团很有可能是宫中支持,他当时一直越查越惊讶,越查越难过,难过的并不是自己知道了这么大的秘密,一定会被清算,保不住命,而是国之君主如此,国运堪忧。

既然注定要死,何不让自己死的更有价值?告诉天子纸里包不住火,他能知道,别人也能知道,劝诫天子行王道,仁治爱民方能长久,他要用自己的死,震醒君王。

可若并不能挽回呢?

他太通透,朝上皇权之争,所有朝臣都看得到,进行斗争的双方自己,那母子二人,只会彼此更清楚,太后难道不知道品仙阁的存在,不知道儿子干了什么?掌权数十年,耳目心性手腕无一不缺,她不可能不知道,知道了,为什么不去管,不去攻击,而是放任其流,纵容其越做越大,难道只是因为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之心?

母子之情或许有,但太后不止这一个儿子,且太后最关注的还是自身,比起情分,她更烦恼的名正言顺掌权的阻力,这个儿子是最大的绊脚石,她想要一个机会,随便一点指责儿子并不划算,她要的是一个清算,足以颠覆一切,无法挽回的机会。

品仙阁狂妄到只手遮天时,机会不就来了?

厉正初也足够大胆,若此一次天子仍不悔改,被太后抓到了机会,那么他的死,就可以是这个机会的诱因,他的尸骨,便也是为太后谋事准备好的垫脚石。

他忠的并不是哪位君王,而是这天下百姓,只要能兴世利民,国繁运昌,谁坐龙椅又有什么关系!

他愿意用自己的死,做这个打破局势的先锋,他愿献祭性命,让所有人看看清楚,亲眼目睹王朝走向,看来是要盲从,还是要有主张……

自然,他在做所有这些事前,已经安排好了一切。

就如之前百姓们小声说的那样,他父母已逝,妻子早几年也走了,留下了两个儿子,大的十七,小的十三,勉强算个大人,不太需要父母亲自养育了,两个孩子都不是做官的料,没继承父亲的心眼,只继承的父亲的纯直,大儿子很擅长读书,做官应该不太行,但研究学术很有一套,他早年就帮大儿子找了老师,现在也以送到隐世大儒办的书院,将来有幸,学会成为新的开山立派的大儒也不一定。

小儿子头脑不如哥哥好,但手很灵活,对一切木工建筑类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正好隐世大儒有个师弟擅长此道,厉正初送大儿子过去时,一起给小儿子也找好了师父,此后不说成为大家,至少生存有道。

不管大儒还是术师,都避世而居,最多入江湖,不入庙堂,厉正初也要求儿子们发了誓,此生不入官场,那接下来不管他的生死引起了何等轩然大波,两个孩子都不会受到牵累。

甚至——

往好的方向想,只要他的死换来一个好结果,不管是当今天子悔悟,接下来真的行王道,正君主位,还是天子不堪,难成大事,终于让太后给办了,太后顺理成章坐上那位置,真正的天授王权……

能做君王者何等心智,怎会悟不出他用意,不感念几分忠心?能不对他的孩子恩抚一二?

底下百官可都看着呢。

若他的孩子不能善终,那这天下还有什么公道可言?

厉正初已经做好一切安排,明明白白,坦坦荡荡,甚至不需要天子没什么特殊照顾,只要保证有人故意欺负他的孩子就好。

天子也不需要多表现,只要偶尔提起时,说一句他厉正初不错就行,上有意,下必懂,没有人刻意针对,他的孩子将来遇到的,就只是一般人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烦恼而已,此生必然安宁。

还有他的族人,他出身寒门,族人并不算多,早年清贫脾气倔,或者知道自己容易得罪人,连不多的族人也疏远了,若他的死没达到他想要的效果,必不会牵连族人,若有那么一点点好名声留下,多少也为族人争到点光,将来侄子侄孙们出来,大大方方提起他的名字,教正派朋友寻正派老师许会便宜些。

对琴娘子,亦是。

崔芄看向站在大堂角落的琴娘子。

多年前的初见,仅从琴娘子讲述里,他也能感受得出来,厉正初对她真的没什么男女之情,一丁点都没有,所言所行皆是君子之仪,他算是照顾过她,指点过她,但与其说是怜惜小姑娘,不如说是对小孩的不舍得毁掉,如果当时出现在身边的是个男孩,他也会这般照顾,甚至会更严厉,更没那么多距离,反倒因为琴娘子是姑娘,他才需要做的隐晦些,不要触碰到敏感的小姑娘,让她难堪。

这次做好了计划,长安再见到,琴娘子说的不多,两个人见面也的确不多,且琴娘子心仪厉正初,相见的过程想必很希望珍藏在心里,不想同任何人讲说太多,崔芄不太清楚厉正初对琴娘子的情感态度是否有改变,但不管有没有,这个人都没有表现出来。

琴娘子情长,情深,人又太聪明,一门心思待厉正初,厉正初有什么不寻常的举动,很难瞒过她,厉正初可能有点头疼,陈姑娘又没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