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8
,关西诸方响应,军队很快聚集到十一万人之众。外族派兵开战,三场血战后,韩先勤战败,本想向西北出逃,而尼夫人建议出关向东方搏一条生路——韩先勤在反复考虑后,护送尼夫人等人从庆州逃到了关东的并州。外族忌惮关东的尸疫,未曾继续向东追击。
到达并州后,韩先勤只剩下了三万将士,尼夫人曾是出家人,行事慈悲,以解民倒悬之心为韩先勤谋划:并州是许朝的并州,然而混乱已久,百姓有倒悬之苦,因此,不如先在并州占据一城,休养生息,然后以清除尸疫、还政于许为名,行护生爱民之事——并州百姓定当响应,此后便可以一一收复并州诸郡,再以并州为基础,收复他州。
尼夫人提出了想法,诸位随尼夫人一同出逃的老臣给出了为政举措,韩先勤采纳了众人的建议,随后尊尼夫人的孙子、光潜的儿子荀克俊为代王,自封为将军,开始经营并州。
代王克俊年少,一切事务由尼夫人代为处理。
贞和三年八月初,第五岐到达了平城,被奉为上宾,他等待着代王克俊或尼夫人召见自己。韩先勤带兵出征,没在城中。
雨渐渐停了下来。天色微亮,回荡在宫中的木鱼声消失了。
旧宫宫殿的房檐伸出去很远,于是屋中总是显得黑暗,有时白天也需要点灯。灯影在宫殿中摇晃,第五岐望着宫殿外的景色……他不熟悉平城宫城中的一切。
他并非不熟悉平城,他曾到过平城。他是鹤仪人,鹤仪郡离平城郡不算太远,十二岁时,他曾和母亲一起北上,从鹤仪乘车走到了平城附近。他记得平城西边是武州山,鲜卑代朝在山下开凿了佛窟,代朝举国礼佛,母亲说石窟中刻有六万座佛像。
他和母亲在一个冬月北上,那时天上下了大雪,风声呼啸,雪厚得几乎要将树枝压断,车辕也在雪里发出响声。
母亲说武州山下有通乐寺,是一座佛窟寺,佛寺里依山建着四层楼阁,拜佛的人可以登楼观看石窟里的造像。
那时天太冷了,他觉得石头一定很凉,所以不想去石窟里拜佛。佛经中有“磐石劫”,他以为石头乃是最坚固之物,不会轻易变化。
磐石劫曰:每隔一百年,天女就会自天界降临到大地上,用细软的天衣衣袂轻抚一块巨石,然后再返回天界。巨石从完好无损到被天衣完全拂去所用的时间,便是一劫。
一百年……一劫太久,而一百年也太久。在天女再来之前,他一定还会有时间去看六万块石头。
武州山佛窟在雪中独自冰冷,母亲带他乘车进了城。在车上,他对母亲说,平城靠北,夏天会比长安凉爽,他们可以在一个夏天再来这里,和父亲一起来,一起去佛窟中看一看代朝留下的造像。
一百年确实太久。然而,他没能和母亲一起再来平城。
上次他来平城时,见到了紧闭重重宫门的荒废宫城,如今又有人居住在其中。
木鱼声消失后,只有风铃在微风里发出响声。
尼夫人没有召见第五岐,在巳时左右,她来拜访了第五岐,她来的时候,雨水尚未干透,地面上的水痕隐约映出了暗红色的宫墙。
天色依旧暗淡。
第五岐向尼夫人行礼,他是客人,尼夫人是主人;他是臣下……然而尼夫人亲自来见了他。
尼夫人已年逾五旬,头发间早已生出了银丝。她在隆正四年落发为尼,遁入了空门,到明夷二年还俗,一共修道二十七年。
尼夫人的个子不高,穿了一件柘色的宽袖外袍,除披了一条披帛,手中持着一串白砗磲外,身上再无饰物。
第五岐陪尼夫人在宫中散步,一个提着香薰的宫监走在尼夫人身侧微微靠后之处,为她薰香,两个身穿白色圆领袍的年少宫人在尼夫人身后持着遮尘的雉羽扇子,一步一步跟随着她。
蝉鸣早就消失了,不过高树的树叶依旧绿着,绿叶上还带着雨水的痕迹——只凭看,几乎看不出秋天的迹象。秋意最先弥漫在骨子中,看,最初是看不出来的,人们最初能察觉到的,只有夜间的寒冷。
尼夫人对第五岐说:“第五家公子,你还记得许朝的模样吗?老身年少时,是潞王的妾室,曾经去过太极宫。老身记得自己在太极宫里走路,看见了宫女们。老身那时不敢直接抬头,微微低着头,听见了金银珠玉轻轻碰撞发出的声音,衣服很香,老身不知道是哪位丽人的衣服香,只觉得很香……老身像走在了云里。”
尼夫人抬眼看向平城的宫城,重重树冠之后,宫墙的墙皮微有剥落,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天色阴暗,一座陈旧的宫城,如她一般,老气沉沉。
无可挽回地破败……
尼夫人的身上没有珠玉,第五岐陪她走路时,很少能听到珠玉碰撞的声音。宫监手中的香薰袅袅飘出香雾,似乎只有这些烟雾还保留着许朝旧时的模样。可是,烟雾……是易散之物。
尼夫人说:“公子,老身终于等到你了,老身终于等到了南方的音讯。老身的儿子在离去时,为老身留下了一封信,要老身一定要等到从来南方的使者。公子,老身怕你南下后,再也不回来,请你原谅老身的多疑……乾佑九年之后,老身不知道有明夷、更不知道有贞和。乾佑十年,老身和孙子、孙女北逃,十一年到达了并州,如今已是乾佑十三年了。老身在并州三年,等不来一个南方许朝的使者啊。老身怕你走了,又不来了。”
第五岐说:“殿下多虑,我若能将消息带到南方,一定会再次回到并州。”
尼夫人问:“公子觉得老身还能再活多久呢?老身是许朝的臣子,愿意等待陛下北还,可是……老身又能再坚持多久,一年、半年,还是三个月?”她带着无奈叹了一声,道:“公子,老身的孙子克俊年少,克俊没有才德,军务全由韩将军做主。老身是一道珠帘后的声音,克俊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老身还能做多久珠帘后的声音,而老身又还能发出几次声音。老身离去后……一切又当如何发展?公子,世事无常,老身常常感到害怕,并非害怕死的到来,而是怕……再也看不见许朝了。”
第五岐说:“殿下位高年尊,心有大德,代代王殿下听政,理所应当。国事非岐一人所能置喙,岐不敢保证南方大军何时北伐,然,北还乃陛下、长公主殿下之头等心愿,时机适宜之时,许朝定当北伐归还。因此,望殿下千万保重身体,努力加餐,待大军北上收复山河后,重回长安。而岐南下后,当日日祈福,祝殿下身体康健、代王殿下身心安宁。”
尼夫人忽然问第五岐:“公子可有表字?”
第五岐不知道尼夫人问他的表字做什么,答:“岐字‘非歧’,取道无他歧、不入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