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
摊位最里面的地方,又做了一个半开放式的勾栏。
勾栏在现代的电视剧里通常都被赋予了一些特殊含义,但实际上它早期是用来特指演出场所。
像这一处勾栏,便是韩彻准备预留做说书的场所。
前面的草棚摊位,则是韩彻给各乡村预备的藕粉或农产品售卖点。
去年销路没打开,必须得官府帮忙做支撑和宣传。如今藕粉知名度打开,官府便打算给他们安置统一售卖地方。这样,既能鼓励百姓自力更生,也能避免遭受无良商家欺压。
至于售价这一块,纵使其他地区也琢磨出藕粉的制作手艺。但栽种技术不到位,产量一时半会便很难跟上。原先的售卖,韩彻又没有定价过高,安南藕粉还有之前推销出来的知名度在,想要卖出百文一斤的价钱,是毫无问题的。
甚至还能售卖出略高些的价钱。
对此,钱县丞其实是有些忧心的:“让乡民们自行去售卖藕粉,若他们不愿或不敢来呢?”
“你且瞧着吧,他们会来的。”韩彻笑道。
自古钱帛动人心。
经历过去年那一场代购的乡民们,又如何能不受到诱惑。
韩在南市修建供各乡镇农户们自行售卖藕粉和农产品的集市动工的同时,就派遣出衙役通知给到各乡镇。
各乡镇的村民在被告知这消息时,既有高兴,也有惶恐不安。
“让我们自己售卖?”说实在的,村民们从未自己真正售卖过东西,哪怕去年藕粉卖得那般火爆,可今年真轮到自己上场,难免会担心售卖不出去,或者售卖得价钱还不如去年。
“大家莫要担忧,大老爷并非完全不管咱们!” 各村里正便严格按照韩彻交待的,一点一点的去安抚这些乡民。
首先,摊位这一块,官府今年对各乡镇农户实施的是免费供应。
其次,交易税收这一块,县内农户售卖全免,只征缴购买者商税,比例为朝廷制定的三十取一。
乡民们听闻,果然便有些意动。
说实话,去年藕粉知名度打出后,越来越多的商户来到安南抢购,各村还皆有乡民进城代购藕粉。在亲眼瞧见藕粉售卖得那般火爆,当时已经有不少乡民们都觉着价钱略低,难免想卖高价。
“那里正你家可要去售卖?”有乡民便问里正。
“当然!我定是要去的。”里正说道。
“你打算什么时候去?”乡民又问。
“待我家莲藕第一茬收了,制出藕粉便去。”里正还笑道:“若有想一同去的,可提前告知我。届时咱们也能做个伴!”
“我家若能寻里正作伴甚好,甚好!”听他这般说,在场的乡民们都特别的高兴。在他们眼中,里正算是村中顶有能力的人了。跟着他一起,大家心中顿时就有底多了。
“好,到时候大家记得与我一起进城去售卖藕粉!”里正也很高兴。
要知道自从韩彻全面接手县衙后,给各乡镇的乡长和里正,也制定了任务和考核。
在韩彻看来,乡长和里正是最接近农户们的佐杂官。是农户们遇到困难,最方便求助和给予帮助的对象。
更是帮助农户们与县衙沟通的桥梁,协助县衙的第一助手。
因此在职责上,韩彻有参考现代的村长和村支书的一些工作,去规范这些人。
当然,要想他们能更尽职责的去做事,奖励是必不可少的。韩彻在俸禄上保持不变,但却给各乡镇村制定了奖励制度。
好比这次鼓励乡民们踏出第一步,自己学着售卖藕粉。待到年底,韩彻会根据各村乡民的售卖情况,给予各乡长和里正嘉赏。
这年头的百姓也不比后世,他们不仅甚少走出村子。更因安南历来偏僻穷苦,此地的农户们可以说,一辈子跟外县人打交道的机会都屈指可数。
韩彻去年对藕粉和蚝油制定的限购,让乡民们因代购一出跟外县人自然而然产生了接触和交流。也算是间接的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和胆气,今年让他们进城自行售卖一事方才能进行的这般顺利。
也正是因着这份见识不同,县城内居民的反应便与乡民们大不相同。
因为离得近,当下县城内好些人便还跑过去瞧。
这一瞧,便忍不住惊叹连连。
草棚摊位设计得简单,不过短短数日时间,已然搭建得初具规模了。
这让那些个商户,瞧得眼热又羡慕至极。他们可都听说了,这一片的草棚摊位都是要留给各乡镇的农户们售卖藕粉和农产品的。
只需再等月余,便是藕粉大批量上市。待到那些外地商客一来,这里指不定多热闹繁华呢!
然后这时候,官府放出新的通告。言道草棚摊位有做多预留些许,若有需要的城中居民,可到旁边的办事处交钱租用。
至于铺面位置,以先到先选为原则。
摊位租金极其便宜,也不需押金,只需每月月初交付当月租金便可。有那脑子活泛的人,立即便跑去定下。
“有着藕粉和蚝油吸引来的客流,下半年这里不愁没生意!”
“勾栏附近的位置,我瞧着也不差。届时那台上说着书,咱们在旁边哪怕卖些个茶水小吃食,定然也能挣些银钱。”
第29章
藕带
近来,往来安南县购置藕粉和蚝油的整体客流虽不如年前多了,但商户这一块却反而增多了起来。
只因赵四郎等北地商户回去后,将原本已经逐渐平息下来的藕粉,在《芙蕖救亲》的神话故事宣传下,又一次带至爆火。
还是那句话,时下娱乐项目本就不多。
《芙蕖救亲》这故事中的主人公芙蕖,还又有孝道,大义,帮扶弱小乡民等多种高尚品德,完美迎合了时下人们在品德上的追崇。
文人墨客们便纷纷大力赞赏,坊间老百姓们,因故事讲述用的是白话文,便是毫不通文墨的他们,也能轻易听懂。
原本宫中对藕粉也未曾重视,毕竟唐刺史能把藕粉纳入裕州供奉给皇家的贡品当中,可没本事帮它在宫中操作。皇室又享受着全国各地好物的供奉,藕粉作为一个裕州进贡的吃食,能得宫中贵人夸赞一句,便已是了不得。
结果因着《芙蕖救亲》故事在京城广为流传,宫中贵人们在听完这故事后,连带着对藕粉也感了兴趣。
太医也言道:藕粉味甘性温,有益胃健脾,养血益气等功效。如体弱多病,营养不良者可多食。
一时之间,京中贵人们争相购买藕粉。
瞧见这般火爆的市场,果真便有人研究出藕粉制作的关键。不多久,其他产藕地也生产出藕粉。
这个现象,也是韩彻一早便预料到的。藕粉制作技术是真不难,传统制作法不过是磨浆——洗浆——漂浆——沥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