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6


到了极点,因为他对风力水车之所以做过了解,是因为曾经在做农业技术方面的工作时,去到过一处靠海的地方。

从那里,韩彻了解到,过去他们的制盐方式是从长芦盐场学习来的。而长芦早在清代时期便利用风力水车,从大海中汲取海水制盐。

对于人类来说,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古往今来,盐更是受到国家管控的重要民生物资和战略物资。

安南县靠海,在制盐上同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韩彻手中也有更为方便制盐的技术,只不过制盐一事牵扯太大。

眼下安南又正逢雨水多发季,韩彻还是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吧。

很快,韩彻便召集了一大批会做木工的。跟随那几个木匠一起,加班加点的尽快赶制风力水车和龙骨翻车。

这两种水利农具各有各的优点,韩彻便命人分别制造出一批。之后再给各乡镇都先发放一套,让乡民们根据自己田地的具体情况,再自行去找木匠打造。

有了这两样工具排水,韩彻后面下乡再巡查农田里面的情况时,地里那些作物的情况果然便有了明显的好转。

只是今年这天也不知怎的回事,雨水一直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虽没有特别大的风雨,但眼下已经有二十五六日,天空未曾挂过太阳。

这日早上,食用完朝食,韩彻见着天虽阴着,但好歹雨终于停歇住了,便喊韩老三去准备蓑衣斗笠还有牛车。

柳氏瞧见,便忙问道:“二郎,你今日又要下乡吗?”

韩彻说道:“嗯,今日想去刘家村和李家村看看。”

如朱家冲,郭杨两个村子这种地势较高的村庄还好,韩彻现在最为担心的便是这两个地势较低,又靠近海边和江河的村庄。

尤其是刘家村,之前便一直受到春夏季海潮的影响。村民们每逢这时候,便只能饮用苦咸之水,滋生疾病。

今年雨水这般多,韩彻不仅担心这方面再出问题。更怕这雨水一直不停歇,空气湿瘴越发厉害,恐有疫病滋生。

“那你等下,我去给你多拿两身衣裳和鞋袜……万一要是淋湿了衣裳,一定要赶紧找地方换下。”柳氏忙道。

作为官员亲眷,柳氏也很清楚。即便天降大雨是自然灾害,但只要缴纳不出赋税,在朝廷看来,便是韩彻这个地方主官的失职。

安南百姓去年甘蔗制糖是挣得不少银钱,但别忘了,还有刚被收编的那五百多户山间土着们。今年真要受灾,以他们的家底多半是缴纳不出赋税的。

不过韩彻倒没怎么担心赋税,要是真出灾害,他就更不想去逼迫那些土着们缴纳。要责罚便责罚,唐刺史若是还派判官来催收,实在不行的话,韩彻都想好了,到时候就主动把自己往监狱里关,自囚以做惩罚。

有道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无赖管用就行。

再说了,只要老皇帝若还活着,这皇位之争没做最后的定局,韩彻也是没想过离开安南的。

第一更完成,第二更照旧在后面。

第48章

受灾

临出发前,韩彻吩咐钱县丞留宿县衙班房,以防突发事件。

这次巡查的刘家村和李家村距离县城都比较远,不出意外的话,今晚韩彻估计是赶不回县衙了。

好在今日天气给力,韩彻他们一路上未见雨水降落。先去巡查的是李家村,村民们瞧见韩彻等人到来,还纷纷跑来迎接。

在韩彻询问情况时,里正还神情轻松的说道:“回大老爷,用了那龙骨翻车和水车把水排掉后,大家地里目前的情况都还好。”

即便如此,韩彻还是带着韩老三和一干衙役去到田地里做了一遍大致巡查,才又坐上牛车,朝着更南面的刘家村赶去。

等赶到刘家村时,天色便已经不早了。

韩彻瞧着已经阴暗下来的天色,今晚便只能现在刘里正家借宿,待到明日一早起来,再去到田地里做巡查。

刘里正给他们安置的房屋,还是前年来时一样。不过屋子里的家具还有摆设,多了不少以前新添置的。

这两年刘家村靠着养殖生蚝,制作耗油还有售卖蔗糖,家家户户都挣得不少银钱。如刘里正家中就更不用说,手中有了银钱,家中自然就有了变化。

刘里正一家还乐呵呵的告知韩彻:“江河还有井水是受了影响,比往年更为苦咸。不过从山上引下来的泉水还是清甜的,也从未有过咸味。”

“泉水更方便,就在自家家门口。比去河边挑水,或是井中打水更方便呢!”

所以刘家村村民们这两年即便是进入秋冬季,日常生活所需的用水,都是来自于这些山间泉水。

有道是病从口入,事实上,只要食用这块不出问题,便能杜绝很多疾病。像韩彻之前担忧的瘟疫,此刻倒显得有些多余起来。

韩彻总算是能放下心来,安心的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韩彻在刘家村做完大致巡查,便带着韩老三和一干衙役往县城赶回。

等韩彻他们回到县城后,雨水便停歇下来。甚至还出了两天久违的太阳。一直到第七天的上午,温度大幅度上升。

对于这骤然升起来的高温闷热,韩彻和衙门里几个懂得几分看天象的,此时全都是满脸的担忧。

有过经验的都知道每逢夏季暴风雨到来之前,气温会突然变得闷热。而安南又靠海,有那经验老道的衙役还来告知韩彻,言道今晚或最迟明天恐生较大台风这种极为恶劣的天气。

韩彻只能在第一时间,便赶紧命衙役去到各村通知大家做好防护应对工作,其中如最为靠近海边的刘家村和李家村的村民,还有南面另一个徐家村,一起做好短暂迁离至县城内的安置。

毕竟当初选址修建县城时,县城位于安南县最为靠北这块。整个地势相对其他居住地都略高些,还有县城内的这些房屋建筑,比之大多数农户家修建的竹屋也会更为牢固。

三个村的村民便简单收拾些必备的物品,坐上自家的牛车,跟随里正和衙役,快速又有序的朝着县城赶来。

安南人口本就不多,韩彻又让集市暂停。原本给那些集市售卖的村民们准备的大通铺,正好可以拿来先安置这三个村的村民。

至于其他较为远离海边,地势也略高的村民也在各自里正和衙役的提醒和组织下,做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好在的是安南百姓在此地生活多年,对于台风这类恶劣天气的发生也早就摸索出了一定的应对办法。

待到大家把能做的准备工作都做了,傍晚时一阵阵的大风便刮了起来,头顶的乌云更是笼聚到了一起,显得分外的可怖。

晚上食用餔食的时候,韩彻的速度特别快。三两下就吃完,他便快步朝着衙门前院走去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