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
“是呀,你也进厂了,好好干,以后也有机会的。”
“听说叔叔想把出租车牌照卖掉?”
柳阿姨愣了一下,公派出国人员直接留在国外不回来的事情在八十年代屡见不鲜,甚至大家都认为是正常操作。
回来反倒会被认为是在国外混不下去。
但是大家心知肚明是一回事,宣之于口就是另一回事了。
见柳阿姨没接碴,安夏猜到她是担心自己年纪小,嘴上没把门,便赶紧补充说:
“我妈想买,就是一下子掏出那么多钱来有点困难,要先跟亲戚们借一借,要过段时间才能拿出来,她不好意思跟你讲,我就来问问,能不能迟点付。”
“哦……”柳阿姨点点头,没有马上说可不可以,而是问:“你们家谁要开车啊?”
安夏笑嘻嘻:“你看我行吗?”
柳阿姨有些诧异:“你不是刚进厂吗?”
“有钱赚也就一个月那点死工资,哪有叔叔赚得多。”
柳阿姨问道:“你会开车吗?”
“不会,学呗。”
柳阿姨笑了:“你知道学开车要多久吗?”
“一个月不就会了吗?”安夏真诚地根据亲身经历回答。
里屋的叔叔也被她的话逗笑了,忍不住走出来对她说:“要学好几年呐!”
“啊,叔叔好,你在家呀。”安夏赶紧起身问好。
叔叔笑着说:“坐,刚帮你柳阿姨搞电脑呢。学车很辛苦的,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这个时候没有满大街贴广告的驾校,人家是真奔着培养专业人才去的。
叔叔介绍起他的学车生涯,把车发动了,让它往前走只是一个基础。
“我们老师把车往荒郊野地里一停,然后把车上皮带拔了,还有把轮胎给卸了,让我们自己想办法修,每个人轮着修一遍。”
安夏头一次听说驾校还要教修车,听得一愣一愣。
从叔叔的描述中,她觉着从驾校出来的人,都可以直接当好莱坞公路片里的主角了。
难度是一个问题,时间是另一个问题。
学制太长,安夏不可能学那么久,再说服妈妈拿钱出来买,等到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唉,看来我是来不及了,不过我大舅舅会开车,他是开公交的,每个月拿死工资,现在他也想开出租赚钱,我妈才说要买叔叔的牌照的。”
“哦……”柳阿姨点点头,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要是说买给安夏,安夏没有驾照,还说要推迟付钱,听起来就不太靠谱。
“可是我们下个月就要出国了,你们家这钱什么时候才能给呢?”
安夏笑嘻嘻回答:“最迟今年底之前,也不白拖您家的钱,打借条,按银行存款利息付。反正在国外也可以收汇款的呀,要是能借到钱,马上就付清,可以吗?”
柳阿姨还是十分犹豫,毕竟一万四千块的巨款,马上拿到手,跟过段时间拿到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这样吧……你们家能不能先拿出一万,剩下的四千块,再慢慢给。”
安夏明白,柳阿姨这已经是给打了个狠折了。
然而,就是这一万块,她也没有。
安夏脸上镇定如常,对柳阿姨说:“嗯,我回去跟我妈说,这牌照千万先不要卖给别人啊!我这就筹钱去!”
正事谈完,安夏正准备起身离开,无意中看到桌上摆着一本书《数据库系统FOXBASE教程》
“诶?FOXBASE。”这个古老的名称,安夏上大学时的计算机概论里曾经提了一嘴,说八十年代的时候很流行的一个数据库,基于DOS运转。
柳阿姨有些意外:“你学过计算机?”
“是呀,上大学的时候学过。”安夏没说谎,她可是正经拿到文凭的。
“太好了。”柳阿姨很高兴,“你能帮我看看吗?”
安夏:“!!”
不会是要她解决FOXBASE的什么使用问题吧?
她对那玩意儿的全部认知,就是教材里的两行字而已。
不管了,先去看看是什么问题。
万一是问命令出错的事,可以说她只学了打字。
柳阿姨把安夏带到里屋,里面放着一台电脑。巨大的显示器,巨大的机箱,机箱上还有在教科书上才有的5.2寸软盘口。
在显示器左上角贴着一个圆标,标上写着三个字母:IBM
IBM!!
柳阿姨家真是大户人家,IBM电脑!
三万多块钱一台!
安夏听老师说过,八十年代能买到这种电脑的人家。不仅得有钱,还得有路子,不然都不知道拿钱往哪儿送。
安夏真的很想问你们家是怎么攒下来这么多钱的。
但她忍住了没开口,平静地问:“电脑怎么了?”
“屏幕一直在闪,开机就报错,不知道怎么回事,你以前遇到过这个问题吗?”柳阿姨问道。
安夏还真的遇到过这个问题,原因超简单,就是内存条抽风,接触不良了,把触点用橡皮擦擦就好。
“过保修期了吗?”安夏指着机箱问道。
柳阿姨回答:“嗐,水货,哪有什么保修不保修的。”
“那我拆了?”
“啊?你会拆?要不要紧的啊?会不会有危险?要不你还是放着,我让我侄子来看看。”柳阿姨很担心。
“不会,断电就行。”
安夏忐忑地拆开机箱,在打开机箱之前,她甚至不确定286电脑是不是跟她认识的电脑长得一样。
打开之后才暗暗松了口气,别的不管,内存条还是那根熟悉的内存条。
安夏熟练地把内存条拔了下来,仔细看了看,确实有一处小小的锈点,她向柳阿姨要来橡皮,对着那个锈点用力擦。
“锈有点久了,擦的不是很干净,先试试吧。”安夏把内存条插回去,开机。
这次顺利跳过开机自检,屏幕上跳出蓝底白色的「IBM」三个大字母。
然后进入DOS。
最后一行跳出c:\\
“好了。”安夏再次关掉电脑,将机箱盖好,把螺丝拧回去。
柳阿姨见安夏轻轻松松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脸上笑开了花:“到底是大学生,比我侄子强多了。”
“他也会修吗?”
“嗐,叫他来,他说最近店里忙,等过几天再来,我看他就是懒。”
安夏好奇:“他开什么店的呀?”
“以前是修收音机小电器,现在说是修什么BB机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国内第一家寻呼台诞生于1983年。
直到2007年才彻底落幕,这会儿正是各位做生意的老板们左腰别CALL机,右腰别大哥大的光辉岁月。
安夏眼睛一亮:“我也想学修BB机,能介绍我认识他吗?”
“学那个有什么好的,大热天拿个电烙铁,热死了。”柳阿姨不理解,都是要进厂子,坐办公室的人了,怎么还满脑子往个体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