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9
这样一来,看在她面子上,九娘嫁过去,都不会被欺负。”周氏温柔的替杨元鼎吹了吹手指头:“你也长大了,不该再像是个孩子一样看事情。”
“这个事情,是九娘告诉你的?”周氏有些好奇:“九娘自己觉得如何?”
按说八岁的孩子而已,应当什么都不懂,但周氏觉得,如果是张司九的话……没准真有主见的。
杨元鼎眨了眨眼睛:“司九跟她二婶说,她将来如果可以坐产招婿,比嫁出去好。”
周氏顿了一下,随后就乐了:“九娘果然有自己的主意!可不是么,如果有条件,她这样的情况,坐产招婿是最合适的!这样就不怕别人欺负她了。”
自己当家,当然是比嫁给别人低头讨生活强了不知多少倍!
周氏感慨:“九娘真是个有主见的好孩子。这么能干的孩子——”
她嫌弃的看一眼杨元鼎:“你连人家九娘一个手指头都比不上。还好意思担心有未婚妻。就你这样,谁敢把女儿嫁给你?还退婚?怎么的,你还想当和尚去?”
杨元鼎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疯狂摇头:虽然我不想随便结婚,但我也不想去当和尚啊!
不过,听到周氏这么说,杨元鼎还是松了一口气的:“娘你说得对,我这样,怎么配有未婚妻!”
他放心大胆的走了。
周氏微微眯起眼睛,总觉得这个儿子不对劲。
晚上,周氏就把这个事情跟杨县令说了。
杨县令也先为徐氏的用心赞了几句,而后才点出纳闷的地方:“这种事情,九娘为什么要和三郎说?三郎又为何如此在意?”
周氏点点头:“我也觉得纳闷。不过,九娘说这个事儿,也许也是随口说起。但是三郎这个态度……三郎马上也要十三了。”
“你是说——”杨县令目光浮动,多少有些震惊:“不能吧?三郎这个样子,我瞧着还是和从前没什么区别。”
周氏却道:“虽然看着没区别。但他对九娘,的确是不同的。也格外在意些。我瞧着他今日得知自己没有未婚妻,很欢喜。长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杨县令噎住了。
夫妻两人四目相对良久,周氏才缓缓开口:“其实,抛开别的,九娘也不错。比起东京那些贵女,倒更对我胃口些。她一看就是能把家里过得好的人。三郎不是长子,娶妻要求其实也没那么高——”
杨县令实话实说:“我倒是害怕三郎配不上人家。他那么一副不务正业的样子,实在是叫人担忧。”
周氏犹豫片刻:“那就只能多给些聘礼了。”
杨县令叹气:“只能如此了。”
夫妻两人又一次对视,随后杨县令反应过来:“咱们现在说这个,是不是太早了?九娘才八岁?而且万一人家看不上三郎呢?”
“尽人事,听天命。”周氏言简意赅:“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尽量关系亲近些。至于其他的,等等也不着急。”
杨县令点头:“对,还是夫人看得长远,想得细致。”
“能不想吗?”周氏一脸忧虑:“大朗走文科举,二郎走武科举,唯有三郎,读书不行,习武也不行,他将来,恐怕只能做个普通人。他的婚事,最难办。高了,恐被岳家嫌弃,受人冷眼,夫妻之间也难和睦。低了,我怕他到时候同大郎二郎一比较,难以平衡。”
杨县令一时之间不知说什么好,最后才道:“我看他最近,其实也算知道认真和上进。”
就是努力的方向不对。
周氏何尝不知?当即犹豫片刻,说了自己想法:“我本想让他慢慢被九娘激励,但如今看来,或许应该让九娘劝一劝他?”
杨县令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最后,他磕磕巴巴反问周氏:“能行吗?”
“不知道。”周氏很笃定:“反正死马当成活马医,我们两个的话,他肯定听不进去。”
杨县令略微有些心塞,但依旧觉得老婆说得很有道理。
于是欣然接受。
杨元鼎已经连着打了七八个喷嚏了。
负责照顾他起居的丫鬟在外头听着,忍不住关切问了句:“小郎君,要不要请个大夫来?”
杨元鼎毫不犹豫拒绝了:“不用,不用!”
但他揉了揉自己的鼻子尖,疑惑地想:难道我得了鼻炎?不行,回头我得去问问司九。
而张司九当然也不知道杨家发生了什么,此时此刻,她已经准备睡觉了。
每天很忙碌带来的好处就是,她从来不会有失眠的困扰。只有睡不够的烦恼。
连着忙碌几天,张家的秋收已经进入了最后环节,基本地里的稻谷都收回来了,如今只需要晒干入仓就算彻底完成。
而徐家人也不用再过来帮忙。
所有人都可以真正意义上的喘口气了。
因此吃中午饭的时候,杨氏就提起了中秋节来:“八月节你和小山早早回娘家一趟,到时候,多准备点东西。亲家这么忙还来帮我们,我心里怪不好意思,所以你们这次多带些东西回去,别心疼钱。”
她甚至从怀里摸出个手帕包来,一层层打开之后,里头是一小块碎银子,不足一两:“这个你们拿去买东西。”
杨氏这样的举动,惊得徐氏都快站起来了:“娘,不用,不用!挣钱您留着!我手里还有钱!”
第105章 八月节
杨氏看徐氏推辞,就板了脸:“你哪里来的钱?修猪圈钱都掏空了,最近买肉还多,你上哪去有钱?再说,你的钱是你的钱,这个是我对亲家的一点心意。”
说完这话,杨氏又看一眼张司九:“你也买点东西,去给你舅舅和外家公上个坟,往年都是你爹娘去,现在……叫你二叔提前陪你去一趟。”
说完,她叹了一口气,不知怎么想到一句老话:麻绳专挑细处断,霉运只找苦命人。
张司九的娘,本来是有个兄弟的,结果没等娶上媳妇,连上老爹老娘,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上吐下泻的,没要三天,都去了。
那时候,丧事还是他们家帮着料理的。
张司九一直纳闷为什么自己这边就没个舅舅姨妈的,这会儿听见这话,还有啥不明白的?
她不动声色:“嗯。那二叔到时候陪我跑一趟。小南瓜太小了,过两年再带她去吧。”
张小山也应一声,转头吩咐徐氏:“那你记得把东西买上。”
杨氏点点头。随后说起八月节家里又怎么过,最后就说到了买月饼。
是的,这年头已经有月饼了,但花样不多。
张司九心中一动:月饼啊……
然后她就死了心:一听就知道很赚钱,可惜我不会。
一时之间,张司九竟然觉得有点心痛到无法呼吸——错失一大笔钱财!一大笔!
一家子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