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5
真奇怪。
现在都放学多长时间了,教室里怎么可能有人?他有什么好看的呀?
四人不明所以,实在懒得管,甚至连八卦他到底什么时候被抓住的心思都没有,只一心赶紧拿着食谱去找婆奶奶,趁着晚自习放学还早,先做出一锅烧卖试试看。
等婆奶奶真正动手,4个小学生才发现这事儿没他们想象中的简单。
屋里没糯米可以用大米代替,但面粉呢?没面粉擀皮拿什么包米饭。还有蒸笼呢?烧卖可是上锅蒸出来的。
婆奶奶想回家一趟,面粉问人借,明儿去粮管所换了再还。蒸笼也要问人借,平常自家用不上。要是做得好,回头再买一个。家里那个去年蒸南瓜饼的不行,太小了。
江海潮却先抬脚:“婆奶奶,你先煮饭,我去食堂借。”
杨桃、海音跟虞凯集体懵圈了。虽然秋月姐姐跟他们信誓旦旦,食堂的人无心做买卖。可他们家贴着学校墙开饭铺,跟学校食堂绝对是竞争对手。
放在电视剧里,那能直接变成生死仇敌,互相给对方投毒都有的。
江海潮却根本不放在心上,已经抬脚往学校跑,只丢下一句:“借借看呗,借不到再说。”
虞凯赶紧跑:“大姐,我跟你一块去。”
杨桃和海音也想拔腿,却被婆奶奶喊住了:“借个东西要几个人啊,赶紧把胡萝卜洗洗。”
这个单子里说的香菇家里是没有,出去买也贵。好在现在正是吃胡萝卜的时候,屋里也有咸肉,正巧能加在蒸好的米饭里。
姐妹俩刚洗好胡萝卜,杨桃还没来得及切丁呢,江海潮跟虞凯就一人双手捧着蒸笼,一人拎着面袋子回来了。
她俩大吃一惊:“真借到了?”
“是啊。”江海潮点头,“食堂没人,我们去他们宿舍找的。我答应做好了送给他们也尝尝。”
婆奶奶都感觉不可思议:“他们没问你们借东西干嘛?”
“问了啊,我讲了,做了烧卖明天卖。”江海潮坦然的很,“这种事情又瞒不住。”
婆奶奶张张嘴,想说什么又好像不知道该怎么讲,索性只能闷头在灶上忙了。
老的老小的小,一间红砖房里忙得不可开交。煮饭的煮饭,切菜的切菜,擀面皮的擀面皮。
待到米饭和上炒香过的胡萝卜丁和咸肉丁,再拌上酱油,婆奶奶尝尝味道,又在里面加了盐,馅料就算调好了。
所有人赶紧洗手,开始包烧卖。
刚上手时,大家都别扭的很,怎么包也不对。但包了几个之后,虞凯开口了:“这个比包饺子简单。”
杨桃戳穿他:“因为烧卖包出来大,你觉得省事吧。”
包了一蒸笼烧卖,孩子们便催促婆奶奶赶紧蒸。
婆奶奶也不晓得该蒸多少时间。她才不相信书上说的呢。她跟着电视机上的厨师学做新菜,哎哟,那一点点时间,菜根本都没熟。
于是她把这烧卖当成南瓜饼蒸,蒸够了时间,才打开锅盖。
江海潮几个早就迫不及待地围上去了,都想第一时间尝尝烧卖的味道。
虞凯急吼吼的,抓到手里就一口咬下,结果烫的自己直吐舌头。
三姐妹可比他矜持多了,都是拿筷子夹着,鼓起腮帮不停地吹气,直到差不多凉了才咬。
嗯,虽然都是用东西包着米蒸的,但咸肉烧卖的味道和粽子真的不一样,完全两个风格。
加在里面的咸肉肥的多瘦的少,上锅一蒸,油全泡到饭里了,咬在嘴中的米饭便油汪汪的,润的很,咀嚼起来,特别的香。
难怪妈妈说她小时候最喜欢吃的是猪油拌饭。
当时她们姐妹三个还觉得奇怪,猪油拌饭有什么好吃的?真要吃肉的话,当然是瘦肉更好吃了。
现在看来,是她们想差了,油汪汪的饭可真香。
虞凯却皱眉毛:“不对,这个跟我在城里吃的烧卖不一样,不是那个味道。”
杨桃急了:“奶奶就是按照书上写的方法做的呀。”
“米不对,饭是散的。人家店里卖的烧卖饭是拢在一起的。”
那真没辙,他们平常吃的是梗稻米,虽然不像杂交道一样根本粘不起来,但比起糯米可差远了。
看样子他们还得买糯米。
婆奶奶心痛,种糯米的人少,糯米稻的产量也远比不上梗稻,所以糯米价格比大米可贵不少。
但这是没办法的事,要挣钱总归得花钱。
婆奶奶拿碗装剩下的烧卖,准备还蒸笼时一并给食堂的人带过去。既然答应了让人家尝尝,那即便味道欠佳,也不好食言。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跑一趟村里,好歹借点糯米回来包烧卖。
江海潮刚接过碗,还没抬脚出门,学校后门方向传来脚步声。
她赶紧扬高声音笑:“好了好了,马上拿过来。老师,你来尝尝我们的烧卖。”
然而进门的人并不是学校食堂的师傅,而是家公爷爷。
他皱着眉毛看几个小孩:“你们怎么还不回家?作业写了没有?”
几人这才想起来,糟糕,放学后他们一直忙到现在,真没来得及写作业。
江海潮赶紧把手里端着的烧卖递上去:“家公爷你尝尝看,我们都觉得这个烧卖里面的米还是得换成糯米,不然粘不起来。”
筷子都送到他手上了,家公爷爷只好吃了一只烧卖,等放下筷子,他轻描淡写道:“不用糯米也没事,在里面加点面粉吧。”
四个小孩都傻眼了。在大米里面放面粉,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煮出来还能吃吗?腊八粥里面连葡萄干都能放,也没看谁加面粉啊。
婆奶奶却恍然大悟:“那我放两勺面粉试试看。”说着她还怼几个大惊小怪的孩子,“那个讲煮粥的时候不能放面粉啊,多的是放的人呢。”
公社搞大食堂那会儿,刚开始两顿干一顿稀,到后面三顿全是稀的,再后来稀的可以照人脸。
上面来检查不好看,底下社员也有意见。
食堂煮好了粥就在里面加面粉。面粉碰到水发粘啊,黏糊糊的,粥看起来就稠了。
四人瞪眼睛,难以置信,这不是骗人吗?糊弄鬼哦。
婆奶奶语重心长:“现在晓得你们是钻在糖罐子里长大了吧?哪里吃过苦?还不知道要珍惜。都赖在这儿干嘛?赶紧回家写作业去。”
又来了,三句话不离忆苦思甜,紧接着就是好好学习。
他们从小到大,耳朵都听的生茧子了。现在也只能赶紧落荒而逃。
跑到大街上时,杨桃才说出了自己心中隐隐绰绰的怀疑:“爷爷奶奶是不是就是单纯想赶我们走?”
没错,不然为什么好好的又说这种话。
江海潮看了也街上店铺墙上挂的钟,吓了一跳:“都这个点儿了,赶