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1


就去吃。”

桓贲眼中多了几分同情,他拍了拍小妹的肩膀,又伸手指向了自己提上来的水桶:“还有大半桶水呢,自己舀着喝吧。”

跟着县里来的女医学过医术,成为村里唯一一个村医的桓秀很想再说遍井水不能多喝,可再想想现在的情况,她不由得叹息一声,应道:

“好,多谢大哥了。”

“都是一家人,这有什么谢的?”

桓贲看着小妹瘦下来的脸颊,不由得多了几分心疼,刚想继续说话呢,突听得一阵马车声响传了过来,扭头望去,只见两个青壮男人和一个妇人牵着三辆马车往这边走,车上坐着个人,后面还坠着两个老人和一个五六岁出头的小孩,而车上绑着满满的都是麻袋,看起来极重,这让马拉起来极为吃力,车速慢的还没人走路快。

看看麻袋的形状,桓贲心里顿时有了数,那里应该全都是粮食,能有六七十石的样子,就是不知道这是村里哪家的亲戚,拖家带口的过来。

桓贲正打算等这些人近了问问,他还未动,车上坐着的人看到了他,直接高声喊道:

“二哥!”

这声音好耳熟!

桓贲想不起来是谁,却极为确定这绝对是自己亲戚,连忙迎了上去,架车男人颇有有眼力的停下,喊他的女人挺着大肚子从车上小心翼翼的下来就往他这边走,边走边放声大哭起来:

“二哥,我们一家在外活不下去了啊!”

“小冉?”

离得近了,看清楚女子面孔的桓贲顿时上前扶住了对方,这是他叔家的妹妹,三年前嫁到了别亭,因为路有些远,一年半载的才回来一趟,怪不得他觉着熟悉又陌生,想不起来是谁呢!

“回家了就没事了,小冉你先别哭,跟哥说到底出什么事儿了?”

桓冉强忍住泪,强做镇定的回道:

“下大雨之后,县里、村里都乱了起来,我们村离县城近,县里的女医找我们说于县要出事儿,医曹准备带着女医先回宛安县,愿意去的可以跟着她们带着全家一起走,我月份大了,再加上家里还有些存粮,便没跟着走,同亭的阿甜舍不得家里的地,便也留了下来。”

桓秀当着女医,当时也有人来他们这边给过通知,桓贲留了个心眼,多问了几句,知道这里面还有点别的事情,比如要走的许医曹其实并不想走,只是被人逼的不得不走,这三四年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药田、库房的药材全都留了下来,如今到了谁手里也不好说,不过这种事情和他无关,只是继续追问:

“然后呢?”

“一开始还好,家里有这么多青壮,别人也不敢过来找事,只是家里不能光吃不进,陈通和小叔便跟着旁人出去收整田地,补种些豆子,再去别处找些吃的回来。”

说到这里,桓冉忍住的眼泪又止不住的滑落下来,声音也开始哽咽:“昨天陈通回来说不知道哪里来的老觋带着人冲去了阿甜村子里说什么这水灾是女人行医惹得老天发怒非得把人烧了才好阿甜的家里人出来拦着结果结果……什么都没拦住!全家人都这么没了啊!”

跟过来旁听的桓秀猛的倒吸一口冷气。

说完的桓冉控制不住自己又开始哭

她月份太大了在这种环境下没有人照顾直接就是死路一条处于不安状态的孕妇情绪本就容易激动更不要说有同伴死亡这样的刺激陈通懊悔的将人拉过来好生安抚公公陈汤走过来继续说道:

“对不住亲家了这老觋说的天谴我看就是个狗屁不过是看着陈家还有余粮找个借口去抢而已我们家也是个靶子实在是不敢继续呆在村里赶紧收拾出来家当过来投靠大家现在都饿着这样前面那车粮食拿走给村里分一分亲家你看怎么样?”

桓贲是个很有名的游侠倒不是他好勇斗狠闯荡出来的名声而是源于一种无奈他们祖上阔过但到了父亲时代就剩下三百亩田地是个小地主不假但别说官连个小吏都做不了这样的家庭对官吏们来说就是一块肥肉。

桓贲的父亲舍了不少钱财出去才勉强换来安稳但一直这样也不是个事儿便想办法让孩子谋取吏职可在如今这封闭的时代想要做吏仍是难如登天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让桓贲习武经营个讲义护乡邻的名声引得不少游侠愿意和他称兄道弟。

有了武力和名声到桓贲这代家里的财产终于能够继续保全他能够指挥村里人和相邻村子守望相助也是出于桓贲积累的名声和武力陈汤发现村里太危险后 第一反应也是舍弃家业带着家人往他这里走。

桓贲没拒绝他们家送上来的粮食又不是一起付出过的村里人想过来直接享受好处让全村人保护肯定得出点血不然谁会在意他们家?

招呼人将桓冉的兄弟叫来将他们一家人先安顿好看着村外寂静无人的样子桓贲心里则是越发的沉了下去。

已经开始聚众公开杀人抢粮食了接下来还会怎么样?他们村是不是也快要被波及到了?

桓贲的忧虑并非没有道理因为桓冉来的傍晚便有一个自称是天士的老觋带着十来个人找上门来倒不是过来杀人抢粮而是邀请他带人一起去抢别人的粮食。

多到抢回来之后能让全村不忍饥挨饿也能熬过冬天的粮食。

第265章 商议应对

桓贲对老觋警惕极高,可架不住对方提及的是粮食,煽动性极强,若非对方初来乍到,村里人都不认识他,而桓贲平日里积累的威望够高,能够将村里人都压下去,再加上手头还有点粮食撑着,他们恐怕立刻嗷嗷叫着,跟这老觋跑去抢粮了。

首领再强,也无法拧着手下所有人的意志来,桓贲只能从对方口中尽可能多的问出粮食来源的信息,假意思索过风险之后,便答应了老觋,将人送走,赶紧拉过来自己信得过的弟兄和村里的长辈商量。

夏媪是村里的最为年长的老人,据说,她的年龄已经快到七十岁,具体是不是大家都不太知道,但过往的确有官吏过来给她送肉粮,不少人的大父见了她也得喊声婶。

活得久,见识也多,牙齿掉了不少的夏媪说话很含糊不清,可在这件事上却看的极其清楚,开头一句就是:

“这老觋绝对没安好心。”

桓贲见识够多,夏媪说完之后便点了点头,旁的人则是各有各的犹豫,还有被冲昏头脑的,忍不住嘀咕起来:

“那可是粮啊……”

“老婆子我活这么久了,灾年也不是没经历过几次,可打我记事起,就没听说过这种时候还有人会运粮进来的!”

西汉尊老,甚至不惜用法律去强行保证老人的权益,但年迈体衰的老人对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来说,是需要依附对方照顾的弱势群体,这使得法律起到的作用极为微小,除了父母,真正能让老人得到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