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6


狸从苇子下钻过,苇丛深处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江风吹面,冻得人耳垂发疼。几个士兵念叨着忌讳,不敢深入苇丛扯去红线,高平郡王那天穿了一件银线绣水纹的深蓝色袍子,亲自走进苇丛,拔剑挑断了红线。

高平郡王随身带的剑,剑名叫杀生。一杀多生。

驱魔草人披着锦缎隐藏在苇子里,在远处注视着持剑的高平郡王,看着他的衣袍被风吹饱。矗立的草人来自神魔的世界,它们与建业格格不入,而它们的出现为建业的郊外平添了几分本不该有的诡异氛围。

高平郡王下令割去苇草。

晚上,江边有火烧了起来。红线、驱魔草人、割下的苇子在江边燃烧。江水寒冷,江风吹过时,水面上似乎有呜咽声。

远处的江水倒映着火光,光被水面拉得很长,粼粼波动。守在火堆近处,脸被火光烘热,甚至感到有些烫了,背后却是冷的。阴冷的风不停地吹……

江边真的有不干净的东西吗。士兵们看着火边的高平郡王,郡王的侧脸被火光照亮。

江上的雾气开始弥漫。

十几个士兵在江边搭起了帷帐,火光的影子在帷帐光滑的布料上跳动。高平郡王说自己今日会在江边过夜,下令士兵明日继续清理苇丛,将结过红线阵的地方的苇子全都割去。他不信苇丛中会有鬼,也不信死人可以爬起来。

狂尸不是鬼,如果高平郡王能遇到狂尸,他会割下它的头颅,将它的头颅放在干枯的白色苇草上,让所有人都看一看进犯建业的下场。

晚上,一个士兵站在高平郡王的帐外守夜。四周寂无人声,只有柴火在燃烧时偶尔发出噼啪的爆裂声,他用力倾听四周的声音,想提起自己的注意力,以此对抗困意。天快要亮了,他在等待鸡鸣。

他听见了自己的心跳声,听到江中的水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似乎就出现在他的心中,江水隆隆作响,像潮水一般向他扑来,几乎要将他吞没——

他想要拔腿就跑,却恐惧得不能发出声音,也无法动弹。

忽然有人拍了他一下。

士兵吓得眼前只剩下了黑暗,他不敢有动作,怕一扭头,就看到鬼或狂尸的脸。

他听见高平郡王说话了,高平郡王说:“睡着了,还是被魇住了?”

士兵心想,完了,鬼变成了高平郡王的声音来了。心跳如擂鼓,他悄悄睁开眼,看见了高平郡王的脸。

高平郡王的脸令士兵想到天上的银月——郡王离他很近,郡王的脸精致好看,气质平和稳静,整个人像是在发光。

士兵盯着高平郡王看,有人咳了一声,郡王的侍从赵弥站在郡王身后,冷着脸正在瞥他。

士兵动了动,忽然反应过来,跪在了地上,说:“……好像是睡着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了。”

高平郡王问:“害怕吗?我看见你皱眉了。”

士兵还年轻,只有十七八岁,脸上还带着一些少年人的稚气,他说:“有一点,一点点。”

“你不该睡,在值夜呢。如果现在是在幽州,你也敢睡吗?”高平郡王倒是没生气,淡淡地问他道。

幽州,士兵不知道高平郡王为什么要提起幽州。

因为第五岐在幽州。

赵弥说:“罚你半个月俸,你自己去和你的长官说自己犯了什么错。昨天白天干什么了,晚上连守夜都做不好。”

士兵说:“我昨天白天我倒了好多趟马粪。”他狡辩道:“大人,我、我睡觉也很警觉!”

高平郡王说:“我叫你,你不睁眼,原来你喜欢闭着眼警觉。”他的神色里没有怪罪的意思,依旧只是平淡地说了一句。

士兵说:“郡王恕罪。我做噩梦了,我真的很警觉,我听见您说话了,我怕声音是假的,是冒充的,我认出来是您的说话声了!我就是有一点点害怕。”

高平郡王说:“罚了你钱,那你就回去好好睡吧。回去之后告诉自己,也告诉其他人,荀靖之守在江边上,要安心。你是安全的。”

士兵磕了个头,想了半天,憋出来一句真心实意却很拙朴的话:“郡王辛苦了。”高平郡王点了下头,士兵站起来走了。

天色隐隐亮了一些,东边不再是沉沉的黑暗,显出了铅色。高平郡王继续守在江边上,沿着江水看望了一遍留在江边守夜的士兵。

有鬼吗?

没有。

有狂尸吗?

没出现过。

这天白天,高平郡王、皇后殿下和建业的官员收到了长公主寄来的信件。

跟随陛下出行的云麾将军荀用宾给母亲长公主写了信,信中提到长江中漂来狂尸,陛下晕倒,众人惊慌失措,陛下受惊不能断事,录公陈情家中有人在建业见过狂尸、只因没有确凿证据不敢公开消息,录公等人劝谏陛下不要再回建业,陛下下令暂时不回建业,陛下身体不适。在惊惧之中,陛下已经下船,驻跸宣州西边的秋浦郡。

长公主收到信后,给用宾回了信。长公主誊抄用宾的信转寄至建业,且另外给外甥、皇后殿下等身在建业的人写了信:

长公主以为,眼见不一定为真,长江中漂来的,不一定是狂尸,也可能是人扮成的狂尸——人比狂尸狡诈得多。长公主在北扬州听说过一桩案件:一个淮水边上的县中,有时会传入尸疫,一个人在杀人被发现后,用煤灰涂脸装成狂尸,趁众人畏惧时向外逃窜,自此逃走了。

“陛下受惊不能断事”,长公主好奇,那么圣旨是由录公借天子之名义拟写的么。录公必须自证清白——没人知道他是在做霍光,还是想做赵高。陛下不能断“事”,可陛下能不能知道建业发生了什么事?长公主已要求用宾将高平郡王在建业的事情转告给陛下,请求陛下安抚建业的子民。

长公主以为,陛下在初六离开建业,可初九才传回圣旨,已见录公存了私心。想必自初六到初八,录公一直陪在陛下身侧。录公既然指责高平郡王回建业,那他一定知道建业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可他迟迟不派人往建业传消息——在这了无音信的几日中,录公想必有所谋划。

如今不是离开建业的好时候。其一,臣子大都留在建业,如果陛下真的在录公等人的陪伴下移驾江陵,到时候江表门阀的势力将更加强大。许朝正在北伐,或早或晚,朝中一定会出现军功新贵,江表门阀在害怕尸疫南传的同时……是不是也在害怕许朝将有能与他们抗衡的军功新贵。

其二,大军在外,陛下移驾,如同迁都,这不是小事,恐怕会影响在外面对着尸群的大军的军心。此次请陛下回到建业,外可稳定军心,内可打压门阀的气焰。其三,与建业相比,江陵虽然离有尸疫的地方更远,但是却离伪朝太近,其实不如建业安全。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