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7
觉得稀松平常,因为和其他人开发电话的意见差不多,就是用词更加精准一点而已。
看到增大屏幕的面积,他觉得和之前那个希望可以增加存储信息功能的建议,由着一种异曲同工之妙。
至于最后的增加照相机内容的建议,他刚开始觉得是自己的眼睛花了。
要知道现在拥有一台照相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是一款机器,不只能打电话、发信息,还能照相、摄影,将电话、传呼机和照相机三者的功能联合在一起,这是多么异想天开的事情啊!
他实在是忍不住将这个建议和其他人分享。
“你们看我手里的这张,上面对于未来的预想,是希望在传呼机现有的基础上,增加打电话的功能,还有照相机。”
话音刚落,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他手里的纸上,似乎是真的想要看是谁有如此天马行空的想象。
但是很可惜,这次的评价表采取的是不记名形式,根本看不出来每一张评价表是谁写的。
只不过,大家还是跟着他说出的话,想象了一下那样的画面,觉得不可能出现这样组合功能的机器,电话和照相机结合在一起的机器。
甚至有人想象了一下现有照相机的体积,再与他们的传呼机一对比,忍不住摇摇头,把这种丑陋的画面从自己的脑海中甩掉。
于是,李筠提出的设想就这样被压在底部,众人都开始计划将无线电话的设想进一步构建出来。
同时,微电子所内,李筠也开始了自己新一轮的实验和尝试。
自从上次在京都见过WN工厂的感应锁之后,大家就一直在尝试自主研发IC卡,以及他们需要用到的SIM卡。
但是几经尝试,制作出来的SIM卡体积大,造成装载其的传呼机体积也大,并且存储的信息量远远达不到他们刚开始预期的水平。
之前的评价表也只是大家忙里偷闲,赶紧把东西写好又开始自己的任务。
黎绵看着准备开始操作的李筠,有点自我怀疑地说:
“小筠,你觉得我们这一次的再涂一层光刻胶可以成功吗?”
现在李筠他们小组正在尝试的就是,由李筠提出来的,在原先仅有一层结构,占用全部面积的晶圆上,利用光刻胶的特性,再在原先的基础上增添一层晶体管的层数。
这样制作出来的芯片,能够表达出来的信息更多,占据的体积更小,更能够达到它们现在所预期的效果。
用浅显的话来说,就是在原先已经建设上沟通路线的结构上,再次打地基,在上层铺设一层线路。
经由这种手段制作出来的晶圆,比起原先需要两块晶圆才能够表达的信息,所占据的体积更小。
但是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过程却十分的艰难。
在李筠提出这样的设想之后,她们整个小组的人,已经为此不知道尝试了多少个日夜,近期才将最适合这个新变化的光刻胶挑选出现。
她们刚刚已经将原先的一层结构晶圆制作出来,马上就要来到众人期待但又担忧的第二层结构铺设。
李筠看着已经开始麻木的黎绵,拍拍她的肩膀安慰道:“比起之前一直找不到深紫外光源的时候,我们现在至少已经有了一点进展。”
闻言,不只是黎绵,其他在场的人也忍不住笑了笑。
似乎是想到自己曾经那段昏暗的日子,现在能够找出合适的光刻胶,比起在李筠出现之前的实验成果,的确是好了不少。
又想到深紫外光源给大家生活带来的变化,心绪一下子稳定不少。
秦浩看着平静下来的实验室说:“可以开始了。”
李筠回头就看到一起点头的同事们,转身打开设备,看到指示灯亮了之后,按动按钮。
所有人在这一刻都忍不住盯着眼前的机器,希望它能够将自己期待的结果。
同时通过机器面板不断显示的数据变化,开始预想此时机器内部的晶圆已经走到了哪一个流程。
随着机器运转不断发出的声音,众人的心都紧紧地攥在一起,忍不住伸长脖子去看机器。
李筠和黎绵则是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将钱雯敏她们为了增添新的一层晶体管,而特意设计出来的电路复现在晶圆上。
因为如果这个设想真的可以成功的话,那么一二层的电路是需要连接在一起使用的,或许以后的层数还会更多,那么与原先的电路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样的变化不只是李筠她们需要接受,钱雯敏她们更加了解其中的变化。
在李筠等人开工的同时,另一台光刻机也在同时工作,将他们需要的拥有第一层机构的晶圆制作出来。
要不是他们顾忌着自己手里还有任务,真的想要像其他人一样死死地盯着李筠两人的动作。
很快,一块新的双层结构晶圆又被制作出来。
仅凭肉眼大家是看不出上面有什么变化的,只得借助仪器来勘探内部结构。
秦浩在出口处取走晶圆之后,立即将其放置在显微镜下放大倍数观察。
在他的视线中,可以看到一条条笔直的线路铺设在底部的硅片上,大小不一的矩形框在上方沟通各方线路。
他不敢眨眼睛,一寸一寸地用自己的眼睛扫描过去。
势必要看出里面有没有因为光刻胶未溶解完全造成的图案缺失;有没有在掺杂环节,因为注入的离子不当造成的粘连;最后就是上下两层结构的连接是否完成。
很遗憾,他们换了光刻机之后,再也没有在第一步出现问题。
但是在第二步的掺杂环节,还是因为注入的硼在硅结构中没有达到他们预期,造成图像的模糊,在他的视线中出现的是一片重合在一起的画面。
就算是秦浩眼睛还在盯着显微镜里的结构,都能够感受到自己身后的视线有多么炙热。
但他还是要将这个坏消息告知大家,转身没有露出大家期待的喜悦表情,解释道:
“是在掺杂的时候出了问题,最表层的结构不清晰,估计我们还要再尝试几次。”
闻言,大家的情绪迅速低落,而后又迅速恢复如常。
这样的情况大家不知道经历了几次,早就习惯了。
用这样的心态把自己安慰好之后,大家又投入新一轮的实验,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实验室中的众人还在不停地尝试,根据自己上一轮的出现的错误进行改进,争取尽快把他们的设想研制出来。
现在进行到这一步,大家都明白李筠提出的这一个预想肯定是可以实现的,就是他们暂时还不能领会其中的要领,要是真的能够研制出来,他们将带来新一轮的变革。
在他们夜以继日的工作时,许教授团队的人也不敢休息。
自从将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