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2
二批个体工商户正式营业。
其实青城县也有个体户了, 不过去街上逛街的时候, 体感上变化并不大,买东西还是要各种票据, 不要票据的, 一般都是各种自产的农副产品, 或者是采购农副产品进行加工的食物或者手工制品。
毕竟才刚开始,农村刚刚开始大包干,等第一季收获之后, 大量可以自由交易的农产品涌入市场, 可能会由此带来更大的变化。
梁正烽下好了面条端出来:“吃面了。”
苏月禾把订好的衬衣挂起来, 走到桌前, 只见面条里放了榨菜肉丝, 卧了鸡蛋,还撒了葱花, 尝了一口,味道鲜香。
“烽哥, 你这手艺真越来越好了。”
“老婆的表扬就是我前进的动力。”梁正烽给她把辣椒酱的盖子拧开,不用她吩咐,给舀了一小勺。
苏月禾笑道:“我都觉得我胖了。”
梁正烽认真端详了她一眼:“没胖。天天跟人斗智斗勇的, 消耗大。”
苏月禾:“也没那么夸张, 我每天干完活就坐那儿看书,办公室那帮人也不敢给我乱派活儿。”
“我去催催人事, 让这边人事尽快给你调令。”
苏月禾:“不着急,在厂里起码他们有什么动静我还能知道,离开松香厂,我就孤零零单枪匹马了。”
“你不挖点人?”
“有目标,但现在我什么都还没有,谁愿意出来跟你干?”
想要挖端着铁饭碗的人,确实不容易。
梁正烽:“我找人帮你打听了,自己建松香厂不是不可以,就是你得批地建房,这事不好办,成本开销也会很大。其他县区是已经有私人建厂了,但名义上还是挂靠在其他单位的。”
挂靠也是一条出路,但书里有提到有人挂靠建厂,成功之后,最后搞成纠纷的。
苏月禾道:“现在还不着急,我们再看看,实在不行,我直接在靖湾建厂,靖湾公社应该会很欢迎我去。”
梁正烽跟她认真分析:“去靖湾建厂其实还省了运输费,但有一个问题,你县城找到的工人,可能不会愿意去公社。”
“对,这确实是个难点。”
“或者,不去靖湾,而选在附城公社呢,就在县城边上,骑自行车可以回家,附城公社我想应该也不难拿到土地建厂。”
热腾腾的面条吃得苏月禾浑身暖洋洋的,她道:“我也考虑了附城和红星,这两个公社在县城边上,就是没有认识的人搭线。”
“我先帮你问问。”梁正烽吃得快,他端起碗把面汤喝完,准备换衣服出门了。
*
苏月禾现在每天都提前下班,但她早上也得提早上班,来到办公室要搞卫生,要打开水,还要帮部门的人去行政办公室领取各种票据物资。
今天厂里发元宵节的礼物,每人一兜洋芋,一兜橘子,苏月禾跟燕姐去把物资领回来,分发给大家。
阮青青看了一眼送到办公桌上的东西,“燕姐,你们现在都不用叫办公室的壮小伙帮忙搬东西了。”
燕姐笑道:“苏月禾搬的,她力气大,自从苏月禾来帮我,我可安逸。”
小孔边喝茶边阴阳怪气:“农村来的,就是不一样撒。”
苏月禾现在可不惯着别人,“孔三伦,你家祖祖代代都是城里人?你自己爸妈就是从农村逃荒到城里,靠给人搓背按脚留在县城的,谁比谁高贵?”
小孔没想到苏月禾会知道自家底细,当即涨红了脸:“你去查我资料?你凭什么?”
苏月禾冷笑:“你可以去举报我,我还不能查查你是什么来路?”
“我……我什么时候举报你了?”小孔一激动,结巴了。
“阮佩娴都承认了,你否定有啥用。”
“!!!”
同事们张开耳朵听着,但又不敢表现的过分好奇,毕竟事关主任。
小孔看向阮青青,他不敢相信领导把他出卖了。
阮青青不知道她姑姑究竟有没有承认,她不敢乱说,只能赶紧安抚小孔:“你别听她瞎说,我姑姑怎么可能……”
苏月禾折回阮青青桌前,轻声道:“你们自己可以去问阮佩娴啊。”
阮青青一脸正气:“不用问,我姑姑做事光明磊落!”
苏月禾也笑着阴阳怪气道:“真难为你还护着她,你姑姑不是答应让你去省城读大学吗?你都跟我打听好了,要去省城哪里玩,怎么,去不成啊?也是,没把我学籍给废了,没有挤占到名额,心里很不舒服吧?”
阮青青后悔当初太嘚瑟忘了形,她咬紧了下唇,想争辩,但又怕苏月禾再抖搂出其他事来,万一影响了姑姑,她姑姑得骂死她,所以她只能忍了。
同事们见阮青青不反驳,也都心下了然。
举报苏月禾的肯定是孔三伦,而阮主任是幕后推手。
没人说话,办公室里静默了几秒,苏月禾拎起她刚才放到小孔办公桌上的网兜。
“这么瞧不起农村人,那这农民种的洋芋和苹果,我想你应该也不会要了。”
说完苏月禾把两袋食物放回蛇皮袋里,交给燕姐:“燕姐,剩下的。”
燕姐接过蛇皮袋,尴尬笑了笑,无端多了两袋食物,办公室的人都盯着呢。
还是老沈最不要脸:“有剩的?有剩的给我。”
孔三伦眼见自己的福利要被老沈拿走,一个飞身爬过桌子,跟个猴似的蹿过去,他抓过蛇皮袋,怒道:“我的。”
办公室的人见状,都忍不住偷偷笑了。
袁娇从外面快步走进来,手里抱着一堆样品放到桌上,她招呼苏月禾:“苏禾,快帮帮我,我来不及了,你先帮忙给抄个资料。”
对于袁娇的请求,苏月禾向来是有求必应的,“什么资料?”
“香料厂的。”袁娇把一个本子拿出来,翻开其中一页,“你帮我把这几页资料用松香厂的信纸抄下来。”
苏月禾把本子拿回自己的工位,找出信纸,快速拧开钢笔开始抄写。
她写字快,抄完给到袁娇,袁娇又拉着她一起去香料厂送新样品。
松香厂领导层决定不进行设备更换之后,杨东平怕被上头批评不思进取、没有改革成效,便要求技术科跟车间老技术工人合作,对之前的滴水法做了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提炼了4种不一样纯度的松香,给新老客户进行选择。
路上,两人各骑一辆自行车,遇到一个大坡,袁娇骑不上去,只能下来推车,苏月禾也陪着她推车。
袁娇吐槽:“我们厂那些领导,真就脱了裤子放屁。四种松香我没看出多大的区别,反正都有杂质。”
苏月禾问:“既然差别不大,那价格一样吗?”
袁娇:“不一样,搞出了四种价格。都不用问香料厂,他们肯定选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